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辩证广注》
书名:伤寒论辩证广注朝代:作者:时间:

[卷之四 辩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 栀子干姜汤方

    栀子(十四枚擘)干姜(二两切)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琥按成注云。苦以涌之。栀子之苦以吐烦。辛以润之。干姜之辛以益气。夫辛味本散。其益气者乃姜气之温耳。 仲景立此汤。本吐烦之剂方中用干姜者。因医以丸药大下之后。其人必中气受伤。专赖干姜之辛温。以扶助中气。谓虽 吐而不致有妨于胃。所以外台方议云。安中正气。干姜有臣佐之力者。即此义也。 凡用栀子汤。病患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凡用栀子汤。谓凡上数汤中皆有栀子。故总上文而言之也。栀子之性太苦 而寒。若病患平素肠胃虚寒。而大便微溏者。不可与服。如误用之。恐不能上涌。反致下泄。为害甚矣。医者。可不以 此为戒。按成注引内经曰。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先调之。后乃治其他病。况栀子汤。仲景皆用于误下之后。 胸中烦热不解者。若病患旧微溏。又病伤寒而误下之。吾恐胸中虽烦。未必尽是郁热。故云。不可与栀子汤也。后条辩 或问云。本草不言栀子为吐剂。仲景用之攻吐。何也。答云。栀子本非吐药。兹因胸烦。为邪气在上。拒而不纳。故煮 汤投之。则自吐。邪气因得以出内经注云。此因其邪之本高。而后用药越之。为甚易耳。则是吐药。奚必尽投以瓜蒂散 邪。)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此条虽太阳病。强发汗 亡阳。以致里虚。实系真寒阴证。正文与注并汤俱见中寒论中) 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以下数条。皆言不可发汗。尚论篇序于麻黄汤之后。亦有理。兹从旧例作解。不须更易。 此承上数条发汗及吐下之误。因言不可发汗之候多端。医工不可以不知也。有如咽喉干燥者。成注云。津液不足也。以 发汗则重夺其津液。故不可也。后条辩云。凡医家欲行汗法。必当顾虑夫上焦之津液。有如此者。) 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淋者。膀胱里热气化不行。小水淋沥而时出也。淋家。津液已虚。更发其汗。则水 府告匮。徒逼其血从小便出耳。后条辩云。凡医家欲行汗法。必当顾虑。夫下焦之津液。有如此者。) 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发汗则。(成注云。表虚聚热则生疮。疮家虽身疼如伤寒。不可发汗。发汗则表气愈。虚 热势愈甚。津液枯燥。不能荣养筋脉。因而变。后条辩云。凡医家欲行汗法。盒饭顾虑夫周身之津液。有如此者。) 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不得眠。(汗为血液衄血之人。血凌清道。阳经受伤。 若更发汗重亡其阳。复夺其阴。则额上必陷。乃上焦津液枯竭之应也。脉急紧者。诸脉皆属于目。目得血而能视。筋脉 无血以养。则紧急而不能牵引其目。故目直视而不。。瞬同。目摇动也。不得眠者。卫气夜行于阴。则眠。今者卫 无营主。仅能行于阳不能行于阴。故不得眠。即成注云。阴气虚者是也。后条辩云。凡医家欲行汗法。复不可罔顾虑。 夫阳经之营血。有如此者。) 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血属阴。亡血亡阴也。阴亡。则阳无以附。更发其汗。阳从外脱。其人必 寒栗而振摇。成注所云。阴阳俱虚者。是也。后条辩云。凡医家欲行汗法。复不可罔顾虑。夫阴经之营血。有如此者。) 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阙。心主血。汗者。心之液。平素多汗之家。心虚血少 可知。重发其汗。必恍惚心乱。乃心液亡。而神气浮越也。小便已。阴疼者。小肠为心之府。心藏虚。而府中津液亦告 竭也。后条辩云。凡医家欲行汗法。更不可罔顾虑。夫表气之疏密。营室之衰旺。有如此者。仲景法。与禹余粮丸。大 都是益血镇固之剂。惜乎原方已阙不可考也。补亡论。常器之云。禹余粮一味。火散服。亦可。郭白云云。用禹余粮。 不用石。石乃壳也。愚以其言。未必尽合仲景原方之义。今姑存之以备参考。按以上数条证。补亡论皆有方。治咽喉干 燥者。常器之云。可与小柴胡汤。其言于义未合。石顽云。宜小建中汤。其言犹近乎理。淋家。常云。宜猪苓汤。然用 于汗后。小便血者。亦嫌其过于渗利也。石顽云。未汗宜黄建中汤。盖此汤。用于疮家身疼痛者。甚妙。若淋家犹未 尽善。疮家。常云。误汗成。桂枝加葛根汤。其言虽为可取。要不若王日休云。小建中汤。加归更妙衄家。常云。 可与犀角地黄汤。此不过治衄之常剂。许叔微云。黄建中汤。夺汗动血。加犀角。夫衄家系阳明经热。上汤恐非阳明 药也。吕沧州云。小建中汤加葱豉。误汗直视者。不可治。大抵衄家具汗证。葱豉专豁阳明经郁热。为对证之的药亡血 家。常云。可与芍药地黄汤。夫亡血家。亦有阴虚发热者。上汤固宜用也。石顽云。黄建中汤。误汗振栗。苓桂术甘 汤。加当归。据成注云。亡血发汗。则阴阳俱虚。愚以上二汤。皆亡血家汗后之剂。) 病患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此条系真寒证。