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识》
书名:灵枢识朝代:日本人,丹波元珍作者:时间:

[卷五] 动输篇第六十二

    诸本无篇字。马云。内论手太阴足少阴足阳明俞穴。独动不休。故名篇。
    经脉十二
    (止)
    何也
    甲乙作经脉十二。而手太阴之脉独动不休。何也。无足少阴阳明五字。张云。 手足之脉。共十二经。然惟手太阴、足少阴、足阳明三经。独多动脉。而三经之脉则手太阴之太渊。足少阴之 太溪。足阳明上则人迎。下则冲阳。皆动之尤甚者也。
    是明胃脉
    (止)
    故动而不止
    甲乙。是、作足阳二字。 是也。志云。是明胃脉者。谓宗气荣气卫气。皆胃腑水谷之所生也。清气者。宗气也。积于胸中。上注于肺。 肺气从手太阴之经而行于十二经脉。其行也以息往来。故人一呼脉动而行三寸。一吸脉再动而行三寸。呼吸定 息。脉行六寸。呼吸不已。故动而不止。是以十二经中皆有动脉也。
    上十焉息
    (止)
    不知其极
    甲乙十八俱作出字。马云。上之从息而行者。可拟十分。下之伏于脏内者。 可拟八分。但不知其何道而来。何道而还。罔有抵极。张云。寸口手太阴脉也。上下言进退之势也。十八喻盛 衰之形也。焉、何也。息、生长也。上十焉息。言脉之进也其气盛。何所来而生也。下八焉伏。言脉之退也其 气衰。何所去而伏也。此其往还之道。真若有难穷其极者。志云。上十焉息者。谓胃腑所生之清气。如弓弩之 发尽。过于寸口。以应呼吸定息。下八焉伏者。谓胃腑所生之荣气。如水之下岸。流溢于中。而伏于胞内。简 案、三家之解。未知孰是。但张注似稍义通。然不如甲乙改十八。作出字之尤明晰也。
    气之离脏也
    (止)
    故其行微
    张云。凡脉气之内发于脏。外达于经。其卒然如弓弩之发。如水之下岸。 言其劲锐之气。不可遏也。然强弩之末。其力必柔。急流之末。其势必缓。故脉由寸口以上鱼际。盛而反衰其 余气。以衰散之势而逆上。故其行微。此脉气之盛衰。所以不等也。
    胃气上注于肺
    (止)
    别走于阳明者也
    甲乙。、作颔。张云。胃气上注于肺。而其悍气之上头者。 循咽喉上行。从眼系入络脑。出下。会于足少阳客主人。以及牙车。乃合于阳明之本经。并下人迎之动脉。 此内为胃气之所发。而外为阳明之动也。牙车即曲牙。当是颊车也。(简案牙车之义详出经脉篇颊车注)
    故阴阳上下
    (止)
    相倾者病
    张云。此云阴阳上下者。统上文手太阴而言也。盖胃气上注于肺。本出 一原。虽胃为阳明脉。上出于人迎。肺为太阴脉。下出于寸口。而其气本相贯。故彼此之动。其应若一也。然 人迎属腑为阳。阳病则阳脉宜大而反小者。为逆。寸口属脏为阴。阴病则阴脉宜小而反大者。为逆。故四时气 篇曰。气口候阴。人迎候阳也。汪云。言阴阳动静。当如引绳平等。所谓脉有胃气者生也。若相倾则病矣。马 注。作引绳以相倾。谬。简案、五色篇云。脉之浮沉。及人迎与寸口气小大等者。病难已。马盖根据此以引绳为 病脉欤。(张志并同)然而禁服篇云。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春夏人 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曰平人。知是汪注。得其旨矣。
    冲脉
    (止)
    此脉之常动者也
    甲乙入足下无入字。入踝下有内字。温足胫。胫、作跗。张云。足少 阴之脉动者。以冲脉与之并行也。冲脉亦十二经之海。与少阴之络。同起于肾下。出于足阳明之气冲。循阴股内踝等处。以入足下。其别者邪出属跗上。注。诸络以温足胫。此太溪等脉。所以常动不已也。汪云。按 诸篇俱言冲脉上冲。惟此篇及顺逆肥瘦论。言冲脉并肾脉下行。简案、仲景取寸口跗阳太溪。即手太阴、足阳 明、足少阴之脉也。
    荣卫之行也
    甲乙作卫气之行也。
    气何由还
    张云。荣卫之行。阴阳有度。若邪气居之。则其营运之道宜相失也。又何能往还不绝。因 问其故。
    夫四末
    (止)
    此之谓也
    张云。四末、四肢也。十二经皆终始于四肢。故曰阴阳之会。而为气之大络也。 然大络虽会于四肢。复有气行之径路。谓之四街。(卫气篇头胸腹胫各有街)凡邪之中人。多在大络。故络绝 则径通。及邪已行而四末解。彼绝 此通。气从而合。回还转输。何能相失。此所以如环无端。莫知其纪也。马云。此四街。为荣卫二气之经路。 故大络虽或阻绝。而径路则自相通。彼逢邪气大寒之时。手足固尝懈惰。及懈惰已毕而少解。则二气复从而合。 相输如环。尚何相失之有哉。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