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订通俗伤寒论》
书名:重订通俗伤寒论朝代:清作者:俞根撰,近代徐荣斋重订。时间:公元1644-1911年

[第二章·六经方药] 第一节·发汗剂

    苏羌达表汤辛温发汗法俞氏经验方 苏叶(钱半至三钱)防风(一钱至钱半)光杏仁(二钱至三钱)羌活(一钱至钱半) 白芷(一钱至钱半)广橘红(八分至一钱,极重钱半)鲜生姜(八分至一钱)浙苓皮(二钱至三钱) 浙绍卑湿。凡伤寒恒多挟湿。故予于辛温中佐以淡渗者。防其停湿也。湖南高燥。凡伤寒最易化燥。仲景于辛温 中佐以甘润者。防其化燥也。辛温发汗法虽同。而佐使之法则异。治正伤寒证。每用以代麻桂二汤。辄效。 【秀按】人有皮肉筋骨以成躯壳。皆谓之表。其中有脏腑以实之。则谓之里。而其能入里出表。全在经络。 故谓之传经。方以苏叶为君。专为辛散经络之风寒而设。臣以羌活。辛散筋骨之风寒。防风、白芷。辛散肌肉 之风寒。佐以杏、橘。轻苦微辛。引领筋骨肌肉之风寒。俾其从皮毛而出。使以姜、苓。辛淡发散为阳。深恐 其发汗不彻。停水为患也。立法周到。故列为发汗之首剂。 俞氏加减法如风重于寒者。通称伤风咳嗽痰多。原方去羌活生姜。加仙半夏三钱。前胡二钱。苦桔梗钱半。 葱豉桔梗汤辛凉发汗法俞氏经验方 鲜葱白(三枚至五枚)苦桔梗(一钱至钱半)焦山栀(二钱至三钱)淡豆豉(三钱至五钱) 苏薄荷(一钱至钱半)青连翘(钱半至二钱)生甘草(六分至八分)鲜淡竹叶(三十片) 【秀按】《肘后葱豉汤。本为发汗之通剂。配合刘河间桔梗汤。君以荷翘桔竹之辛凉。佐以栀草之苦甘。合成 轻扬清散之良方。善治风温风热等初起证候。历验不爽。惟刘氏原方。尚有黄芩一味。而此不用者。畏其苦寒 化燥。涸其汗源也。若风火证初起。亦可酌加。 俞氏加减法。如咽阻喉痛者。加紫金锭两粒磨冲、大青叶三钱。如胸痞。原方去甘草。加生枳壳二钱、白蔻末八分 冲。如发疹。加蝉衣十二只、皂角刺五分、大力子三钱。如咳甚痰多。加苦杏仁三钱、广橘红钱半。如鼻衄。加生侧柏 叶四钱、鲜茅根五十支、去衣。如热盛化火。加条芩二钱、绿豆二两煎药。如火旺就燥。加生石膏八钱、知母四钱。 九味仓廪汤益气发汗法俞氏经验方 潞党参(一钱至钱半)羌活(八分至一钱)薄荷(一钱至钱半)茯苓(二钱至三钱)防风(一钱 至钱半)前胡(一钱至钱半)苦桔梗(一钱至钱半)清炙草(六分至八分)陈仓米(三钱至四钱) 【秀按】此方妙在参、苓、仓米。益气和胃。协济羌、防、薄、前、桔、甘。各走其经以散寒。又能鼓舞胃 中津液。上输于肺以化汗。正俞氏所谓藉胃汁以汗之也。凡气虚者。适感非时之寒邪。混厕经中。屡行疏表不 应。邪伏幽隐不出。非藉参、苓、米辅佐之力。不能载之外泄也。独怪近世医流。偏谓参、苓助长邪气。弃而 不用。专行群队升发。鼓激壮火飞腾。必至烁竭津液不已。良可慨焉。 七味葱白汤养血发汗法俞氏经验方方载王氏《外台》 鲜葱白(三枚至四枚)生葛根(一钱至钱半)细生地(钱半至三钱)淡豆豉(二钱至三钱) 原麦冬(一钱至钱半)鲜生姜(一片或两片)百劳水四碗煎药 以长流水盛桶中。以竹杆扬之数百。名百劳水。 【秀按】葱白香豉汤。药味虽轻。治伤寒寒疫。三日以内。头痛如破。及温病初起烦热。其功最着。配以 地、麦、葛根。养血解肌。百劳水轻宣流利。即治虚人风热。伏气发温。及产后感冒。靡不随手获效。真血虚 发汗之良剂。