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识》
书名:灵枢识朝代:日本人,丹波元珍作者:时间:

[卷五] 百病始生篇第六十六

    
    夫百病之始生也
    (止)
    不可胜数
    张云。百病始生。无非外感内伤。而复有上中下之分也。喜怒不节。五 志病也。内伤于脏。故起于阴。清湿袭虚阴邪之在表也。故起于下。风雨袭虚。阳邪之在表也。故起于上。 受病之始。只此三部。至其浸淫流。则变有不可胜数矣。
    先师
    张云。先进之称也。
    风雨寒热
    (止)
    分为三员
    甲乙。相得、作相搏。肉坚、作肉间。员、作真。马云。上文言风雨寒暑清 湿。而此曰风雨寒热。又曰疾风豪雨。辞不同而均之为外感也。然此诸外感者。不得天之虚邪。则不能伤人也。 (虚邪见本经九宫八风等篇)又不得之人之本虚。亦不能伤人也。此以天之虚。人身形之虚。两虚相得。所以 诸邪得以客其形耳。若天有实风。(九宫八风篇以从其所居之乡来为实风主生长养万物)人有实气。则两实相 逢。众人肉坚。必不客其形矣。三员、犹言三部也。盖人身大体。自纵而言之。则以上中下为三部。自横而言 之。则以在表在里半表半里为三部。故谓之上下中外之三员也。张云。三员如下文虚邪之中人病因表也。积 聚之已成。病因内也。情欲之伤脏。病在阴也。即内外三部之谓。志云。此论风雨伤上。下节论情湿伤下。末 节论喜怒伤中。而分为三员也。简案、据有一外字。张注为是。员数也。故马注为部。
    是故
    (止)
    故皮肤痛
    甲乙。抵、作稍。张云。此下言阳邪传舍之次也。邪之中人。必由表入里。始于 皮肤表虚则皮肤缓。故邪得乘之。邪在表则毛发竖立。因而淅然寒邪伤卫。则血气凝滞。故皮肤为痛。凡 寒邪所袭之处。必多酸痛。察系何经。则在阴在阳。或深或浅。从可知矣。诊表证 者。当先乎此也。此下百病始生之义。与皮部论大同。
    留而不去
    (止)
    大经乃代
    甲乙。其痛之时息。作其病时痛时息。张云。邪在皮毛。当治于外。留 而不去。其入渐深。则传舍于络脉。络浅于经。故痛于肌肉之间。若肌肉之痛。时渐止息。是邪将去络而深。 大经代受之矣。简案、马以代为脉代中止之义。非也。志云。大经者。经隧也。经隧者。五脏六腑大络也。 盖大经即经脉对络。而谓之大经。志注恐误。
    留而不去
    (止)
    喜惊
    张云。络浮而浅。经隐而深。邪气自络入经。犹为在表。故洒淅恶寒。然经气 连藏。故又喜惊也。
    留而不去
    (止)
    乃强
    甲乙。四肢肢节痛、作四节即痛四字。张云。凡诸输穴。皆经气聚会之处。 其所留止。必在关节溪谷之间。故邪气自经传舍于输。则六经为之不通。而肢节腰脊。为痛为强也。
    留而不去
    (止)
    身痛
    张云。伏冲之脉。即衡脉之在脊者。以其最深。故曰伏冲。岁露篇曰。入脊内 注于伏冲之脉是也。邪自经输。留而不去。深入于此。故为体重身痛等病。简案、伏冲之脉。即疟论伏膂之脉。 马以伏膂之脉。为下文所谓膂筋。误。
    留而不去
    (止)
    溏出麋
    张云。邪气自经入脏。则传舍于肠胃。而为奔向腹胀之病。寒则澄澈清冷。 水谷不分。故为肠鸣飧泄。食不化热。则溺垢下注。故为溏为麋。以麋秽如泥也。简案、麋、糜古通用。及麋 烂也。溏出麋。盖谓肠垢赤白滞下之属。张注似为麋鹿之屎。恐非也。马则云。麋者谷之不化也。志同。则与 上文飧泄何别。误尤甚。
    留而不去
    (止)
    息而成积
    马云。募原之间者。即皮里膜 外也。张云。肠胃之外。募原之间。谓皮里膜外也。是皆隐蔽曲折之所。气血不易流通。若邪气留着于中。则 止息成积。如疟之属也。志云。募原者。肠胃外之膏膜。楼氏纲目。从是。故虚邪之中人也。至舍于肠胃之 外。募原之间为一节。注云。以上数端。皆邪气袭虚。留而不解去。以次相传。未曾留着。无有定所。若留着 而有定所。则不能传矣。所谓留着者。当如下文法云。
    或着孙脉
    (止)
    不可胜论
    甲乙。孙脉、作孙络。志云。伏冲者。伏行于腹之冲脉。募原者。肠胃之脂 膜也。膂筋者。附于脊膂之筋。缓筋者。循于腹内之筋也。此数者。在于肠胃之前后左右。邪随着而为积。邪 之淫溢。不可胜数也。简案、张云。募原如手太阴中腑为募。太渊为原之类也。缓筋、支别之柔筋也。此说不 可从。志注为是。盖缓筋即宗筋也。王氏痿论注云。横骨上下齐两旁竖筋。正宗筋也。此可以证下文云。其着 于缓筋也。似阳明之积。乃与痿论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溪谷。与阳明合于宗筋相符。
