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经正义》
书名:难经正义朝代:清作者:叶霖时间:公元1644-1911年

[卷四] 四十九难

    四十九难曰∶有正经自病,有五邪所伤。何以别之? 然∶忧愁思虑则伤心;形寒饮冷则伤肺; 恚怒气逆,上而不下则伤肝;饮食劳倦则伤脾,久坐湿地强力入水,则伤肾。是正经之自病也。 正经,本经也。五邪,五脏之邪也。心主思虑,若忧劳过用,则伤其心。肺主皮毛,形寒者, 皮毛外受风寒也;饮冷者,内饮冷水也,其藏本寒,过则伤肺也。肝主怒恚,怒则木气郁而伤肝也。 脾主四肢,劳倦太过则伤脾,脾运五谷,饮食不洁,则亦伤也。肾主骨,用力作强,坐湿入水则 伤肾,盖肾属水,同气相感也。然忧思恚怒,饮食动作,人之不能无者,惟不可太过,过则伤人必矣。 何谓五邪? 然∶有中风,有伤暑,有饮食劳倦,有伤寒,有中湿。此之谓五邪。 肝为风木,故风先入肝。心为君火,暑火之邪,故心受之。饮食劳倦,一味太过,则脾伤致 病矣。寒侵皮毛则伤肺。雨雾蒸湿之气则伤肾。此五者邪由外至,所谓外伤者也。 按∶《素问·本病论》、《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与此大同小异。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曰∶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乃内伤七情,本脏自病之证也。宣明五气篇曰∶ 肝恶风心恶热肺恶寒肾恶燥脾恶湿。此六淫之邪,外感之证也。皆似同而异。或谓越人既 言本经自病,是从内而生,如形寒饮冷则伤肺,形寒是寒感于皮毛,此从外来也;饮冷,是冷入胸 腹,亦从外来也。饮食等亦然。况五邪亦有饮食劳倦,岂非自相矛盾乎?然其意谓正经虚,则不任 寒冷之侵伐,侵伐则每易致病。正经虚,又伤于饮食者,为内伤,若伤饮食而致病者,则外感也。 《素问》言肾恶燥者,言其水脏而恶燥气之耗竭也。此云水湿伤肾者,湿伤于下、故湿先归肾,肾 属水脏,同气相求也。是古圣先贤之义,虽有异同,而辨内伤外感之理则一。读书贵乎融贯,不可 执泥,先儒所谓以意逆志,是谓得之,信夫。 假令心病,何以知中风得之? 然∶其色当赤。何以言之?肝主色,自入为青,入心为赤,入脾 为黄,入肺为白,入肾为黑。肝为心邪,故知当赤色也。其病身热胁下满痛,其脉浮大而弦。 假令心病者,举心脏为例也。此言心病,肝邪入而得中风之病,盖风气通于肝也。肝开窍于目, 故主色,风邪自入肝经,则色青,肝在色为苍也。入心则色赤,心在色为赤也。入脾则色黄,脾在 色为黄也。入肺则色白,肺在色为白也。入肾则色黑,肾在色为黑也。故肝之风邪入 心,其色当赤也。其病身热者,外感之邪,先伤营卫,故身热,而又心属火,热为火邪之象也。 胁下满痛者,胁下,肝之位也。其脉浮大而弦者,浮大心脉本象,肝邪犯之,故现弦脉也。 何以知伤暑得之? 然∶当恶臭。何以言之?心主臭,自入为焦臭,入脾为香臭,入肝为臊臭, 入肾为腐臭,入肺为腥臭。故知心病伤暑得之,当恶臭。其病身热而烦,心痛,其脉浮大而散。 假令心病而伤暑,暑之伤人,心先得之,盖心主暑也。此正经自病,不涉他经,然心属火,暑 热之邪伤之,火邪化物,五臭出焉,暑邪自入本经,其臭焦,火之气也。入脾其臭香,土之气也。 入肝其臭臊,木之气也。入肾其臭腐,水之气也。入肺其臭腥,金之气也。故心受暑邪,发恶臭也。 其病身热而烦者,火郁则瞀乱也。心痛者,邪在心则痛也。其脉浮大而散者,浮大心之本脉,散则 浮大而空虚无神,心之病脉也。本脏自病,心主臭,故专以臭推也。 何以知饮食劳倦得之? 然∶当喜苦味也。虚为不欲食,实为欲食。何以言之?脾主味,入肝为 酸,入心为苦,入肺为辛,入肾为咸,自入为甘。故知脾邪入心,为喜苦味也。其病身热而体重嗜 卧,四肢不收,其脉浮大而缓。 假令心病而伤饮食劳倦者,心主热,脾主劳倦,今心病以饮食劳倦得之,故知脾邪入心也。喜 苦味者,脾主味,心属火,火味苦,从其性也。虚则脾气不能化谷,实则能化谷,故有能食 不能食之分也。若肝受饮食劳倦之病,其味酸;心受病,其味苦,肺受病,其味辛;肾受病,其味 咸;脾自受病,其味甘。其病身热者,心也。体重,脾也。其脉浮大者,心之本脉也;缓,脾之脉 象也。此节饮食劳倦,独有虚实之分者,盖即明正经虚,又伤于饮食而为病,较伤饮食而致病者有间 也。 何以知伤寒得之? 然∶当谵言妄语。何以言之?肺主声,入肝为呼,入心为言,入脾为歌,入 肾为呻,自入为哭。故知肺邪入心,为谵言妄语也。其病身热,洒洒恶寒,甚则喘咳,其脉浮大而 涩。 假令心病而伤寒者,乃肺邪入心也。肺主声,故谵言妄语也。若寒邪入肝则呼,肝在声为呼也。 入心则多言,言为心声,又在声为笑也。入脾则歌,脾在声为歌也。入肾则呻。肾在声为呻也,自 入肺之本脏则哭,肺在声为哭也。其病身热恶寒者,心,火脏,故身热,肺本寒脏,故恶寒也。甚 则喘咳者,肺主咳,肺气上逆,则喘咳也。其脉浮大,心脉也,涩,肺之脉象也。 何以知中湿得之? 然∶当喜汗出不可止。何以言之?肾主液,入肝为泣,入心为汗,入脾为 涎,入肺为涕,自入为唾。故知肾邪入心,为汗出不可止也。其病身热而小腹痛,足胫寒而逆,其 脉沉濡而大。此五邪之法也。 假令心病而中湿者,心主暑,肾主湿,今心病以伤湿得之,故知肾邪入心也。肾化五液,肾 为心邪,故汗出不可止也。湿邪入肝为泣,肝主泣也。入心为汗,心主汗也。入脾为涎,脾主 涎也。入肺为涕,肺主涕也。自入肾之本脏,则为唾,肾主唾也。其病身热者,心也。小腹痛 者,肾之位也。;足胫寒而逆者,足胫肾经所过之处,故畏寒而逆冷,湿性亦近寒也。其脉沉濡 而大者,沉,肾脉之象,濡,湿气之候,大则心脉之象也。心脉浮大,独不言浮者,沉则不能 浮也。夫法者,举一为例之法也。五邪者,五脏得五行之邪也。欲知五邪之证,必审肝病见于 色,心病见于臭,脾病见于味,肺病见于声,肾病见于液。其脉以本脏之脉为主,而兼受邪之 脉也。此以心一经为主病,而以各证验其所从来,其义与十难诊脉法同。明乎此,不特五脏互 受五邪,凿然可晓。即百病见证,莫不皆可类测,而为诊脉辨证之法程也。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