凡夺血液枯者。用纯表药全然无汗。得此阴气外溢则汗出。 加减葳蕤汤滋阴发汗法俞氏经验方 生葳蕤(二钱至三钱)生葱白(二枚至三枚)桔梗(一钱至钱半)东白薇(五分至一钱) 淡豆豉(三钱至四钱)苏薄荷(一钱至钱半)炙草(五分)红枣(两枚) 【秀按】方以生玉竹滋阴润燥为君。臣以葱、豉、薄、桔。疏风散热。佐以白薇苦咸降泄。使以甘草、红 枣。甘润增液。以助玉竹之滋阴润燥。为阴虚体感冒风温。及冬温咳嗽。咽干痰结之良剂。 参附再造汤助阳发汗法俞氏经验方方从陶节庵再造散加减 高丽参(一钱至钱半)淡附片(五分)川桂枝(一钱)羌活(八分)绵皮(钱半酒洗)北细辛(三分) 清炙草(八分)防风(八分) 【秀按】阳虚者阴必盛。故君以附、桂破阴。阴盛者气必弱。故臣以参、扶气。佐羌、防、细辛。以温散 阴寒。使以甘草。以缓辛、附、羌、防之性。专治伤寒夹阴。阳虚不能作汗。尺脉迟弱者。方义固高出前辈。 但稍嫌羌防冗杂。然无害于温补助卫之大旨。且足为专用麻、桂、羌、防等发汗。而汗不出者进一解。 香苏葱豉汤理气发汗法俞氏经验方方载张氏《医通》妇科门 制香附(钱半至二钱)新会皮(钱半至二钱)鲜葱白(二枚至三枚)紫苏(钱半至三钱) 清炙草(六分至八分)淡香豉(三钱至四钱) 【秀按】女子善怀。每多抑郁。故表郁无汗。以香苏饮为主方。盖香附为气中血药。善疏气郁。紫苏为血中 气药。善解血郁。况又臣以葱豉。轻扬发表。佐以陈皮理气。炙草和药。又气血调和。则表郁解而津津汗出 矣。此为妊妇伤寒之主方。既能疏郁达表。又能调气安胎。血虚者可略加归芍。参严氏紫苏饮子法。专门产科注意之。 葱豉荷米煎和中发汗法喻氏经验方 鲜葱白(一枚切碎)淡香豉(二钱)苏薄荷(四分冲)生粳米(三十粒) 【秀按】此即《肘后》葱豉粳米煎加簿荷。《内经》所谓因其轻而扬之也。治小儿伤寒初起一二日。头痛身热。发冷 无汗。药虽轻稳。用之辄效。医者勿以平淡而忽之。查王氏《外台》。有升麻、葛根者。甚则有加麻黄者。有加 麻、葛、栀子者。有加栀、芩、石膏、葛根者。有加童便者。有加葛根、生姜、粳米者。有加葛根、粳米者。 有加葳蕤、粳米、鼠屎者。有加冬花、麦冬、桔梗、甘草、槟榔、生地汁者。有加天冬百部紫菀川贝、 葛根、白前、广皮、生姜者。有加杏仁、童便者。有加生地、生姜、童便者。有加葳蕤、羚角、人参者。对证 选用。投无不效。 新加三拗汤宣上发汗法俞氏经验方 带节麻黄(六分)荆芥穗(二钱)苦桔梗(一钱)金橘饼(一枚)苦杏仁(一钱半)苏薄荷(一钱) 生甘草(五分)大蜜枣(一枚) 【秀按】太阳经为一身之外卫。主皮毛。而皮毛又为肺之合。故足太阳手太阴二经之病。往往互见。如 《伤寒论》头痛恶寒。固太阳经症。鼻鸣而喘。即肺经症矣。此以麻黄汤桂枝为君。而麻黄留节。发中有收。苦 杏仁留尖取其发。留皮取其涩。略杵取其味易出。甘草生用。补中有散。三味与仲景法相拗故名。俞氏佐以 荆、薄疏风。桔、甘宣上。使以橘饼、蜜枣。辛甘微散。变仲景峻剂为平剂。以治风伤肺、寒伤太阳、头痛恶 寒、无汗而喘、咳嗽白痰等证。效如桴鼓。可谓屡用达药。善于化裁者矣。 【荣斋按】“达药”二字,出南齐《褚氏遗书》,见《图书集成医部全录》总论。它的意义,大概是指唤得应, 拿得稳的药物麻附五皮饮温下发汗法俞氏经验方 麻黄(一钱)淡附片(八分)浙苓皮(三钱)大腹皮(二钱)细辛(五分)新会皮(钱半)五加 皮(三钱)生姜皮(一钱) 【秀按】此以仲景麻附细辛汤。