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 阳明病解第二
按
阳明提纲。以里症为主。虽有表症。仲景意不在表。为有诸中而形诸外之谓也。或兼经病。仲景意不在经。
为表在经而根于胃也。
太阴阳明同处
中州。而
太阴为开。阳明为合。故阳明必以病为主。不
大便固也。不
小便亦合
也。
不能食。食难用饱。初欲食。反不能食。皆也。
自汗盗汗。表开而里也。反
无汗。
内外皆也。种种病。或
然或否。故提纲独以
胃实为正。胃实不是竟指燥粪坚硬。只对
下利言。下利是
胃家不实矣。故汗出解后。胃中不和。而
下利者。不称
阳明病。如胃中虚而不下利者。便属阳明。即初硬后溏。水谷不别。虽死而不下利者。总为阳明病也。盖
阳明
太阴同为
仓廪之官。而所司各别。胃司纳。故以阳明主实。脾司输。故太阴主利。同一胃腑。而分治如此。是二经
所由分也。按阳明为
传化之府。当更实更虚。食入胃实而肠虚。食下肠实而
胃虚。若但实不虚。则为阳明之病根矣。
胃实不是阳明病。而阳明之为病。悉从胃实上得来。故以
胃家实为阳明一经总纲也。然致实之由。是宜详审。有实于未
病之先者。有实于得病之后者。有
风寒外来。热不得越而实者。有妄汗吐下。重
亡津液而实者。有从
本经热盛而实者。
有从
他经转属而实者。此只举其病根在实。而勿得以胃实即为可下之症。
身热汗自出。不
恶寒。反
恶热。是阳明表症之提纲。故胃中虚冷。亦得称阳明病者。因其表症如此也。然此为
内热
达外之表。非
中风伤寒之表。此时
表寒已散。故不恶寒。
里热闭结。故反恶热。只因有胃家实之病根。即见此身热自汗
出之外症。不恶寒反恶热之病情。然此但言
病机发现。非即可下之症也。必语
潮热烦躁胀痛。诸症兼见。才可下耳。
太阳总纲。示人以正面。阳明总纲。反示人以底板。其正面与太阳之表同。又当看出阳明之表。与太阳不同矣。如
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是阳明之
桂枝症。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是阳明之
麻黄症。本论云。病得之一日。
不
发热而恶寒者。即此是已。后人见太阳已得此脉症。便道阳明不应有此脉症。故有尚在太阳。将入阳明之说。不知仲
景书。多有本条不见。而他条中发见者。若始虽恶寒。与反无汗等句是也。以阳明表症。本是汗出不恶寒。故加反无字
耳。有本经未宣。而他经发现者。若太阳之
头项强痛。
少阳之脉弦细者是也。然
头痛而项不强。脉大而不弦细。便是阳
明之表矣。夫太阳行身之后。阳明行身之前。所受风寒。俱在营卫之表。太阳营卫有
虚实。阳明营卫亦有虚实。虚则桂
枝。实则麻黄。是仲景治
表邪之定局也。仲景之方。因症而设。非因经而设。见此症。便与此方。是仲景之活法。后人
妄以方分
经络。非惟阳明不敢用二方。即太阳亦弃之久矣。
阳明之表有二。有
外邪初伤之表。有内热达外之表。外邪之表。只在一二日间。其症微恶寒。汗出多。或无汗而喘
者是也。内热之表在一二日后。其症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是也。表因风寒外来。故仲景亦用麻黄桂枝二汤汗之。
表因内热外发。故仲景更制
栀子豉汤。因其热而吐之。后人认不出阳明表症。一二日既不敢用麻黄。二三日来又不知用
栀子豉汤。不识仲景治阳明之初法。所以废弃阳明之
吐法。必待热深实极。以白虎承气投之。是养虎遗患也。
六经伤寒。惟阳明最轻者。以阳明为
水谷之海。
谷气足以胜
邪气。阳明为
十二经脉之长。
