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痘疹方论》
书名:小儿痘疹方论朝代:宋作者:陈文中时间:公元960-1279年

类集痘疹已效名方

    
    葛根麦门冬散
    治小儿热毒斑疹头痛壮热。心神烦闷。 葛根(三钱)麦门冬去心四钱)人参(二钱)石膏(半两)川升麻甘草茯苓(各 二钱)赤芍药(一钱) 上为粗散。每服三钱。水一大盏。煎至六分。去滓。徐徐温服。不拘时。量大小增减。 愚按前方。足阳明胃经之药也。外除表邪。内清胃火。兼补元气。若非发热作渴。表里有热者。 不可用。若表里俱虚。而发热作渴者。宜用人参麦门冬散
    生地黄散
    治小儿疹身热口干咳嗽心烦者。 生地黄(半两)麦门冬(去心三钱)杏仁款冬花陈皮(各二钱)甘草(二钱半炙) 上为粗散。每服三钱。水一大盏。煎至六分。去滓。徐徐温服。不拘时。量大小加减。 愚按前方。若肺经有热者。宜用此方。若痰气上壅。佐以抱龙丸
    惺惺散
    (七味)治小儿风热疮疹。时气。头痛壮热。目涩多睡。咳嗽喘促桔梗(炒)真细辛人参甘草白茯苓川芎白术(各一两) 上为粗散。每服三钱。水一大盏。薄荷五叶。生姜三片。同煎至六分。去滓。徐徐温服。不拘时 候。量大小加减。 愚按前症方。若表虚风热所乘而致诸症者。宜用此药。若表实内热相搏而致诸症者。宜用升麻葛 根汤。若兼作渴饮冷者。须用葛根麦门冬散。大凡疮疹未出已出之间。多增寒壮热。身体疼痛大便 黄稠。此正病也。若无他疾。不必服药。
    四味升麻葛根汤
    治初发热。痘疹未明。宜用此汤以散之。 白芍药(炒)川升麻(一两)甘草葛根(一两半) 上为粗散。每服三钱。水一大盏。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徐徐温服。 愚按前方。胃经发表之剂。表实而热毒壅滞于肌肉者。须用此药以疏泄之。恐虚其表而痘毒不能 托出也。
    十一味异功散
     木香大腹皮人参桂心赤茯苓青皮前胡诃梨勒(姜制)半夏(姜制)丁香甘 草(炙各三钱) 上为粗散。每服三钱。水一大盏。生姜三片同煎至六分。去滓。空心温服。量大小以意加减。 愚按前方。治痘疮已出未愈之间。其疮不光泽。不起发。不红活。或已出一日至五七日间。或泄 泻作渴。或肚腹作胀。气促作喘。或身虽热而腹胀足指冷。或身热作渴。或身热而惊悸腹胀。或身 热汗出不止。或气急寒战。切牙。或渴而饮水愈渴。或疮欲靥而不靥。或疮痂欲落不落。而反腹胀渴 泻。足指寒冷。或惊悸寒战切牙。此脾胃终变虚寒津液衰少。此发内经微止。阴阳蕴奥。非神于术 者。岂能言哉。前症乃阳气内虚寒而外假热。如痈疽脾胃亏损。诸脏虚寒之败症。急用前散以救胃气。 亦有可生者。
    十二味异功散
     木香(三钱半)官桂(二钱去粗皮)当归(三钱半)人参(二钱半)茯苓(一钱) 陈皮浓朴(二钱半姜制)白术(二钱)半夏(姜制一钱)丁香肉豆蔻(二钱半)附子 (泡去皮一钱半) 上为粗散。每服三钱。水一大盏半。生姜五片。肥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空心温服。三岁儿 作三服。五岁儿作两服。一周两岁儿作三五服。病有大小。以意加减。此药家传五世。累经效验。 愚按前方。治痘疮已出未出。不起发。不光泽。不红活。谓之表虚。宜用此药治之。若已出未愈。 疮不光泽。或不起发。不红活。或腹胀作渴。泄泻气促。谓之表里虚寒。急用此药送豆蔻丸。或十一 日间不靥。壮热。闷乱不宁。卧则烦渴。切牙。手足指冷。数饮沸汤而不热。围火重衾而仍寒。悉属 表里虚寒也。王太仆云。大寒而盛。热之不热。是无火也。当益其心火。急用前药。以回其阳。亦有 生者。
    肉豆蔻丸
    (七味)治泻水谷。或白或淡黄。不能止者。 木香缩砂仁(二钱)白龙骨(半两)诃子肉(半两)赤石脂(七钱半)枯白矾(七钱 半)肉豆蔻(半两) 上为细末。稠面糊为丸。如黍米大。一周岁儿。每服三五十丸。三岁儿服百丸。温米饮下。泻甚 者。煎木香散。或异功散送下。泻止住服。不止多服。 愚按前方。治阳气虚寒。肠滑泄泻之涩剂。盖肾主大便。若因肾气不固而致前症者。宜用木香散 送四神丸。如不应。急煎六君子汤送四神丸补之。盖豆蔻丸涩滞之功多。补益之功少也。
