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订通俗伤寒论》
书名:重订通俗伤寒论朝代:清作者:俞根撰,近代徐荣斋重订。时间:公元1644-1911年

[第二章·六经方药] 第二节·和解剂

    柴胡枳桔汤和解表里轻剂俞氏经验方 川柴胡(一钱至钱半)枳壳(钱半)姜半夏(钱半)鲜生姜(一钱)青子芩(一钱至钱半)桔 梗(一钱)新会皮(钱半)雨前茶(一钱) 【秀按】柴胡疏达腠理黄芩清泄相火。为和解少阳主药。专治寒热往来。故以之为君。凡外感之邪。初 传少阳三焦。势必逆于胸胁痞满不通。而或痛或呕或哕。故必臣以宣气药。如枳、桔、橘、半之类。开达其 上中二焦之壅塞。佐以生姜。以助柴胡之疏达。使以绿茶。以助黄芩之清泄。往往一剂知。二剂已。惟感邪未 入少阳。或无寒但热。或无热但寒。或寒热无定候者。则柴胡原为禁药。若既见少阳症。虽因于风温暑湿。亦 有何碍。然此尚为和解表里之轻剂。学人可放胆用之。 柴芩双解汤和解表里法重剂俞氏经验方 柴胡(钱半)生葛根(一钱)羌活(八分)知母(二钱)炙草(六分)青子芩(钱半) 生石膏(四钱研)防风(一钱)猪苓(钱半)白蔻末(六分冲) 【秀按】少阳相火。郁于腠理而不达者。则作寒热。非柴胡不能达。亦非黄芩不能清。与少阳经气适然相 应。故以为君。若表邪未罢。而兼寒水之气者。则发寒愈重。证必身疼无汗。故必臣以葛根、羌、防之辛甘气 猛。助柴胡以升散阳气。使邪离于阴。而寒自已。里邪已盛。而兼燥金之气者。则发热亦甚。证必口渴恶热。 亦必臣以知母、石膏之苦甘性寒。助黄芩引阴气下降。使邪离于阳。而热自已。佐以猪苓之淡渗。分离阴。阳 不得交并。使以白蔻之开达气机甘草之缓和诸药。而为和解表里之重剂。亦为调剂阴阳、善止寒热之良方 也。善用者往往一剂而瘳。 【廉勘】此王肯堂得意之方。俞氏加减而善用之。以奏殊功。全凭辨证精确。若率尔引用。适中王孟英柴、 葛、羌、防。随手乱投之诮矣。学人审慎之。 柴胡达原饮和解三焦法俞氏经验方 柴胡(钱半)生枳壳(钱半)川朴(钱半)青皮(钱半)炙草(七分)黄芩(钱半)苦 桔梗(一钱)草果(六分)槟榔(二钱)荷叶梗(五寸) 【秀按】《内经》言邪气内薄五脏。横连膜原。膜者横膈之膜。原者空隙之处。外通肌腠。内近胃腑。即三焦之 关键。为内外交界之地。实一身之半表半里也。凡外邪每由膜原入内。内邪每由膜原达外。此吴又可治疫邪初 犯膜原。所以有达原饮之作也。今俞氏以柴芩为君者。以柴胡疏达膜原之气机。黄芩苦泄膜原之郁火也。臣以 枳、桔开上。朴、果疏中。青、槟达下。以开达三焦之气机。使膜原伏邪。从三焦而外达肌腠也。佐以荷梗透 之。使以甘草和之。虽云达原。实为和解三焦之良方。较之吴氏原方。奏功尤捷。然必湿重于热。阻滞膜原。 始为适宜。若湿已开。热已透。相火炽盛。再投此剂。反助相火愈炽。适劫胆汁而烁肝阴。酿成火旺生风。痉 厥兼臻之变矣。用此方者其审慎之。 