气血足以御
寒气。阳明居
两阳合明之地。
阳气足以御
阴气也。阳明受邪。一日恶寒。与太阳同。二日便不恶寒。反恶热。故
内经曰。二日阳明受
之。以阳明之症。在二日见。非谓阳明之病。在太阳交也。仲景曰。伤寒三日
阳明脉大。要知
阳明伤寒。祗在一日二日
即寒去而热生。三日见阳明之脉大。则全无寒气。便是阳明之病热。而非复前日之伤寒。始虽由于伤寒。今不再称伤寒。
以伤寒之剂治之矣。
阳明之恶寒。二日自止。固与他经不同。其恶寒微。又不若太阳之甚。阳明在
肌肉中
蒸蒸发热。但热无寒。与太阳
翕翕发热。寒束于
皮毛之上者不同。阳明自汗。亦异于
太阳中风之自汗。太阳虽自汗。而出之不利。有执持之意。故其
状曰。。阳明自汗。多有波澜摇动之状。故名之曰。太阳之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太阳之脉但浮者。必无汗。
阳明脉但浮者。必盗汗出。二经表症。表脉。不同如此。
今伤寒书。以头痛分
三阳。阳明之痛在额。理固然也。然阳明主里。头痛非其本症。内经曰。伤寒一日。
巨阳受之。
以其脉连
风府。故头
项痛也。七日
太阳病衰。头痛少愈也。二日阳明受之。其脉
夹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
鼻干不得卧。
是内经以头痛属太阳。不属阳明矣。仲景有
阳明头痛症二条。一日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
者。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头不痛。此头痛在二三日。而不在得病之一日。且因于呕咳。而不因于外邪
也。一日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不热者。与
承气汤。此头痛反在太阳衰时。而因于不大便。即内经所云。胀而头痛。
非因于风寒也。其中风伤寒诸条。俱不及头痛症。则阳明头痛。又与太阳迥别矣。本论云。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
口苦。
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
身重。此处当直接栀子豉汤主之句。若
发汗三段。因
不用此方。而妄治所致。仍
当栀子豉汤主之。仲景但于结句一见。是省文法也。后人竟认栀
豉汤。为汗下后救逆之剂。请问未汗下前。仲景何法以
治之乎。要知咽燥。口苦。腹满而喘。是阳明里热。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是阳明
表热。因阳明之热。自内达表。
则里症为重。故此条叙症。以里症列表症之前。任
栀子以
清里热。而表热亦解。用香豉以泻腹满。而身重亦除。后人不
能于仲景书中。寻出阳明之表。而远引内经
热府论之
目痛鼻干。不得卧以当之。不得仲景阳明治表之法。妄引痘科中葛
根
升麻以主之。不知内经因论
热病。而只发
阳明经病之一端。仲景立阳明一经。是该内外症治之全法。又不知目痛鼻干。
是
阳盛阴虚。法当
滋阴清火。而反发阳明之汗。若上而
鼻衄。下而便难。是引贼破家矣。要知是风寒之表。则用麻黄而
治。如是内热之表。即荆防
薄荷皆足以亡津液。而成胃实。在用者如何耳。治阳明内热之表有
三法。如热在
上焦者。用
栀子豉汤吐之。上焦得通。
津液得下。胃家不实矣。热在
中焦者。用
白虎汤清之。
胃火得清。胃家不实矣。热
陷下焦者。
用
