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述钩元》
书名:本草述钩元朝代:清作者:杨时泰时间:公元1644-1911年

[卷十 毒草部] 大戟

    近道平泽多有。惟杭产色紫而柔者为上品。江南土大戟次之。春生红芽。丛高尺许 直中空。折之有白浆。叶狭长似柳。稍头攒密而上。三四月开黄紫花。似杏眼。似细苦 皮黄。肉色黄白。
    根
     味苦辛。气寒。有毒。阴中微阳。泻肺真气。得枣即不损脾。赤小豆为之使。恶 蓣。反甘草。主治十二水。腹满急痛积聚。但脏腑隐有细水。皆能导之。下恶血癖块。 蛊毒毒药天行黄病温疟。疗中风皮肤疼痛吐逆。隐疹风及风毒脚肿。并日日煮水。热 取愈。(颂)禀天地阴毒之气以生。性善下走而入肾肝。逐诸有余之水。辛则横走。无所 不到。寒而有辛。故能以毒攻毒。治蛊毒泻毒药。并散天行黄病及温疟。更破恶血癖块。( 仲淳)痰涎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入于心则迷窍。而成癫痫妄言妄见。入于肺 则塞窍。而成咳唾稠粘。喘急背冷。入于肝则留伏蓄聚。而成胁痛干呕寒热往来。入于经 络则麻痹疼痛。入于筋骨则颈项胸背腰胁手足。牵引隐痛三因方并主控涎丹。治痰之本。 痰之本。水也。湿也。得气与火。则凝滞而为痰饮。为涎涕。为癖。大戟能泻脏腑之水湿。 甘遂行经隧之水湿。白芥子能散皮里膜外之痰气。惟善用者。能收奇功尔。(濒湖)控 涎 钓 流 甘 服 姜 苗盖 疤疳疔 〔论〕洁古谓甘遂纯阳。大戟则阴中微阳。夫肝之为脏。乃阴中少阳也。本经大戟兼 主 欤。 欤。 日华 化之 中风 阴寒善走而下泄。有损真气。惟水饮留伏中焦。及元气壮实人患水湿。可一暂施。(仲 淳) 〔辨治〕北方一种绵大戟。皮韧如绵而色白。气味峻利。弱人误服吐血。不可不知。 以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