合华元化五皮饮为剂。君以麻黄。外走太阳而上开肺气。臣以辛附。温化肾 气。佐以五皮。开腠理以达皮肤。为治一身尽肿。化气发汗之良方。 【廉勘】麻黄虽为发汗之峻品。而用于水肿证。其力较减。其性反缓者。以水气抵抗之力大也。妙在下行之 性。又能利溺。故前哲于水肿证。多用麻黄者以此。惜世俗无普通医识。辄畏麻黄如虎。致良药见弃。良可慨 焉。但必须先煎数沸。掠去浮沫。以减麻烈之性。庶无流弊。 小青龙汤化饮发汗法俞氏经验方载《伤寒论》 麻黄(八分)姜半夏(三钱)炒干姜(八分拌捣五味子三分)川桂枝(一钱)北细辛(五分)白 芍(一钱)清炙草(六分) 【秀按】风寒外搏。痰饮内伏。发为痰嗽气喘者。必须从小青龙加减施治。盖君以麻、桂辛温泄卫。即佐以 芍、草酸甘护营。妙在干姜与五味拌捣为臣。一温肺阳而化饮。一收肺气以定喘。又以半夏之辛滑降痰。细辛 之辛润行水。则痰饮悉化为水气。自然津津汗出而解。若不开表而徒行水。何以解风寒之搏束。若一味开表。 而不用辛以行水。又何以去其水气。此方开中有阖。升中有降。真如神龙之变化不测。设非风寒而为风温。麻 桂亦不可擅用。学人宜细心辨证。对证酌用也。 【加减法】渴者去姜半夏。加天花粉三钱。喘者去麻黄。加苦杏仁三钱。小便不利少腹满者。重加茯苓六 钱。误饮冷水。寒与水相搏。其人噎者。再加淡附片一钱。但咳而不上气。脉右浮滑者。去桂枝芍草。加川朴 钱半。苦杏仁三钱。生石膏四钱。淮小麦三钱。咳而上气。喉中作水鸡声者。亦去桂枝芍草。加射干二钱、款 冬花(三钱)紫菀(四钱)大枣(二枚)。如汗解后。肺有支饮而呕者。去麻、桂、白芍。加浙茯苓四钱。饮去呕止。 其人形肿者。加苦杏仁三钱。如胃热上冲。面热如醉者。加酒炒生锦纹一钱。如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右浮 滑。心下有水而肺胀者。原方加石膏八钱。 越脾加半夏汤蠲痰发汗法俞氏经验方载《金匮要略蜜炙麻黄(一钱)姜半夏(四钱)鲜生姜(一钱)生石膏(四钱)生粉甘草(八分)大黑枣(四枚泡 去皮) 【秀按】外感风寒。激动肺脏痰火。发为喘嗽。目突如脱。右脉浮大者。则以越脾加半夏汤为正治。方用麻 黄、生姜开表为君。以辛散外来之风寒。石膏清里为臣。以寒降上逆之肺火。妙在姜半夏之辛滑涤痰。以开肺 气之壅塞。使以草枣。滋补中气。缓和诸药。俾肺窍中之痰涎净尽。则火无所根据傍而自出矣。此为辛散风寒。 整肃痰火之良方。 【荣斋按】程钟龄说∶“汗者,散也。《经》云∶‘邪在皮毛者汗而发之’是也。又云‘体若燔炭汗出而散’是也。 然有当汗不汗误人者,有不当汗而汗误人者,有当汗不可汗而妄汗之误人者,有当汗而汗之不中其经,不辨其 药,知发而不知敛以误人者,是不可以不审也。何则?风寒初客于人也,头痛发热而恶寒,鼻塞声重而体痛; 此皮毛受病,法当汗之。若失时不汗,或汗不如法,以致腠理闭塞,荣卫不通,病邪深入,流传经络者有之, 此当汗不汗之过也。亦有头痛发热与伤寒同,而其人倦怠无力,鼻不塞,声不重,脉来虚弱,此内伤元气不足 之症;又有劳心好色,其阴亏损,内热晡热,脉细数而无力者;又有伤食病胸膈满闷,吞酸嗳腐日晡潮热气口脉紧者;又有寒痰厥逆,湿淫香港脚,内痈外痈瘀血凝结,以及风温湿温中暑自汗诸症;皆有寒热,与 外感风寒,似同而实异,若误汗之,变症百出矣。所谓不当汗而汗者此也。