    臂手
    (止)
    故时切痛
    甲乙。臂手、作擘乎。(注云擘音拍破尽也)句、作拘。肠胃之间。之间作外。 无水字。上有腹字。无张字。张云。凡络脉之细小者。皆孙络也。句、拘也。邪着孙络成积者。其积能往来 上下。盖积在大肠小肠之络。皆属手经。其络浮而浅。缓而不急。不能句积而留止之。故移行于肠胃之间。若 有水则凑渗注灌。濯濯有声。若有寒。则为胀满及雷鸣。相引时为切痛。简案、臂手、作擘。于义易通。
    其着于阳明之经
    (止)
    益小
    张云。足阳明经。挟脐下行。故其为积则挟脐而居也。阳明属胃。受水谷 之气。故饱则大。饥则小。
    其着于缓筋也
    (止)
    饥则安
    张云。缓筋在肌肉之间。故 似阳明之积。饱则肉壅故痛。肌则气退故安。志云。缓筋者。经于腹内之筋。故有似乎阳明之积。饱则胀故痛。 肌则止而安也。
    其着于肠胃之募原也
    (止)
    饥则痛
    张云。肠胃募原。痛连缓筋。饱则内充外舒故安。饥则反是故痛。 志云。募原者。肠胃之膏膜。饱则津液渗润于外。故安。饥则干躁故痛也。
    其着于伏冲之脉者
    (止)
    如汤沃之状
    张云。伏冲义如前。其上行者循背里。络于督脉。其下行者。 注少阴之大络。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入中。故揣按于腹。(旧作股今改)则应手而动。若起其手。则热 气上行于两股间。此邪着伏冲之验也。马云。以手揣摸其积。应手而动。举手则热气下于两股间。简案、举痛 论曰。寒气客于冲脉。则脉不通。则气因之。故喘动应手矣。乃此之义也。
    其着于膂筋
    (止)
    按之不得
    张云。膂吕同。脊骨也。脊内之筋曰膂筋。故在肠胃之后。饥则肠空。 故积可见。饱则肠满蔽之。故积不可见。按之亦不可得也。
    其着于输之脉者
    (止)
    孔窍干壅
    张云。输脉者。所以通血气。若闭塞不通。则津液干壅如此。志云。 输之脉者。转输津液之脉。脏腑之大络也。胃腑水谷之精。从胃之大络。而注于脏腑之大络。从脏腑之大络。 而出于皮肤。故积着于输之脉。则脉道闭塞不通。津液不下。而皮毛之化窍干塞也。此邪气之从外而内。从上 而下。以成其积也。
    此邪气之从外入内从上下也
    张云。此总结上文邪气之起于阳者。必自外而内。从上而下也。楼 云。此谓风雨袭阴之虚。病起于上而积生也。
    厥乃成积也
    甲乙厥下有止字。张云。此下言积之所以成也。
    厥气生足
    (止)
    日以成积
    甲乙二字作溢。张云。此言寒气下逆之成积者。厥气、逆气也。寒逆于 下。故生足。谓肢节痛滞。不便利也。由胫寒而血气凝涩。则寒气自下而上。渐入肠胃。肠胃寒阳气不化。 故为胀。而肠外汁沫迫聚不散。则日以成积矣。
    卒然多食饮
    (止)
    而积成矣
    张云。此言食饮起居。失节之成积者也。卒然多食饮。谓食不从缓。多而 暴也。肠胃运化不及。则汁溢膜外。与血相传。乃成食积。如婴童痞疾之类是也。又或起居用力过度。致伤阴 阳之络。以动其血瘀。血得寒汁沫相聚于肠外。乃成血积。此必纵肆口腹。及举动不慎者。多有之。马云。如 阳经之络脉受伤。则血当外溢而为衄。如阴经之络脉受伤。则血当内溢而去后有血。志云。阳络者上行之络脉。 阴络者下行之脉络。
    卒然外中于寒
    (止)
    积皆成矣
    甲乙。忧怒、作忧恐。六输、作穴输。蕴里、作蕴裹。涩渗、作凝涩。 张云。此言情志内伤。而挟寒成积者也。寒邪既中于外。忧怒复伤其内。气因寒逆。则六经之输不通。暖气不 行。则阴血凝聚。血因气逆而成积。此必情性乖戾者。多有之也。楼云。此谓清湿袭阴之虚。病起于下而成积 也。简案、甲乙六字里字。并误。
    忧思伤
    (止)
    伤肾
    甲乙浴下有水字。张云。伤心者病在阳。伤肺者病在气。伤肝者病在血。伤脾者 病在营卫。伤肾者病在真阴。凡伤脏者。皆病生于阴也。此节与下编邪气脏腑病形论者大同。楼云。此谓喜怒 伤脏。病起于阴也。风雨袭阴之虚。则病起于上而生积。清湿袭阴之虚。则病起于下而成积。此内外三部皆受 病。其积方成矣。
    毋逆天时
    马云。如春气在肝。及月郭空满之类。皆是也。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