《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书名:黄帝内经素问集注朝代:清作者:张志聪时间:公元1644-1911年

[卷四] 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

    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 气少血。此天之常数。(夫气为阳。血为阴。腑为阳。脏为阴。脏腑阴阳雌雄相合。而气血之多少。自有常数。如太阳 多血少气。则少阴少血多气。少阳少血多气。则厥阴多血少气。阳有余则阴不足。阴有余则阳不足。此天地盈虚之常数 也。惟阳明则气血皆多。盖血气皆生于阳明也。)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足 阴阳也。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心主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手之阴阳也。(夫手有三阴三阳。足有三阴 三阳。以合十二经脉。阴阳并交。表里相应。是以圣人持诊之道。先后阴阳而持之。诊合微之事。追阴阳之变。章五中 之情。取虚实之要。知此乃足以诊。如切阴不得阳。诊消亡。得阳不得阴。守学不湛。是故脏腑阴阳。相为表里。此皆 诊候之要。不可不知。)今知手足阴阳所苦。凡治病必先去其血。乃去其所苦。伺之所欲。然后泻有余。补不足。(知所 苦者。知邪病在手足之何经也。先去其血。除菀陈也。菀陈去则无所苦矣。伺之所欲者。伺其欲散欲。欲缓欲收。盖 必先定五脏之病。五脏已定。九候已备。而后乃存针。有余者。邪气盛也。不足者。精气夺也。有余则泻之。不足则补 之。)欲知背俞。先度其两乳间。中折之。更以他草度。去半已。即以两隅相拄也。乃举以度其背。令其一隅居上。齐脊 大椎。两隅在下。当其下隅者。肺之俞也。(俞音输度音铎拄音主。此论取五俞之法。五脏之俞。皆在于背。背者。胸之 府也。故先量其两乳。而后定其背之俞焉。度、量也。言以草量其乳间。中折之。更以他草度此草。去半已。使与中折 之草。拄为三隅。以一隅上齐脊之大椎。两隅分而拄下。当其下隅之尽处。是肺俞也。盖九针九候之道。先以五脏为主。) 复下一度心之俞也。复下一度。左角。肝之俞也。右角。脾之俞也。复下一度。肾之俞也。是谓五脏之俞。灸刺之度 也。(度叶渡。度、度数也。俞、输同。五脏血气。输转传布也。吴鹤皋曰。此取五脏俞法。与甲乙经不合。盖古人别 为一法者也。)形乐志苦。病生于脉。治之以灸刺。(形乐志苦。形乐志乐。贵人也。形苦志乐。形苦志苦。常人也。所 谓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也。金匮要略曰。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困疲劳。 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宜引针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盖形乐则肌肤盛。肌肤盛则阳气留于阴也 久。阳不在表。则邪直伤于阴。志苦则伤神。神伤则血脉虚。而邪气易入。故病生于脉也。宜灸以启留陷之阳。宜刺以 去血脉之痹。)形乐志乐。病生于肉。治之以针石。(形乐志乐。则过于安逸矣。过于安乐。则神机不转。气血羁留。故 病生于肉。宜治以针石。引而通之。)形苦志乐。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吴鹤皋曰。劳苦其形则伤筋。志逸而乐。则 血脉未尝受病。故治之以熨烙导引。使血脉荣养于筋。则就安矣。)形苦志苦。病生咽嗌。治之以甘药。(百忧感其心。 万事劳其形。则阴阳气血皆伤矣。夫嗌主天气。咽主地气。天者阳气。地者阴气。此阴阳气血皆伤。故病生嗌咽。是宜 甘药以调其脾胃焉。终始篇曰。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不可饮以至剂。如此者 弗灸。朱永年曰。吭嗌、喉也。)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惊则气乱恐则气下。盖血随 气行。气数乱逆则经络不通。荣卫不行。是以病生于不仁。宜按摩醪药。以行其荣卫血气焉。朱永年曰。酒者熟谷之液。 其性悍。其气先行于荣卫。故宜于醪药也。)是谓五形志也。(谓大人布衣。有此五者之形志。)刺阳明出血气。刺太 阳出血恶气。刺少阳出气恶血。刺太阴出气恶血。刺少阴出气恶血。刺厥阴出血恶气也。(恶去声。此言六经之气血。各 有多少。宜从其多者而去之。盖邪在气分者。可从血出。邪在血分者。可从气出也。阳明气血皆多。故刺可出血出气。 太阳多血少气。故刺宜出血而恶出气。少阳多气少血。故刺宜出气而恶出血。太阴多气少血。故刺宜出气而恶出血。少 阴多气少血。故刺宜出气而恶出血。厥阴多血少气。故刺宜出血而恶出气。此气血之常数。针刺之常法也。针经曰。刺 荣者出血。刺卫者出气。按灵枢经水篇曰。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 数。其治以针艾。各调其经气。固其常有合。又曰。足阳明五脏六腑之海也。其脉大血多。气盛热壮。刺此者不深弗 散。不留不泻也。足阳明刺深六分。留十呼。足太阳深五分。留七呼。足少阳深四分。留五呼。足太阴深三分。留四呼。 足少阴深二分。留三呼。足厥阴深一分。留二呼。手之阴阳。其受气之道近。其气之来疾。其刺深者。皆无过二分。其 留皆无过一呼。其少长大少肥瘦。以心撩之。命曰法天之常。灸之亦然。灸而逾此者。得恶火。则骨枯脉涩。刺而过此 者。则脱气。)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