若夫症在外感应汗之例,而其人 脐之左右上下,或有动气,则不可以汗。《经》云∶‘动气在右,不可发汗,汗则衄而渴,心烦,饮水即吐。动气 在左,不可发汗,汗则头眩,汗不止,筋惕肉。动气在上,不可发汗,汗则气上冲,正在心中。动气在下, 不可发汗,汗则无汗,心大烦骨节疼,目运,食入则吐,舌不得前。’又脉沉咽燥,病已入里,汗之则津液越 出,大便难谵语。又少阴症,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则动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耳目,或从口鼻出者,此为 下厥上竭为难治。又少阴中寒,不可发汗,汗则厥逆,蜷卧,不能自温也。又寸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 阳,尺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阴也。又诸亡血家不可汗,汗则直视,额上陷;淋家不可汗,汗则便血;疮 家不可汗,汗则痉。又伤寒病在少阳,不可汗,汗则谵妄。又坏病虚人,及女人经水适来者,皆不可汗;若妄 汗之,变症百出矣。所谓当汗不可汗而妄汗误人者此也。夫病不可汗,而又不可以不汗,则将听之乎?是有道 也。《伤寒赋》云∶‘动气理中白术。’是即于理中汤去术而加汗药。保元气而除病气也。又热邪入里,而表未 解者,仲景有麻黄石膏之例,有葛根黄连黄芩之例,是清凉解表法也。又太阳症,脉沉细,少阴症,反发热 者,有麻黄附子细辛之例,是温中解表法也。又少阳中风,用柴胡汤加桂枝,是和解中兼表法也。又阳虚者, 东垣用补中汤加表药;阴虚者,丹溪用芎归汤加表药;其法精且密矣。总而言之∶凡一切阳虚者,皆宜补中发 汗;一切阴虚者,皆宜养阴发汗。挟热者,皆宜清凉发汗;挟寒者,皆宜温经发汗;伤食者,则宜消导发汗。 感重而体实者,汗之宜重,麻黄汤;感轻而体虚者,汗之宜轻,香苏散。予尝治伤寒初起,专用香苏散加荆、 防、川芎秦艽、蔓荆等药,一剂愈;甚则两服,无有不安。其有阴虚、阳虚、挟寒、挟热、兼食而为病者, 即按前法治之。但师古人用药之意,而未尝尽泥其方,随时随症,酌量处治,往往有验。此皆己试之成法,而 与斯世共白之,所以拯灾救患者,莫切乎此,此汗之之道也。又人知发汗退热之法,而不知敛汗退热之法,汗 不出则散之,汗出多则敛也者,非五味、酸枣之谓,其谓致病有因,出汗有由,治得其宜,汗自敛耳。譬如风 伤卫,自汗出者,以桂枝汤和荣卫,祛风邪而汗自止;若热邪传里,令人汗出者,乃热气薰蒸,如釜中吹煮, 水气旁流,非虚也;急用白虎汤清之。若邪已结聚,不大便者,则用承气汤下之,热气退而自收矣。此与伤暑 自汗略同,但暑伤气,为虚邪,只有清补并行之一法,寒伤形实邪,则清热之外,更有攻下止汗之法也。复 有发散太过,遂至汗多亡阳,身动欲擗地者,宜用真武汤,此救逆之良药;与中寒冷汗自出者,同类并称, 又与热症汗出者,大相径庭矣。其他少阳症头微汗,或盗汗者,小柴胡汤。水气症头汗出者,小半夏加茯苓 汤。至于虚人自汗盗汗等症,则归脾、补中、八珍、十全、按法而用,委曲寻绎,各尽其妙,而后即安;所谓 汗之必中其经,必得其药,知发而知敛者,此也。”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