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经注节解》
书名:素问经注节解朝代:清作者:姚止庵时间:公元1644-1911年

[外篇 卷之九] 征四失论

    四失之义,大略已见五过中,此不过敷衍成文,以尽一篇之名目而已。 黄帝明堂雷公侍坐。黄帝曰∶……子所通书受事众多矣,试言得失之意。……雷公对曰∶循经受业, 皆言十全,其时有过失者,请闻其事解也。(按∶言居恒自以为是,而及其施用,则不能无失,故公更问其解 也。)帝曰∶子年少,智未及邪?将言以杂合耶?(按∶言以杂合,谓惑于众说而不能择也。)夫经脉十二, 络脉三百六十五,此皆人之所明知,工之所循用也。所以不能十全者,精神不专,志意不理,外内相失,故时 疑殆。(外谓色,内谓脉也。然精神不专于循用,志意不从于条理,所谓粗略,揆度失常,故色脉相失,而时 自疑殆也。)诊不知阴阳逆从之理,此治之一失也。(脉要精微论曰∶“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 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阴阳有时,与脉为期。”又曰∶“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 从阴阳始。”由此故诊不知阴阳逆从之理,为一失矣。)受师不卒,妄作杂术,谬言为道,更名自功,妄用砭 石,后遗身咎,此治之二失也。(不终师术,惟妄是为,易古变常,自功循己,遗身之咎,不亦宜乎,故为失 二也。)不适贫富贵贱之居,坐之薄浓,形之寒温,不适饮食之宜,不别人之勇怯,不知比类,足以自乱,不 足以自明,此治之三失也。(贫贱者劳,富贵者佚;佚则邪不能伤,劳则易伤以邪。其于劳也,则富者处贵 者之半;其于邪也,则贫者居贱者之半。例率如此,然世禄之家,或 此殊矣。夫勇者难惑,怯者易伤,二者不同,盖以其神气有壮弱也。观其贫贱富贵之义,则坐之薄浓,形之寒 温,饮食之宜,理可知矣。不知比类,用必乖误,适足以汨乱心绪,岂通明之可望乎,故为失三也。)诊病不 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名,为粗所穷, 此治之四失也……。(忧谓忧惧也。患谓患难也。饮食失节,言甚饱也。起居过度,言溃耗也。或伤于毒,谓 病不可拘于脏腑相乘之法而为疗也。按∶不识致病之因,而但持寸口,名为诊脉,而实不知病之名,此四失也, 比比然矣。)是故治不能循理,弃术于市,妄治时愈,愚心自得。(按∶不学无术,徒卖于市KT之间, 偶或一中,便尔矜夸,以此终身,过不胜数。)呜呼!窈窈冥冥,孰知其道。(……按∶至道高玄,举世蒙昧, 是可叹也。)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