    人参麦门冬散
    治痘疮微渴(一名麦门冬散) 麦门冬(一两)人参甘草(炙)陈皮白术(半两)浓朴(姜制各半两) 上为粗散。每服三钱。水一大盏。煎至六分。去滓。徐徐温服。不拘时。量大小加减。 愚按前方。若痘疮热毒。气虚作渴。宜用之。若因气虚弱作渴。用人参白术散
    消毒散
    治痘疮六七日间。身壮热。不大便。其脉紧盛者。用此药以微利之。(一名消毒饮牛蒡子(四两炒杵)荆芥穗甘草(炙各一两) 上为粗散。每服三钱。水一大盏。煎至八分。去滓。不拘时。徐徐温服。 愚按前方。若毒在肌肉。尚未能尽发而致斯症。脉浮而紧者。最宜此药。疏解其毒。若痘顿轻。 脉沉而紧者。毒在脏腑。宜用前胡、枳壳疏通。以绝其源。其痘尤轻。
    柴胡麦门冬散
    治痘疮壮热。经日不止。更无他症。此药治之。(即六味柴胡麦门冬散) 柴胡(二钱半)龙胆草(炒一钱)麦门冬(三钱)甘草(炙)人参黑参(各一钱半) 上为粗散。每服三钱。水一大盏。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徐徐服。量大小加减。 愚按前方。若痘疮表热根盘色赤。痛。作渴饮冷。或两目作痛。或素有肝火而患痘疮者。尤宜用之。
    射干鼠粘子汤
    治痘疮壮热。大便坚实。或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皆余毒所致。 鼠粘子(四两炒杵)甘草(炙)升麻射干(各一两) 上为粗散。每服三钱。水一大盏。煎至六分。去滓。徐徐温服。 愚按前方。若痘疮初出。发热痛。根盘赤盛。或咽喉口舌疼痛。作渴饮引者宜用。若因胃气虚 弱发热而致前症者。宜用人参麦门冬散。
    桔梗甘草防风汤
    治风热咽喉不利。 桔梗(炒)甘草(炙)防风(各等分) 上为粗散。每服三钱。水一大盏。煎至六分。去滓。徐徐温服。量大小加减。 愚按前方。若上焦风热。或痰涎上攻咽喉。下利。或口舌生疮。作渴引饮者。须用此药。发散解 毒。痘虽出。亦在轻浅。
    人参清膈散
    治涕唾稠粘。身热鼻干。大便如常。小便黄赤。宜用此方治之。 人参柴胡当归芍药知母(炒)桑白皮白术(炒)黄(炒)紫菀地骨皮茯 苓甘草桔梗(炒各一两)黄芩(半两)石膏滑石(各一两半)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大盏。生姜三片同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徐徐温服。量大小加减。 愚按前症。即痈疽因热毒蕴结于脏腑经络之间者。当用此药疏导托里。调和荣卫。使邪气退则元 气不伤。而痘疮易愈也。
    前胡枳壳散
    治痰实壮热。胸中烦闷。大便坚实。卧则喘急。 前胡(一两)枳壳赤茯苓大黄甘草(炙各半两) 上为粗散。每服三钱。水一大盏。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量大小加减。如身温脉微并泻者。 不可服。 愚按前症。若属肺胃实热气郁痰滞。大便秘结小便赤涩。烦渴饮冷。身热脉数者宜用之。以 表散外邪。疏通五内。使邪气不壅滞。且痘疮轻而易愈也。
    人参白术散
    治痘疮已靥。身热不退。此药清神生津。除烦止渴。 人参白术藿香叶木香甘草白茯苓(六味各一两)干葛(二两) 上为粗散。每服三钱。水一大盏。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徐徐服。 愚按前症。若痘疮已靥身热。或津液少而口干引饮者。胃气虚弱也。宜用人参白术散。若腹胀泄 泻。口干足指寒冷者。脾气虚寒也。宜用十一味木香散。若形寒恶寒呕吐不食。腹胀泻渴等症。乃脾气虚 寒下陷也。用六君子加升麻、姜桂。如不应。急加丁香。若发热烦燥。身热恶衣。属血脱发躁。用当 归补血汤。大凡痘疮。若脾气虚弱出不快者。误以为热毒壅盛。用凉药宣利解散。致脾胃受伤。元气 愈虚。使疮不起发。不充满。不结靥。不成痂。而痒塌烦躁喘渴。死者多矣。凡痘疮首尾不宜与水。 则疮靥之后。其痂落迟。或生痈肿。治失其法。必成疳蚀疮。血水不绝。甚则面黄唇白。多致难愈。 盖脾胃属土。而主肌肉故也。
