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指掌》
书名:伤寒指掌朝代:清作者:吴坤安时间:公元1644-1911年

[卷二 救逆述古] 误下例

    伤寒误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宜四逆汤。此下利不止。阳 气下脱。虽有身痛表症。当以救里为急。救里之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 宜桂枝汤。此清谷已止。而身痛不除。仍从表治也。 邵评∶寒邪在表。而误下脏虚。内寒下利清谷胃阳已亡矣。身疼痛。邪在表也。 虽表里皆困。然脏气内虚。无以为散邪之地。故必先温其里。里气固而身痛未除。表 未解也。再当治表。不然。表邪内入而增患矣。 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 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邵评∶大下复汗。正虚邪入。心下痞而恶寒。邪入里而表未罢。当先解表而后攻 痞。痞或能解。表邪必复入里为患。况痞亦未必能解耳。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盖中气虚。而表邪仍在。故用桂 枝。而去芍药。若微兼恶寒者。阳气尤虚也。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邵评∶此治妄下阳虚寒结之正法。 又评∶风寒在经。本无下法。误下而阳气大伤。其脉必促而无力。胸中虚满。按之 必软而不痛。乃邪客胸中而无实热。其邪仍在阳分。胃阳因下而伤。寒邪将结 而未聚。故用辛甘温药。从阳引而去之。微恶寒者。阳虚而阴气凝聚。前方恐不 胜任。故加附子。以通阳而逐阴邪也。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也。桂枝加浓朴杏仁汤。 邵评∶此是寒喘。误下而表气不固。故不用麻黄而用桂枝加朴杏。若热邪淫肺 作喘。当用麻杏甘石汤。误用桂枝。阳盛则毙耳。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痛项强。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 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此心下虽满不硬。而痛尚微。乃心下有水气故也。若小便 利。邪仍在太阳之表。须发汗。今小便不利。病在太阳之府。非桂枝症未罢也。但当利其小便。 邵评∶太阳经病挟水。治以小青龙。腑病挟水。治以五苓散。临症务须细辨。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此引邪入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 痛。邪气结于太阴之里。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邵评∶因误下后。引太阳之邪入里。其邪未尽离乎太阳。自表而入。仍欲自表而 出。用桂枝以去。太阳未尽之邪。加芍药以和里虚腹痛。加大黄里实之痛也。 太阳病。桂枝症。医反下之。热邪下陷。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 根黄芩黄连汤主之。因表未解。故用葛根。因喘汗而利。故用芩连之苦。以泄之坚之。 邵评∶本太阳桂枝症。法宜解表。而反下之。里虚邪入。阳重热利。表里俱热。症似 虚而脉实。勿蹈盛盛之咎。用葛根之轻清以解肌。芩连苦寒以清里。甘草和中。喘除利止。表里俱解矣。 又评∶脉促者。数而时一止也。前条胸满脉促。是阳虚寒入。用桂枝去芍药。甚则加附子辛温药 扶阳散寒。此条脉促。喘而汗出。是阳盛热入。用葛根芩连辛寒药。解肌清热。 同见促脉。辨其阳虚阳盛。寒邪热邪。全在有力无力中分出。用药 之寒温。如同冰炭。学人可不细心辨认乎。 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此少阳的症。医以汤药下之。不应。又以丸药下之。 因日晡潮热。已而微利潮热者。胃实也。然属少阳之邪。宜先用小柴胡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主之。 邵评∶此少阳经邪。因误下而成胃实之症。为少阳阳明并病。胃实者可下。而症 兼少阳。则不可下。故用小柴胡以解外。加芒硝以治里实。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二三日。寒热而呕。柴胡症仍在者。先与小柴 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犹有里症为未解也。与大柴胡下之则愈。 邵评∶服小柴胡后。而呕不止。心下满痞。而郁郁微烦者。此邪气郁滞于里。胸膈 气分之热。欲出不出。欲结不结。里未解也。当大柴胡下其热则愈。亦先表后里法也。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能转侧者。