蒿芩清胆汤和解胆经法俞氏经验方 青蒿脑(钱半至二钱)淡竹茹(三钱)仙半夏(钱半)赤茯苓(三钱)青子芩(钱半至三钱)生 枳壳(钱半)陈广皮(钱半)碧玉散(包三钱) 【秀按】足少阳胆。与手少阳三焦。合为一经。其气化一寄于胆中以化水谷。一发于三焦以行腠理。若受湿 遏热郁。则三焦之气机不畅。胆中之相火乃炽。故以蒿、芩、竹茹为君。以清泄胆火。胆火炽。必犯胃而液郁 为痰。故臣以枳壳、二陈。和胃化痰。然必下焦之气机通畅。斯胆中之相火清和。故又佐以碧玉。引相火下 泄。使以赤苓。俾湿热下出。均从膀胱而去。此为和解胆经之良方。凡胸痞作呕。寒热如疟者。投无不效。 【廉勘】青蒿脑清芬透络。从少阳胆经领邪外出。虽较疏达腠理之柴胡力缓。而辟秽宣络之功。比柴胡为尤 胜。故近世喜用青蒿而畏柴胡也。 柴胡桂姜汤和解偏重温通法俞氏经验方载《金匮要略》 柴胡(二钱至三钱)川桂枝(钱半)干姜(钱半)清炙草(一钱)花粉(三钱至四钱)生牡 蛎(二钱)黄芩(一钱)阴阳水(四碗分二次煎) 【秀按】夏伤暑邪。深伏阴分。至深秋新感冷风。重伤卫阳。发为疟。其证寒多热少。肢冷胁痛。故当温 和其阳。微和其阴。阳分君以柴胡。而分量独重者。以正疟不离乎少阳也。阴分君以花粉。而分量亦独重者。 以救液为急务也。臣以桂枝、干姜。和太阳阳明之阳。即以黄芩、牡蛎。和少阳阳明之阴。佐以甘草调和阴 阳。使以阴阳水。分其阴阳。俾得其平也。此为和解三阳。偏重温通之良方。然识见不到者。亦勿轻试。 【廉勘】阴阳水有三。一新汲水与百沸汤和匀。二河水与井水合用。三井泉水与天雨水同煎。拙见主天雨 水。与煎沸清泉水和匀。尤见妙用之深意。故阴阳水一名生熟汤。良有以也。至此方《金匮要略》云。初服微烦。 复服汗出即愈。前清王晋三曰。和得其当。一剂如神。然以予所验。惟营阴充足。内伏暑湿之邪。本不甚重。 而重感风寒表邪者。始易见功。但服一剂。即周身津津汗出而解。此亦惟藜藿体相宜。若膏粱体切勿轻用。 柴平汤和解偏重温燥法俞氏经验方 川柴胡(一钱)姜半夏(钱半)川朴(二钱)清炙草(五分)炒黄芩(一钱)赤苓(三钱) 制苍术(一钱)广橘皮(钱半)鲜生姜(一钱) 【秀按】凡寒热往来。四肢倦怠肌肉烦疼者。名曰湿疟。故以小柴胡合平胃二方加减。取其一则达膜。一 则燥湿。为和解少阳阳明。湿重热轻之良方。仲夏初秋。最多此证。历试辄验。但疟愈即止。不可多服耳。多 服则湿去燥来。反伤胃液。变证蜂起矣。 新加木贼煎和解偏重清泄法俞氏经验方 木贼草(钱半)淡香豉(三钱)冬桑叶(二钱)制香附(二钱)鲜葱白(三枚)焦山栀(三钱) 粉丹皮(二钱)夏枯草(三钱)清炙草(五分)鲜荷梗(五寸) 【秀按】木贼草味淡性温。气清质轻。色青中空。节节通灵。与柴胡之轻清疏达。不甚相远。连节用之。本 有截疟之功。故张景岳代柴胡以平寒热。俞氏加减其间。君以木贼。领葱、豉之辛通。从腠理而达皮毛。以轻 解少阳之表寒。臣以焦栀。领桑、丹之清泄。从三焦而走胆络。以凉降少阳之里热。佐以制香附疏通三焦之气 机。夏枯草轻清胆腑之相火。使以甘草和之。荷梗透之。合而为和解少阳。热重寒轻之良方。 