    韶粉散
    治小儿痘疮才愈。而毒瓦斯尚未全散。疮痂虽落。其瘢犹黯。或凹凸肉起。当用此药涂之。 韶粉(一两)轻粉(一钱) 上研和。入炼猪脂油拌匀如膏。薄涂疮瘢上。如痘痂欲落不落。当用此方。 羊骨髓(一两) 上炼入轻粉一钱。研成白膏。瓷合盛之。涂疮上。○如痘疮痒。误搔成疮。及疮痂欲落不落。用 上等白蜜涂之。其痂自落。亦无紫黑瘢痕。神妙。 愚按前症。若痘疮痕赤而作痒。属血虚而有热也。佐以四物、牡丹皮。若痕白而作痒。气虚而有 热也。佐以四君、芎归。疮痂欲落不落者。脾经血气虚。八珍汤。若发热而大便秘结者。肠胃内热也。 犀角消毒丸。发热而大便调和者。肺胃热也。麦门冬散。脓水淋漓者。肌表热也。用败草散敷之。
    雄黄散
    治小儿因痘疮。牙龈生疳蚀疮。 雄黄(一钱)铜绿(二钱) 上二味同研极细。量疮大小干糁。
    绵茧散
    治小儿因痘疮余毒。肢体节HT上有疳蚀疮。脓水不绝。 出蛾绵茧(不拘多少) 上用生白矾捶碎。实茧内。以炭火烧矾汁。干。取出为末。干贴疳疮口内。如肿作痛。更服活命饮。 愚按雄黄散。清肝杀虫解毒外治之方也。其症所感之经。与所致之因。各有不同。若因手足阳 明经蕴热所致者。用犀角消毒散。若因脾经疳热者。用大芜荑汤。若因肾经虚热者。用地黄丸。若因 肝经疳热者。用芜荑汤大芦荟丸。○其绵茧散总治疮毒。脓水淋漓。收敛之外剂。若果系内无余毒 而未痊者。宜用敛之。若因血气虚而不敛。宜用托里散。若发热肿痛。大便不结。用仙方活命饮。更 以隔蒜灸法。若肿痛作渴。大便秘结。用四顺清凉饮。若大便已通。肿痛未退。仍用活命饮。若发热 倦怠。大便调和。用八珍汤加犀角。如疳蚀未应。急用隔蒜灸。若发热口干。肢体倦怠。用八珍汤加 黄。若饮食少思。肢体倦怠。用五味异功散加当归。若脓水不绝而发热。用四物、参、、丹皮。 若脓水不绝而恶寒。用四君、归、。恶寒发热者。用八珍、黄。若乳母肝经血虚发热。用加味逍 遥散。若肝经因怒发热。用加味小柴胡汤。(若肝经因郁发热。用加味归脾汤。仍参前痘疮首尾误饮水证。)
    谷精草散
    治小儿痘疮已靥。眼目翳膜。遮障瞳人。瘾涩泪出久而不退。或十二三日。疮痂已落。 其疮瘢犹黯。或凹或凸。此肌肉尚嫩。不可澡浴。及食炙爆辛辣有毒之物。恐热毒熏于肝膈。目生翳障。若不能守禁而 致患者。须用此治之。 谷精草(一两)生蛤粉(二两) 上为细末。以猪肝一叶。用竹刀批片。糁药在内。用草绳缚定。入瓷器内。量用水慢火煮熟。令儿食之。 愚按前症。若痘疮愈后。余毒入于肝经而作痛者。宜用此方。羊肝散亦效。若肝经热毒。眼睛作 痛。佐以小柴胡汤。加生地黄。或犀角地黄汤
    解毒汤
    治一切热毒肿痛。或风热搔痒脾胃。 黄连(三分)金银花连翘(各五分) 上水煎服。 愚按前症。当审其脏腑部分。及各随所因而治之。若在乳下。必当兼治其母。
    参汤散
    治水痘 地骨皮(半分炒)麻黄(一分去节)人参(一分)滑石(半分)大黄(一分湿纸煨熟)知母 羌活(各一分)甜葶苈(一分用湿纸炒)甘草(炙半分) 上为末。每服半钱。水一小盏。入小麦七粒同煎。至十数沸。每服三五匙。不可多服。 愚按前方。发表散邪。疏通内热之峻剂。若遍身作痛。壮热烦躁。作渴饮冷。大便秘结。小便涩 滞。喘嗽等症。宜用此方。或前胡枳壳散。然水痘多属表邢。若但发热饮引。小便赤色者。当用升麻 葛根汤。如无他症。不必用药也。 上小儿疮疹。无正方论。虽有王谭钱氏之书。止见其方。未见其源。疗之者往往以药宣利解散。 因耗伤真气。遂至不救者多矣。深可痛悯。文中今将祖父秘传方论集为一卷。盖守此方三十余年。全 活者甚众。百不失一。今合广其传。使患者无枉夭之祸。医者有活人之功。此仆之夙心也。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