柴胡加龙骨 牡蛎汤主之。此足太阳少阳之邪。因误下入里。以致正气虚。而扰动少阴手经。现症错杂。药亦随症施治。 邵评∶下后热邪内攻而胸满。邪痹于上也。小便不利。火盛水亏。邪痹于下也。烦 惊者。邪动于心。而神明内乱也。谵语者。邪结于胃。此病之在里者也。一身尽重。 难以转侧者。是阳内而阴反外。少阳之枢机不利。筋脉骨肉并受其邪。此病之 在表者也。夫合表里上下而为病者。必兼阴阳补泻之剂以施治。俾得表里虚 实。泛应曲当。而错杂之邪。庶可尽解耳。此是下后亡阴之症。与火逆亡阳之症不同。 又评∶此太阳病并以少阳。因下而兼入胃腑之症。与此汤。外以解热邪。内以除 水湿。兼镇浮越之气。而补其中州之虚也。 邪从太少来。故仍用柴胡、桂枝黄芩半夏。治胸满也。龙骨、铅丹牡蛎。治惊烦也。人 参、甘草。补正气也。小便不利。茯苓。谵语。大黄。身重不能转侧。桂枝、茯苓。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 寒热。心下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此本少阳症。而误汗下之。柴 胡症仍在。故仍用柴胡加减。心烦。不呕而渴。故去参夏。加栝蒌根。胸胁满而微结。 故去大枣。加牡蛎。小便虽不利。而心下不悸。故不去黄芩。而加茯苓。虽渴而表未 解。故不用参。而加桂枝。以干姜生姜者。散胸中之满结也。初服烦即微者。黄芩 栝蒌之功。继服汗出便愈者。桂枝柴胡之力也。 邵评∶此亦太阳转入少阳之症。此微结。是指心下痞结。病在胸胁。与阳微结不同也。 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此病发于阳。而误下之。 外热未除。而内热又结于心中。故结痛。栀豉所以宣通热邪也。 邵评∶心中结痛。身热不去。其邪未尽入里。与结胸症之心痛而身不热者不同。 用栀子豉汤散邪撤热。轻于小陷胸汤之荡实除热。是火郁发之之法也。 伤寒。医以丸药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此以丸药大下。则寒气留中可知。故用 栀子以解微烦。干姜以逐内寒。而散表热。寒因热用。热因寒用也。 邵评∶丸药妄下。热陷寒留。身热不去。内无结痛。而见微烦。知正气虚。不能与邪 相争。为外热内寒之症。故用栀子以撤胸中陷入之邪。干姜以复下药损伤之气也。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起卧不安者。栀子浓朴汤主之。此因误下。移邪于心胃。故用 栀子以治心烦。枳朴以泄腹满。是两解心腹之妙用也。邪虽在胃。便未燥硬。则不 可下。此为小承气之先着。 邵评∶此症邪已入胃。则不可吐。便未燥硬。则不可下。此栀子浓朴汤重于栀豉而轻于承气也。 太阳病外症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桂枝人 参汤主之。此因数下之后。虽初因协热。而里必虚寒。故用温补。 邵评∶此症表里俱虚。其病根在心下。非辛热何能化痞而软硬。非甘温无以止 利解表。用理中加桂枝。双解表里之法。此条虽不言脉。其脉微弱可知。 又评∶喻嘉言曰。设利止。则其邪可从里解。乃下利不止。是里解无期。设结开。则 其邪可从表解。乃心下痞硬。是表解无期。此际欲解表里之邪。全赖中气为之 敷布。否则上下交征。中气立断。其能解耶。理中汤加桂枝一法。握枢而运。真无为之上理矣。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一误再误)医以 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也。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此因下 药太过。手阳明大肠受伤。关闸不阖。二味涩以固脱也。复利不止。当利其小便。盖分其清浊。则便自坚。 邵评∶服泻心汤已。心下之痞气既除。而中焦脾胃之气亦豁然矣。复与下药。大肠滑脱。利遂不止。 以理中温补而利益甚。此利在下焦。须用涩剂以收之。复利不止者。利其小便以厘清之。则无余治。其愈 自可必也。 厥阴寒格。医复吐下之。致食入即吐。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主之。此阴格于下。拒阳于上而为吐。故用 芩连之苦寒。以泄热。干姜之辛温。以通寒格。误吐误下。中气必虚。故用人参安胃和中。其吐自止。 邵评∶寒热相阻。则为格症。寒热相结。则为痞症。此病轻于痞。故用泻心之半。 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栀子豉汤吐之。此因三法后。正气虚实。邪虽去。 而其余邪。因虚留于上焦。结于肺胃之间。非汗下所能除者。惟吐之。则余邪结气无不出矣。 邵评∶阳明之虚烦。与太阳不同。心胸居胃上。即阳明之表。凡心胸有病。皆阳明表邪。其治法亦 与太阳大异。太阳之表。当汗而不当清宣。阳明之表。当清宣而 不当汗。太阳之里。当利小便而不当下。阳明之里。当下而不当利小便。今人但知汗为解表。故于仲 景大法中。但知汗下而遗其清宣之法耳。栀豉汤本为烦躁设。又可以清宣阳明之虚烦。乃阳明之表剂也。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