柴胡白虎汤和解偏重清降法俞氏经方验 川柴胡(一钱)生石膏(八钱研)天花粉(三钱)生粳米(三钱)青子芩(钱半)知母( 四钱)生甘草(八分)鲜荷叶(一片) 【秀按】柴胡达膜。黄芩清火。本为和解少阳之君药。而臣以白虎法者。以其少阳证少而轻。阳明证多而重 也。佐以花粉。为救液而设。使以荷叶。为升清而用。合而为和解少阳阳明。寒轻热重。火来就燥之良方。 柴胡陷胸汤和解兼开降法俞氏经验方 柴胡(一钱)姜半夏(三钱)小川连(八分)苦桔梗(一钱)黄芩(钱半)栝蒌仁(杵,五钱) 小枳实(钱半)生姜汁(四滴分冲) 【秀按】陶节庵曰。少阳证具。胸膈痞满。按之痛。若用柴胡枳桔汤未效。用小柴胡合小陷胸汤。一剂即 瘳。妙在苦与辛合。能通能降。且栝蒌之膜瓤。似人胸中之膜膈。善涤胸中垢腻。具开膈达膜之专功。故为少 阳结胸之良方。历试辄验。 【廉勘】小陷胸汤加枳桔。善能疏气解结。本为宽胸开膈之良剂。俞氏酌用小柴胡中主药三味。以其尚有寒 热也。减去参、草、枣之腻补。生姜用汁。辛润流利。亦其善于化裁处。 大柴胡汤和解兼轻下法俞氏经验方载《伤寒论》 柴胡(二钱)姜半夏(钱半)小枳实(钱半)鲜生姜(一钱)黄芩(钱半)生赤 芍(一钱)生锦纹(六分)大黑枣(二枚,去皮) 【秀按】少阳证本不可下。而此于和解中兼以缓下者。以邪从少阳而来。渐结于阳明。而少阳证未罢。或往 来寒热。或胸痛而呕。不得不借柴胡、生姜以解表半夏、黄芩以和里。但里证已急。或腹满而痛。或面赤燥 渴。或便秘溺赤。故加赤芍以破里急。枳实、生军以缓下阳明将结之热。佐以大枣。以缓柴胡、大黄发表攻里 之烈性。而为和解少阳阳明、表里缓治之良方。但比小柴胡专于和解少阳一经者。力量较大。故称大。 小柴胡汤和解兼益气法俞氏经验方载《伤寒论》 川柴胡(一钱)姜半夏(一钱)东洋参(八分)清炙草(六分)青子芩(一钱)鲜生姜(八 分)大红枣(二枚) 【秀按】半表症。即往来寒热胸胁苦满。指在腠理之风寒而言。半里证。即口苦咽干目眩。指在胆府 之里热而言。寒热互拒。所以有和解一法。君以柴胡解少阳在经之表寒。黄芩和少阳在腑之里热。犹恐表邪退 而里气虚。故臣以半夏、参、草。和胃阳以壮里气而御表。使以姜、枣。助少阳生发之气。调营卫以解表。盖 里气虚则不能御表。表邪反乘虚而入。识透此诀。始识仲景用参之精义。盖上焦得通。精液得下。胃气因和。 不强逼其汗。而自能微汗以解。此为和解少阳风寒。助胃化汗之良方。 【廉勘】小柴胡汤。惟风寒正疟。邪在少阳者。可以按法而投。若温热暑湿诸疟。邪从口鼻而受。肺胃之 气。先已窒滞。病发即不饥恶谷。脘闷苔黄。苟不分别。但执此汤奉为圣法。则参、甘、姜、枣。温补助邪。 骤则液涸神昏。缓则邪留结痞。且有耗伤阴液而成疟痨者。此王孟英阅历有得之言也。用此方者其审慎之。 柴胡四物汤和解兼补血法俞氏经验方 柴胡(八分)仙半夏(一钱)归身(一钱)生白芍(二钱)条芩(八分)清炙草(六分) 生地(钱半)川芎(七分) 【秀按】少阳证初病在气。久必入络。其血在将结未结之间。而寒热如疟。胸胁串痛。至夜尤甚者。陷入于 足厥阴之肝络也。