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 太阴病解第四
按
热病论云。
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
腹满嗌干。此热伤太阴之标。自阳部注经之症。非太阴本病也。仲景立
本病为提纲。因太阴主内。故不及
中风四肢烦疼之表。又为
阴中至阴。故不及热病嗌干之症。
太阴为开。又
阴道虚。太
阴主脾。
所生病。脾主湿。又主输。故提纲主腹满时痛。而
吐利。皆是
里虚不固。湿胜外溢之症也。
脾虚则外亦虚。食
不下者。胃不主纳也。要知
胃家不实。即转太阴耳。世举
阳明传
少阳之谬。反昧传太阴之义。热病腹满。是
热郁太阴之
经。有嗌干可证。症在表也。
寒温腹满。是寒生至阴之藏。有自利可证。病在本也。
脾经有热。则
阴精不上输于肺。故
嗌干。脏有寒。则脾不能为胃行其
精液。故
下利。夫阳明之当下因本病。而太阴之下症。反在标病。可见
阴阳异位之故。
又以见阴从阳转之义也。
参中阴溜府之义。知
热邪不遽入至阴。虽热在太阴之经。而实仍在阳明之胃。可知下症只在阳明。太阴本无
下法。
腹满亦两经之症。不
大便而腹满。或绕脐痛者。为
实热。属阳明。下利而腹满时痛。为
虚寒。属太阴。
寒湿是太阴
本症。
湿热又
伤寒所致之变症也。其
机关在
小便不利。则湿热外见而身黄。
小便自利。非暴烦下利而
自愈。即大便硬而
不使。所以然者。脾肤相连。此脾家实。则腐秽自去。而成太阴之开。若
胃家实。则
地道不通。而转阳明之合矣。叔和
但知有阳明。不知有
太阴阳明症。
序例谓太阴受病。脉当沉细。不知沉细。是太阴本病之脉。不是热症嗌干之脉。盖脉从病见。如
太阴中风则脉浮。
不从脏之阴。而从风之阳也。然浮为
麻黄汤脉。而用
桂枝者。以太阴是里之表症。
桂枝汤。是里之表药。因
脾主肌肉。
是宜
解肌耳。
太阴伤寒脉浮而缓者。亦非太阴本病。盖浮为
阳脉。缓为
胃脉。太阴伤寒。脉不沉细。而反浮缓。是阴中
有阳脉。有
胃气。所以手足自温。而显脾家之实。或
发黄便硬。而转属阳明。此脉症在太阴阳明之间。故曰系在。若太
阴自受
寒邪。不应如是矣。
太阴脉浮为在表。当见四肢烦疼等症。沉为在里。当兼
腹痛吐利等症。表有
风热可
发汗。宜桂枝汤。里有寒邪当温
之。宜
四逆辈。
太阳而脉沉者。因于寒。寒为
阴邪。沉为
阴脉也。太阴而脉浮者。因于风。风为
阳邪。浮为阳脉也。当
知脉从病变。不拘于经。故
阳经有阴脉。
阴经有阳脉。世为脉在
三阴则俱沉。阴经不当发汗者。未审此耳。
太阴中风。阳微阴涩。不长者为欲愈。要知涩与长。不是并见。涩本
病脉。涩而转长。病始愈耳。风脉本浮。今浮
已微。知
风邪当去。涩则
少气少血。故中风。今长则
气结。故愈。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太阴伤寒。手足自温。此指
表热言也。热在四肢。则身体不热可知。盖太阴主内。表当无热。
惟
四肢为诸阳之本。脾为胃行
津液以灌四旁。故得主四肢。则四肢之
温热。仍是
阳明之阳也。且曰自温。便见有时不温。
有时四肢厥逆矣。
内经云。人有
四肢热。逢风而如炙如火者。是
阴气虚而
阳气盛。风者阳也。四肢亦阳也。两阳相搏。是人当
肉烁。
此即太阴中风症。要知太阴中风。与
三阳不同。太阴之病。名曰关。故阳邪不得深入。惟病在
四关。久而不愈。脾液
不足以充
肌肉。故肉烁。世人最多此症。其有
手足心热者。亦中风之轻者耳。然太阴中风。因
阴虚而阳凑之。
外风为内
热所致。但当
滋阴以和阳。不得驱风而增热也。
手足自温句。暗对身不
发热言。非言太阴伤寒。必当手足温也。夫病在三阳。尚有手足冷者。何况太阴。陶氏分太
阴手足温。
少阴手足寒。
厥阴手足冷。是大背太阴手足烦疼。少阴一身尽热之义矣。凡伤于寒则为病热。寒为阴。太阴
为至阴。两阴相合。无热可发。惟
四末为阴阳之会。故尚温耳。惟手足自温。
中宫不遽受邪。故或发身黄。或暴烦下利
自止。即手足自温处。因以见脾家之实也。
发黄。自
阳明病。太阴身当发黄。非言太阴本有发黄症也。以手足温处。是阳明之阳盛。寒邪不得伤太阴之脏。脏
无寒而身有湿。故当发黄。若湿从溺泄。暴烦下利。仍是脾主转输。故不失为
太阴病。若烦而不利。即胃家之热实。非
太阴之湿热矣。此太阴伤寒。全藉阳明之阳
为之根。故有转属之症也。人知伤寒以阳为主。不知太阴伤寒以阳明为主。
东垣以有声无声分
呕吐非也。呕吐皆有声有物。惟
干呕是有声无物。呕以水胜。属
上焦也。吐以物胜。属
中焦也。
六经皆有呕属少阳。以
喜呕。故吐属太阴。而不属阳明。亦主输主内之分。
太阳以阴为根。而太阴以阳为本。太阳不敢妄汗。尤恐亡少阴之津也。太阴不敢轻下。
恐伤阳明之气也。太阴本无
下症。因太阳妄下。而阳邪
下陷于太阴。因而有桂枝汤。加
芍药等法。太阴脉弱。知胃气已动。盒饭少加矣。此因
里急
后重者不可
不用。又不可多用。故如此叮咛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