猪苓汤利之。火从下泄。胃家不实矣。要知阳明之治表热。即是预治其里。三方皆是润剂。所以存津液。而不令胃家
实也。后人因循升麻
葛根之谬竟不察仲景治阳明表症之法。
太阳以心胸为里。故用辛甘发散之剂。助心胸之阳。而开
玄府之表。不得用苦寒之剂。以伤上焦之阳也。所以宜汗
而不宜吐。阳明以心胸为表。当用酸苦涌泄之剂。引
胃脘之阳。而开
胸中之表。不得用温散之剂。以
伤中宫之津液也。
故法当吐。而不当汗。阳明当吐。而反行汗下
温针等法。以致心中
愦愦。
怵惕。懊。烦躁。语。
舌苔。等症。然仍
不离阳明之表。太阳当汗而反吐。便见自汗出而不恶寒。
饥不能食。
朝食暮吐。不欲近衣。欲食冷食等症。此为太阳转
属阳明之表。皆是栀子豉汤症。盖阳明以胃实为里。不特
发热恶寒汗出身重目疼鼻干谓之表。一切
虚烦。
虚热。如口苦。
咽干。舌苔。
喘满。不得卧。
消渴。而
小便不利。凡在胃之外者。悉属阳明之表。但除胃口之热。便解胃家之实。此
栀子豉汤。为阳明
解表和里之圣剂也。
按伤寒脉浮。自汗出。淅淅恶寒。是阳明表症。
心烦小便数。脚
挛急。是阳明里之表症。斯时用栀子豉汤吐之。则
胃阳得升。恶寒自罢。心烦得止。汗不自出矣。上焦得通。津液得下。小便自利。其脚自伸矣。反用桂枝发汗。所以亡
阳。其咽中干。烦躁。吐逆。是
栀子生姜豉汤症。以
亡阳而厥。急当
回阳。故改用
甘草干姜汤。服之后。仍作
芍药甘
草以和阴。少与调胃承气以和里。皆因先时失用栀豉。如此挽回费力耳。
按仲景云。病如桂枝症。则便不得
鉴定为太阳中风。凡
恶风。恶寒。发热。而汗自出者。无论太阳
阳明中风伤寒皆
是桂枝症矣。太阳病头项强痛。而此
云头不痛。项不强。便非太阳症。内经曰。邪中于肤。则入阳明。此云。胸中疼
硬。
气上冲。
咽喉不得息。是阳明受病无疑也。虽外症象桂枝。而病在胸中。不在营卫。便不是桂枝症。故立
瓜蒂散。
所谓在上者。因而越之也。此与前条本阳明病。仲景不冠以阳明者。以不关于胃实。而未见不恶寒之病情耳。
上越中清下夺。是治阳明三大法。发汗利小便。是阳明经两
大禁。然风寒初入阳明之表。即用麻黄桂枝发汗者。是
急于除热而存津液。与急下之法同。若脉浮。烦渴。小便不利。用猪苓汤利小便者。亦以清火而存津液。而又曰。汗多
者不可与猪苓汤。要知发汗利小便。是治阳明权巧法门。非
正治法。
阳明之病在热实。宜无
温补法矣。而食谷欲呕者。是胃口
虚寒。故不主内热也。然胃口虽虚。胃中犹实。仍不失为
阳明病。与
吴茱萸汤。散胃口之寒。上焦得通。津液得下。
胃气因和。则温补又阳明之
从治法。若胃口虚热者。用白虎
加
人参。是阳明又有凉
补法也。此二义。又是治阳明权巧法门。
本论云。伤寒三日。三阳为尽。
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不呕。此为三阴不受矣。盖阳明为三阴之表。故三阴皆
看阳明之转施。三阴之不受邪。藉胃
为之蔽其外也。胃气和。则能食不呕。故邪自解。而三阴不病。胃阳
虚邪始。得入
三阴。故太阳受邪。腹满而吐。食不下。
少阴受邪。欲吐不吐。
厥阴受邪。
饥不欲食。食即
吐蛔。若胃阳亡。则水浆不
入而死。要知三阴受邪。关系不在少阳太阳。而全关系阳明。
阳明以太阴为里。是指
牝脏言。太阴亦以阳明为里。是指转属言也。肾者
胃之关。木者土之贼。故三阴亦得以阳明
为里。三阴为三阳之里。而三阴反得转属阳明为里。故三阴皆得从阳明而下。则阳明又是三阴
实邪之出路也。既为三
阴之表以御邪。又为三阴之里以逐邪。阳明之关系三阴重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