正文与注见中寒论中) 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成注云。 病在表者。汗之为宜。下之为逆。病在里者。下之为宜。汗之为逆。大约治伤寒之法。表证急者。即宜汗。里证急者。 即宜下。不可拘拘于先汗而后下也。汗下得宜。治不为逆。)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 宜桂枝汤。(此条系太阳伤寒。医家误行下法。因下利清谷不止。虽身疼痛。急当温救其里。至其救表之药。仍用桂枝汤 者。以其人胃气本实。不为误下所害故也。正文与注详见中寒论中) 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瘥。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此条系中寒病。其发热头痛者。以寒中少阴。必由太 阳直入。故头痛而反发热。脉沉身体疼痛。乃阴寒之气。由内而彻于外也。其为中寒病无疑。正文与注详见中寒论中) 太阳病先下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得里未 和然后复下之。(冒之为言覆也。谓寒邪怫郁。如以物蒙覆其头目也。太阳病先下之。复发汗是为汗下皆逆。) 徒虚其表里之气。邪终不解因而致冒。金匮要略云。冒家欲解。必大汗出。故云。自愈。其所以自愈者。非汗自出 而愈。乃用药使之汗出。斯表气得和故也。汗出表和。则不必复下。故云。必得里未和者。然后用药复下之。可见表里 两虚之人。虽其汗下之证。医人不敢轻用汗下之药。有如此者。按此条论。仲景无治法。补亡论常器之云。和表。用小 柴胡汤。然此汤。非太阳病当用之药。愚以表宜桂枝汤。或小建中汤。黄建中汤。选而用之。常氏又云。复下。用调 胃承气汤。恐此汤。又非里虚所宜。愚以下宜桂枝加大黄汤。又按条辩注得里未和里字。指大小便言其说甚误。尚论篇 亦云。下里药无过大柴胡汤五苓散。误之误矣。窃思正文中既云。然后复下之。此专指大便而言。若兼利小便。则不 言下矣。斯其义。可不辩而自明。 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脉经作之)而解。但阴脉微者。下之而 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主之。(太阳病未解。其邪所着不在于表。即入于里。表里之病。于阴阳二脉验之。脉经曰 寸为阳。关以前是也。尺为阴。关以后是也。今者。寸关尺三处脉。皆和平。是为阴阳俱停。乃正气将复邪气欲去之兆 也。然犹必先振栗。乃得汗出而后解。由其人病久。元气虚。正与邪争故也。其不为振汗。邪无从出者。但阳脉微即为 表邪盛也。法当汗之而解。但阴脉微即为里邪实也。法当下之而解。盖此为太阳病。已入于府。胃中郁热。不能自消。 故云。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按成注引阳虚阴盛阳盛阴虚。为阴阳脉微。汗下作解。其义晦而不明。尚论篇注阴阳 脉微为病后之脉。与初病不同。盖初病皆邪气胜则实之脉。病后皆正气夺则虚之脉。所以最虚之处。便是容邪之处。故 阳脉微者。邪乘其阳。汗之而解。阴脉微者。邪乘其阴。下之而解。斯言实发成氏之未发。然愚以邪气既乘之后。恐其 脉未必尽出于微。若脉既微。必无用承气汤下之之理。大抵脉微二字当活看。此非微弱之微。乃邪滞而脉道细伏之义。 邪滞于经。则表气不得条达。故阳脉微邪滞于府。则里气不能通畅。故阴脉微。又按上论云。先汗出而解。仲景无方。 千金云。宜桂枝汤。谓胃承气汤方见后第六卷阳明篇中。) (重出例)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营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正文与注见前桂枝汤方下) (附后例)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云云至)身有微热或咳者。与小柴胡汤主之。(此条系风寒之 邪。在半表半里。乃少阳经证。不当入太阳篇。正文与注并。) 小柴胡汤方及加减法。(俱见后第七卷少阳篇中)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云云至)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 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也。以法治之。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云云至)柴胡汤不中与也。食谷者哕。 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者。先 与小建中汤。不瘥者。与小柴胡汤主之。 上五条证。(俱见后少阳篇中)小建中汤方(见后第三条证下) 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 却发热汗出而解。 上二条证。(俱见后少阳篇中)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伤寒二三日。邪当传里之时。今则别无他证。但心中悸而烦者。此外 邪已微而不传。正气骤虚。不能自持也。盖阳气内虚。则心悸。阴气内虚。则心烦。故与小建中汤。以建其里气之虚。 愚以此条病。必是太阳伤寒发汗之后所变。故建中汤。即桂枝汤小变其制也。)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