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辩证广注》
书名:伤寒论辩证广注朝代:作者:时间:

[卷之五 辩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下] 附子泻心汤方

    (此方自原论中第十卷采附于此) 大黄(二两)黄连黄芩(各一两)附子(一枚泡去皮破别煮取汁) 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 内台方议云。心下痞者。虚热内伏也。又加恶寒汗出者。本为表未解。当用桂枝汤。若脉微弱者加附子。今此有 痞证。故用大黄黄连泻心汤中。加附子去痞以固阳也。 琥按上议。实本成注之意。成注以恶寒汗出。为阳气外虚。故加附子以固阳。要之内伏之热。乃实热。非虚热也。 在表之寒。乃风寒。非真寒也。上汤中加附子者。乃热因热用从治之法也。 琥又按内台方。附子泻心汤中无黄芩。反云今世本中有黄芩者。乃后人不详其理。而误添之。殊不知附子泻心汤。 本系攻热痞之剂。只因恶寒汗出不得已。而加附子。后人恐其辛热僭上。妙在复添黄芩。使上下之热。得以通彻。则是 附子得黄芩之佐。实相制而和表助里。以成莫大之功。虽起仲景于今日。亦应首肯其加药之精。而议方者反以为非。一 何不思之甚欤。 (重出例)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云云至)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正文与注见前第四卷五苓散方下)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寒伤于表。 表病以汗出而得解者。胃中以汗出而欠和。夫胃为津液之主。汗后。则津液亡故也。胃不和。则脾气困而不运。以故心 下痞硬。痞硬者。湿与热结也。噫饱食息也。食臭。嗳馊酸也。伤寒初解。脾胃尚弱。饮食不化。以故干噎食臭也。胁 下有水气者。中州土虚。不能渗湿散热。以故成水。而旁渗于胁下也。腹中雷鸣者。脾为阴。胃为阳。阴阳不和。因搏 击有声也。夫阴阳不和。则清浊亦不分。湿热下注而为利也。故与泻心汤。以开痞清湿热。兼益脾胃之气。可见痞证。 不皆由误下而成。有汗后津液干。脾胃气虚。阴阳不能升降。而成痞者。医人不可以不察也。)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