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指掌》
书名:伤寒指掌朝代:清作者:吴坤安时间:公元1644-1911年

[卷三 伤寒变症] 下利(新法)

    凡伤寒热邪正盛之时。必在阳明胃经。阳明以胃实为病。故大便不通。然火症往往下黄黑稠粘之物。 此热邪下逼大肠。非痢也。虽通仍作不通论。只用清火解毒以治阳明。其利自止。 邵评∶热结肠胃。下迫大肠而下注。治宜清化火热。 如伤寒热症。下痢纯清水或黄沫。潮热腹硬。脉沉滑有力者。此名旁流。因肠中有燥矢阻塞。水浆从 旁渗出。病在阳明。非关脾也。导去燥矢。其痢自止。 邵评∶所下皆是水沫。吃下之汤水。随热下注。肠中有燥屎内结。水从旁流也。下 其燥矢。热退则愈。盖燥矢在肠。水从旁流。非下不可。 有阳明火症。邪火不杀谷。吃汤下汤。吃水下水。此有阳明实症可据。非若脾肾俱 败者比。亦只清其火邪。其痢自止。 邵评∶胃中火盛。水谷消化不及。则谷不化。火性急速。不能停留。故一吃即利。此 火迫下注。必有实热见症。实火脉象形于外。与脾肾阳虚火衰。不能消化。下利 清谷者。大相天渊。清化胃中邪火。利可自止。 有一种外感风寒内伤饮食。其症头疼恶寒发热恶心 饱闷。肠胃窘迫。而泄痢者。此表里俱病。法当外散表邪内消积滞。不在伤寒变病之例。 邵评∶表里交病。外邪内迫而下利。宜疏表和里。两解治之。如枳、桔、栀、豉加葛根、 焦鸡金。最妙。 有一种表热里寒之症。初起头痛恶寒发热。继即下痢清谷。脉浮而迟。口不渴饮。 俗名漏底伤寒是也。良由其人脾胃本虚。一感外邪。即得直入肠胃。不在太少留连。速当温中散寒。加紫苏桂枝羌活、浓朴、广皮、木香茯苓甘草之类。甚者加冬术干姜。 邵评∶此与上条有轻重虚实之不同。上条表有风邪。而内伤饮食。是表里俱实。此条表有热邪。而里则 虚寒。是表实里虚中阳亏乏。表邪乘虚内入。直走肠胃而下利也。治宜温运中阳。外散表寒。与上条治法 不同。此方治脾胃中虚有寒。表邪入里而下利。的是正法。 若阳邪传里。热邪攻于肠胃。而变下利脓血者。重症也。然亦有寒热之分。盖邪至 三阴。为日已久。实者则从阳化热。虚者则从阴化寒矣。如少阴下利。用猪苓汤者。 从阳化热也。用桃花汤者。从阴化寒也。辨症之法。以脉数有力为热。脉缓无力为 寒。舌燥口渴属热。舌润不渴属寒。小便赤涩属热。清白属寒。下利肠垢属热。鸭溏 属寒。热利脐下必热。寒利脐下必寒。热利当清其肠。寒利当温其下。 邵评∶阳经热邪传于里。有化寒化热之不同。辨别精明。须熟记之。 凡伤寒疫疠热邪传里。下利肠垢。或下鲜血。小溺赤涩。舌苔黄燥如刺。或红刺如 杨梅状。身热口渴。六脉洪数。脐腹大痛者。此热毒内攻肠胃也。不治则烂矣。急用 大黄、芩连、银花、丹皮芍药、甘草之类。下之清之。继用鲜生地数两。代大黄与之。以 养阴解毒。若下利肠垢。其势稍缓者。宜黄芩汤川连、银花、丹皮之属清之。血利 加丹参槐米川断。 邵评∶火热疫毒。盛于肠胃。急用苦寒清下治之。 如遇伤寒疫症。下利如豆汁鱼脑之色。脉象沉濡。舌白如粉。小便不利。而口不渴 者。湿毒聚于肠胃也。宜茅术、浓朴、广皮、二苓、滑石泽泻、晚蚕砂、本之类。渗之和之。 邵评∶此湿温症而兼疫毒也。宜清渗湿邪治之。此方颇合。 如下利杂色。六脉沉迟。舌润无苔。或紫色而光。口不渴饮。肠胃并连。直出无关闭者。此脾肾虚寒。 关闸不阖。元气下泄之证也。急投胃关煎。合桃花汤。兼从手阳明以堵截之。或桃花汤重加人参以截之。 邵评∶肾阳亏乏。虚寒下利。滑脱无度。温涩下焦为治。 如见外热内烦。舌燥口渴。脘中痞闷。或痛或呕。而利不止者。中焦湿热也。当用泻 心法。芩连、半夏、干姜、枳实、木香、赤苓、泽泻之类。 邵评∶湿热痞结中焦。脘闷呕痛。不食下利。似是噤口痢症。防其闭结。用开痞泄邪之法。却是正治。 凡下利。舌苔遍地白浓。如雪花者。脏结也。不治。 邵评∶阳虚体湿。浊阴凝结于中。苔浓如雪花者。邪结已深也。纯阴无阳。故不治。 凡三阴下利。小便不利者。津液竭也。不可妄利小便。 邵评∶阴经下利。而小便不利。阴津亏乏也。如妄利之。阴气竭绝而津涸矣。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