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评文》
书名:内经评文朝代:清作者:周学海时间:公元1896年

[卷八] 禁服第四十八

    (经脉篇引作禁脉) 雷公问于黄帝曰。细子得受业。通于九针六十篇。旦暮勤服之。近者编绝。久者简垢。然尚讽诵弗置。未尽解于意 矣。外揣言浑束为一。未知所谓也。夫大则无外。小则无内。大小无极。高下无度。束之奈何。士之才力。或有浓薄。 智虑褊浅。不能博大深奥。自强于学若细子。细子恐其散于后世。绝于子孙。敢问约之奈何。黄帝曰。善乎哉问也。此 先师之所禁。坐私传之也。割臂歃血之盟也。子若欲得之。何不斋乎。雷公再拜而起曰。谨闻命于是也。乃斋宿三日而 请曰。敢问今日正阳。细子愿以受盟。黄帝乃与俱入斋室。割臂歃血。黄帝亲祝曰。今日正阳。歃血传方。有敢背此言 者。反受其殃。雷公再拜曰。细子受之。黄帝乃左握其手。右授之书。曰。慎之慎之。吾为子言之。凡刺之理。经脉为 始。营其所行。知其度量。内刺五脏。外刺六腑。审察卫气。为百病母。调诸虚实。虚实乃止。泻其血络。血尽不殆矣。 雷公曰。此皆细子之所以通。未知其所约也。黄帝曰。夫约方者。犹约囊也。囊满而弗约。则输泄。方成弗约。则神与 弗俱。雷公曰。愿为下材者。勿满而约之。黄帝曰。未满而知约之。以为工。不可以为天下师。雷公曰。愿闻为工。黄 帝曰。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曰 平人。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足少阳。一倍而躁。在手少阳。人迎二倍。病在足太阳。二倍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 三倍。病在足阳明。三倍而躁。病在手阳明。盛则为热。虚则为寒。紧则为痛痹。代则乍甚乍间。盛则泻之虚则补之。 紧痛则取之分肉。代则取血络。具饮药。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名曰经刺。人迎四倍者。且大且数。名曰 溢阳。溢阳为外格。死不治。必审按其本末。察其寒热。以验其脏腑之病。寸口大于人迎一倍。病在足厥阴。一倍而躁。 在手心主。寸口二倍。病在足少阴。二倍而躁。在手少阴。寸口三倍。病在足太阴。三倍而躁。在手太阴。盛则胀满。 寒中。食不化。虚则热中。出糜。少气。溺色变。紧则痛痹。代则乍痛乍止。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紧则先刺而后灸之。 代则取血络而后调之。陷下则徒灸之。陷下者脉血结于中。中有着血。血寒故宜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寸口四倍 者。名曰内关。内关者。且大且数。死不治。必审察其本末之寒温。以验其脏腑之病。通其营输。乃可传于大数。大数 曰。盛则徒泻之。虚则徒补之。紧则灸刺。且饮药。陷下则徒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所谓经治者。饮药。亦曰灸 刺。脉急则引脉大以弱则欲安静用力无劳也。 前路纡徐。后路整肃。极奔放又极谨严。字里行间阴阳开合之妙。此篇约万病延医之法于人迎寸口。惜今失传不 能用也。合难经覆溢关格之义。参之人迎似关前寸口。似即关后。其以大小倍数分三阴三阳。当是浮中沉之事也。恨无 明文可证之。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