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述钩元》
书名:本草述钩元朝代:清作者:杨时泰时间:公元1644-1911年

[卷七 山草部] 知母

    形似菖蒲而柔润。叶至难死。掘出复生。须枯燥乃止。(即此可知为至阴之味)二 八月采根。曝干用。 根气寒味甘。大苦兼辛。气味俱浓。沉而降。阴也。又云。阴中微阳。肾经本叶。入足 阳明手太阴经气分。本经消渴热中。除邪热。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诸本草膀胱 热。肾之邪火有余。滋肾阴。除肺热。疗肾虚火炎肺嗽。或心烦躁闷。并治足阳明火热。伤 寒久疟烦热及骨。热劳往来。肾气劳损。憎寒虚烦。又安胎。止子烦。并产后蓐劳。久服 泄。方书治喘淋口病。中风伤暑发热呕吐头痛腰痛小便不通。伤燥热厥。呃逆嗖血。 身体痛痹痿厥香港脚。螈烦悸。盗汗不得卧。怠惰嗜卧不能食遗精诸证。知母禀天一水 德。体用具备。故主濡润燥渴。对待热中。其润下水道者。缘水得母气。母气之脏真高于肺。 以行营卫阴阳。乃能游溢通调转输决渍耳。(之颐)知母其用有四。泻无根之肾火。疗有汗骨蒸。止虚劳之热。滋化源之阴。仲景用入白虎。治不得眠者。烦躁也。烦出于肺。躁出 于肾。故君以石膏。佐以知母。清肾之源。缓以粳甘。使不速下也。凡病小便闭塞而渴者。 热在上焦气分。宜清肺中伏热。用气味俱薄之药以滋化源。若热在下焦血分而不渴者。宜滋 真水。使阴气行而阳自化。用黄柏知母是也。(东垣)知母下润肾燥而滋阴。上清肺金而泻 火。乃二经气分药。黄柏则是肾经血分药。故二药必相须而行。(濒湖)与茯苓同用。清下 焦热。与黄芩同用。清上焦热。(希周)入白虎汤。解伤寒阳明证。口渴头疼。烦热。鼻 干不得眠。加竹叶麦冬。名竹叶石膏汤。治阳明经前证。大渴饮引头疼欲破。因作劳而得者。 加人参。名人参白虎汤。汗后烦热不解。亦用之。同麦冬石膏贝母橘红鳖甲青蒿牛膝。治久 疟烦热而渴。同贝母天冬麦冬沙参甘草桑白皮枇杷叶五味子百部。治阴虚咳嗽。同黄柏车前 木通 附方久近痰嗽。自胸膈下塞停饮。至于脏腑。用知母贝母各一两。为末。巴豆三十枚。 去油。研匀。每服一字。用姜三片。二面蘸药。细嚼咽下。便睡。次早必泻一行。其嗽立止。 壮人乃用之。(一方不用巴豆)久嗽气急。知母去毛切五钱。隔纸炒。杏仁五钱。姜水泡去 皮尖焙。以水一钟半。煎一钟。食远温服。次以萝卜子杏仁。等分为末。米糊丸。服五十丸。 姜汤下。以绝命根。 〔论〕知母苦寒相合。固为肾剂。第其味甘而苦。苦复兼辛。虽苦居其胜。然以甘始而 以辛终。不谓之入肺胃气分不可也。(四月花则气畅于火。八月实则气孕于金。)本经谓其补 不足益气。乃从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来。厥有深旨。经曰。三焦中渎之府。水道出焉。属 膀胱。是孤之府也。是六腑之所与合者。夫三焦相火。本气之元。乃属膀胱而行水化。膀胱 固属肾也。经又云。二阴至肺。其气归膀胱。外连脾胃合之。所谓饮入于胃。游溢输脾。脾 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不即可明于除邪气肢体浮 肿之义乎。盖水化即气化也。兹味之功。由胃肺合而致其苦寒之用于上。即由肺胃合而达其 苦寒之化于下。故能泻膀胱热及肾之相火有余者。本经即下水以明其补不足益气。正以由阳 滋阴。即由阴存阳。与所言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之旨合也。至如火炎肺嗽。消渴热中。心 烦躁闷。肾气劳损。热劳(患人虚而口干者加用之)骨蒸等病。皆因清热以致其益气之功。 不止于以寒对热而已。又伤寒久疟。有伤于后天气血。以累及先天。必借此金水滋生之味。 乃可胜邪热而还真阴。盖天一真阴。实后天生气之元。经所云益气者此耳。但苦寒性味。用 者当审所宜。勿致反损中土生气。而绝阴化于阳之本也。 缪氏曰。阳痿及易举易痿。脾弱不消。胃虚不纳。肾虚溏泄等证。法并禁用。 〔修治〕拣肥润裹白者。去毛切。上行用酒浸焙干。下行则盐水润焙。勿犯铁器。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