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述钩元》
书名:本草述钩元朝代:清作者:杨时泰时间:公元1644-1911年

[卷八 芳草部] 芎

    种莳者根形块大。实而多脂。山生者细瘦辛苦。蜀产。名川芎。形块坚重圆实。色黄 不油。如雀脑。嚼之甘辛(其味甘辛。于用方合。)者上也。治血虚胎产病俱优。焦枯者不 用。西芎产关中。色微青。专疗偏头痛。如产后血虚与气虚者。俱不可服。其实大坚重。内 外俱白。锉之成片者。亦西芎也。不入药。台芎产浙江台州。止以散风驱湿。抚芎产江西抚 州。小而中虚。惟开郁散宽胸经络之痛。皆非血虚所宜用。 根味辛苦。性温。气浓味薄。浮而升。阳也。少阳本经引经药。入手足厥阴气分。生温 熟寒。(李当之白芷为之使。畏黄连。主中风入脑。头痛血虚。头痛面上游风。胁风痛。 疗诸寒冷气。心腹坚痛。寒痹筋挛缓急。破症结宿血。养新血。搜肝气。补肝血。润肝燥。 补风虚。开郁气。行滞气燥湿止泻痢。蜜丸风痰。并一切痈疽诸疮肿痛。长肉排脓。更 治妇人血气诸病。(诸本草)方书治目疾及耳鼻唇齿喉舌髭发。中风眩晕中寒伤湿伤劳 倦郁。往来寒热疟破伤风螈。振颤痫痉。颈项强痛虚劳自汗盗汗虚烦。循衣撮空谵妄惊悸健忘不得卧不能食。喘厥咳嗽呕吐。喑。鼻衄耳衄吐血蓄血溲血下血诸见 血证心痛胃脘痛腰痛。香港脚鹤膝风着痹痛痹行痹消瘅黄胆。痰饮水肿。胀满泄泻。滞 下脱肛。大便不通。淋疝。上行头目。下行血海。助清阳之气。去湿气在头。故治诸经头痛。 (洁古)头痛必用川芎。如不愈加各引经药。太阳羌活阳明白芷。少阳柴胡太阴苍术厥阴吴萸。少阴细辛。(东垣)又头痛甚者。加蔓荆子。顶与脑痛。用川芎。头顶痛加本。 若有热者不能治。别有清空之剂。(此二条专治风寒头痛)芎血中气药。扁鹊言。酸以其 入肝也。(仲淳)肝苦急。以辛补之。故血虚者宜之。以辛散之。故气郁者宜之。(濒湖)味 辛气温。但能升散。而不能下守。血贵宁静。不贵燥动。四物用川芎以畅血中之气。使血自 生。非谓其能养血也。即痈疽及诸疮肿痛药中多用之者。以其入心而能散火邪耳。(丹溪) 又郁在中焦。须抚芎开提其气以升之。气升则郁自降。故抚芎总解诸郁。直达三焦。为通阴 阳气血之使。治湿泻药中。每加麦曲芎。其应如响。(即左传治河鱼腹疾意)血痢已通。 而痛不止者。乃阴亏气郁。加芎为佐。气行血调。其病立止。合四物。加荆芥白芷白术甘草。 治破伤风。冬月加桂枝。同当归地黄芍药干漆延胡五灵脂三棱牡蛎粉。治血瘕。同白芷茜 根黄银花生地。能排脓消瘀血。同甘菊当归地黄天冬白芍炙草。专主血虚头痛。火盛者加 童便服。同归尾桂心牛膝。治子死腹中。同续断熟地白胶杜仲山萸五味人参黄枣仁。治血 崩久不止。风热头痛。川芎一钱。茶叶二钱。水一钟。煎五分。食前热服风热上冲。头目 眩晕。或胸中不利。川芎槐子各一两。为末。每服三钱。用茶清调下。胸中不利。以水煎服。 首风旋晕。及偏正头疼多汗恶风。胸膈痰饮。川芎一斤。天麻四两。为末。炼蜜丸如弹子 大。每嚼一丸。茶清下。崩中下血。昼夜不止。千金用川芎一两。清酒一大盏。煎取五分。 徐徐进之。圣惠加生地汁二合。 〔论〕芎三月生苗。禀春气已深。故温。至八月始于根下结芎。而以九十月采之。 后时则虚恶。是又得金气之全者。故其味由甘而辛。辛胜甘劣也。夫气禀于温以生。而味结 于根下者。又辛甘之阳。所以气浓升浮。合于人身天地之肺而至于极上。故兹物能畅真气。 亦即过用能散真气也。遍阅方书主治。大抵能达阳于阴中。即能贯阴于阳中。始终在血分畅 其气者。故海藏专以益肝为言。而曰搜肝风。补肝血。润肝燥。却又言补风虚者。以血脏原 属风脏。惟能达阴中之阳。则风化斯行而诸寒冷气自散也。明于阴中之阳不化。可以悟诸血 证之治悉本风虚。明于风虚之义。又可以悟肝风并肝血虚肝气燥之故矣。抑何以并入手厥阴 气分。盖肝之上行而媾于肺。肺即媾于肝而下行。其下行者乃合于足厥阴同气心包络以生 血焉。总以全肝之用而已。人身清阳能升。浊阴能降。此气化血生之原也。芎上至巅顶。 下至血海。不惟握升降清浊之枢以为化原。实能由风脏血脏之化机以为生育。故治血虚头痛 为圣药。至于调众脉。破症结宿血。养新血。以及吐衄溺血。皆可推风虚之义以治之。惟风 淫者不任受耳。总之。阳陷阴中及阳不能畅阴之证。此味乃所宜投。如下之阴虚不守而阳僭 于上。及上之阳盛而阴不能为之主者。妄投适以滋害。宁止于久服乃散真气哉。(用川芎止 欲其畅阴。不可用之虚阴。畅阴虚阴之异。粗工多不致察。)芎之治。在目为最。即头痛 犹次之。以肝开窍于目。而人身六气之首。惟风司之。肝固风脏。又即血脏也。本此风升之 元气。以达阴中之阳而上行。(此经所谓通天生之本也)即俾阳中之阴皆畅。而血和于气 以化。是所谓目得血而能视者也。(玩此则于补风虚之义更畅)更取消瘅之肾沥散以为肾气 虚损者。用磁石为君。却以芎及麦冬为臣。其他益阴滋阴血之味止为佐。可知元气为阴 中之阳。而芎之与麦冬为臣者。固就阴中透阳之义也。是则在下行者。必裕阴而乃透其阳 以上。在上 凡病上盛下虚。火炎咳呕。咽干口燥发热渴烦。及自汗易汗盗汗者。法咸忌之。(仲 淳)骨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