若但据寒热现状。便投小柴胡原方。则人参、姜、枣、温补助阳。反令血愈亏而热愈结。热 结则表里闭固。内火益炽。立竭其阴而肝风内动矣。此方君以柴胡入经和气。即臣以川芎入络和血。妙在佐以 归、地、白芍之养血敛阴。即使以半夏、甘草之辛甘化阳。庶几阴阳和。俾阴液外溢则汗出。而寒热胁痛自止 矣。此为疏气和血。妊妇寒热之良方。 加减小柴胡汤和解兼通瘀法俞氏经验方 鳖血柴胡(一钱)光桃仁(三钱)归尾(钱半)粉丹皮(二钱)酒炒黄芩(一钱)杜红花(一 钱)生地(二钱)益元散(三钱,包煎) 【秀按】妇人中风七八日。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寒热如疟。发作有时。此方君以柴、 芩、和解寒热。臣以归尾、桃仁、破其血结。佐以生地、丹皮、凉血泄热。以清解血中之伏火。使以益元滑窍 导瘀。从前阴而出。此为和解寒热。热结血室之良方。 【廉勘】叶天士先生曰。妇人经水适来适断。邪陷血室。仲景立小柴胡汤。提出所陷热邪。用参枣扶胃气。 以冲脉隶属阳明也。此惟虚者为合治。若热邪陷入。与血相结者。当从陶氏小柴胡汤去参、草、姜、枣。加 生地、桃仁、楂肉、丹皮或犀角等。若本经血结自甚。必少腹满痛。身体重滞。两侧连胸背皆拘束不遂。每 多谵语如狂。当从小柴胡汤去参、草、枣。加酒炒延胡、归尾、桃仁、制香附、枳壳等。去邪通络。正合其 病。往往延久。上逆心包。胸中痹痛。即陶氏所谓血结胸也。王海藏出一桂枝红花汤加海蛤、桃仁。原为表里 上下一齐尽解之理。此方甚为巧妙。 柴胡羚角汤和解偏重破结法俞氏经验方 鳖血柴胡(二钱)归尾(二钱)杜红花(一钱)碧玉散(三钱,包煎)羚角片(三钱,先煎)桃仁 (九粒)小青皮(钱半)炒穿甲(一钱)吉林大参(一钱)醋炒生锦纹(三钱)临服调入牛黄膏(一钱) 【秀按】妇人温病发热。经水适断。昼日明了。夜则谵语。甚则昏厥舌干口臭。便闭溺短。此为热结血 室。乃少阳内陷阳明厥阴之危候。外无向表之机。内无下行之势。是证之重而又重者也。此方君以鳖血柴胡。 入经达气。入络利血。提出少阳之陷邪。羚角解热清肝。起阴提神。臣以归尾、桃仁。破其血结。青皮下其冲 气。佐以穿甲、碧玉散、炒生军。直达瘀结之处。以攻其坚。引血室之结热。一从前阴而出。一从后阴而出。 妙在人参大补元气。以协诸药而神其用。牛黄膏清醒神识。以专治谵语如狂。此为和解阴阳。大破血结。背城 一战之要方。 附牛黄膏凉透血络芳香开窍法方出刘河间《六书》 西牛黄(二钱)广郁金(三钱)丹皮(三钱)梅冰(一钱)飞辰砂(三钱)生甘草(一钱) 上药研至极细。用药汤频频调下。 【廉勘】热入血室。当分经适来因受病而止。经适来受病而自行。经适断而受病三种。则实与虚自见。如经 水适来。因热邪陷入而搏结不行者。必有瘀血。察其腰胁及少腹。有牵引作痛拒按者。必以清热消瘀为治。如 因邪热传营。逼血妄行。致经水未当期而至者。必有身烦躁不卧等证。治宜凉血以安营。如经水适断而受邪 者。经行已净。则血室空虚。邪必乘虚而陷。治宜养营以清热。如伏邪病发。