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经正义》
书名:难经正义朝代:清作者:叶霖时间:公元1644-1911年

[卷六] 七十二难

    七十二难曰∶经言能知迎随之气,可令调之,调气之方,必在阴阳,何谓也? 然∶所谓迎随 者,知荣卫之流行,经脉之往来也。随其逆顺而取之,故曰迎随。 经言,《灵枢·终始篇》曰∶阳受气四末,阴受气于五脏,故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 随,气可令和,和气之方,必通阴阳,是迎随之法,补泻之道也。阳经主外,故从四末始,阴 经主内,故从五脏始。迎者,针锋迎其气之方来而未盛,以夺之也。随者,针锋随其气之方去 而未虚,以济之也。然必知营卫之流行,经脉之往来,知之而后可察病之阴阳逆顺,随其所当 而施补泻也。 调气之方,必在阴阳者,知其内外表里,随其阴阳而调之,故曰∶调气之方,必在阴阳。 调气之方,必在阴阳者,在,察也。内为阴而主里,外为阳而主表,察其病在阴在阳,是虚 是实,而补之泻之,或从阳引阴,或从阴引阳,或阳病治阴,或阴病治阳,而令其调和也。杨 氏曰∶阴虚阳实者,则补阴泻阳阳虚阴实者,则补阳泻阴。或阳并于阴,阴并于阳,或阴阳 俱虚,或阴阳俱实,皆随其病之所在而调之,则病无不已也。 按∶针法言补,不可深泥,丹溪亦常论之,非无谓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形不足者, 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针乃砭石所制,既无气,又无味,破皮损肉,发窍于身,气 皆从窍而出,何得为补?经谓气血阴阳俱不足,勿取以针,和以甘药者是也。然《内》《难》凿 言补泻之法者何耶?夫读书贵乎融贯,不可胶刻。迎而夺之,因属泻其实邪,随其济之,亦可 去其虚邪。盖邪去则正安,去邪即所以补正,非针法之补,能生长血气也。仲景治虚劳伤其营 卫者,以大黄虫丸主之,方中多属攻药,以瘀血去,肺气利,则新血自生,正气自复,而营 卫行,营卫行则肌肉充,而虚劳补矣。此先圣后贤,其意一也。将谓针法之补,可代参地,则 《灵枢·根结篇》何以有营气不足,病气不足,此阴阳气俱不足也,不可刺之,刺之则重不足, 重不足则阴阳俱竭,血气皆尽,五脏空虚,筋骨髓枯,老者绝灭,壮者不复之说。若明乎此, 补泻非可以一法尽,岂独针刺之无误,即汤药亦不致南辕北辙矣。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