而经水自行者。不必治经水。但 治其伏邪。而病自愈。临证必须询其经期。以杜热入血室。 【荣斋按】程钟龄说∶“伤寒在表者可汗,在里者可下,其在半表半里者,惟有和之一法焉!仲景用小柴 胡汤加减是已。然有当和不和误人者,有不当和而和以误人者,有当和而和,而不知寒热之多寡,禀质之虚实 脏腑之燥湿,邪气之兼并以误人者,是不可不辨也。夫病当耳聋胁痛,寒热往来之际,应用柴胡汤和解之,而 或以麻黄桂枝发表误矣!或以大黄芒硝攻里,则尤误矣!又或因其胸满胁痛而吐之,则亦误矣!盖病在少阳, 有三禁焉!汗吐下是也。且非惟汗吐下有所当禁,即舍此三法,而妄用他药,均为无益而反有害。古人有言∶ ‘少阳胆为清净之府,无出入之路,只有和解一法;柴胡一方,最为切当。’何其所见明确,而立法精微,其 至此乎?此所谓当和而和者也。然亦有不当和而和者,如病邪在表,未入少阳误用柴胡,谓之引贼入门,轻则 为疟,重则传入心胞,渐变神昏不语之候;亦有邪已入里,燥渴谵语,诸症业集,而医者仅以柴胡汤治之,则 病不解;至于内伤劳倦,内伤饮食,气虚血虚,痈肿瘀血诸症,皆令寒热往来,似疟非疟,均非柴胡汤所能去 者;若不辨明症候,切实用药,而借此平稳之法,巧为藏拙,误人匪浅!所谓不当和而和者此也。然亦有当和 而和,而不知寒热之多寡者,何也?夫伤寒之邪,在表为寒,在里为热,在半表半里,则为寒热交界之所;然 有偏于表者则寒多,偏于里者则热多,而用药须与之相称,庶阴阳和平,而邪气顿解;否则寒多而益其寒,热 多而助其热,药既不平,病益增剧,此非不和也,知和而不得寒热多寡之宜者也。然又有当和而和,而不知禀 质之虚实者何也?夫客邪在表,譬如贼甫入门,岂敢遽登吾堂而入吾室,必窥其堂奥空虚,乃乘隙而进,是以 小柴胡用人参者,所以补正气,使正气旺则邪无所容,自然得汗而解。亦有表邪失汗,腠理致密,贼无出路, 由此而传入少阳,热气渐盛,此不关本气之虚,故有不用人参而和解自愈者。是知病有虚实,法在变通,不 可误也。然又有当和而和,而不知脏腑之燥湿者何也?如病在少阳而口不渴,大便如常,是津液未伤,清润之 药,不宜太过,而半夏生姜皆可用也;若口大渴,大便渐结,是邪气将入于阴,津液渐少,则辛燥之药可除, 而花粉栝蒌,有必用矣;所谓脏腑有燥湿之不同者此也。然又有当和而和,而不知邪之兼并者何也?假如邪在 少阳,而太阳阳明症未罢,是少阳兼表邪也,小柴胡中须兼表药,仲景有柴胡加桂枝之例矣;又如邪在少阳兼 里热,则便闭谵语燥渴之症生,小柴胡中须兼里药,仲景有柴胡加芒硝之例矣;又三阳合病阖目则汗,面垢谵 语遗尿者,用白虎汤和解之;盖三阳同病,必连胃腑,故以辛凉之药,内清本腑,外彻肌肤,令三经之邪,一 同解散,是又专以清剂为和矣。所谓邪有兼并者此也。由是推之,有清而和者,有温而和者,有消而和者,有 补而和者,有燥而和者,有润而和者,有兼表而和者,有兼攻而和者,和之义则一,而和之法变化无穷焉。”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