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灯续焰》
书名:医灯续焰朝代:清作者:潘楫时间:公元1644-1911年

[卷七] 喉痹脉证第六十

    喉痹之脉,数热迟寒。缠喉走马,微伏则难。 痹者,闭也,闭塞不通之谓。乃火盛气结,以致喉咙肿胀,呼吸难通,壅塞痰 涎,水浆不下。一二日,即能杀人。十二经脉经别,多过于此。即不然,亦在其 前后左右也。有经脉过者,有经别过者,有经脉、经别俱过者。如肺手太阴经脉, 无过于此者。而经别篇则云∶手太阴之正,上出缺盆,循喉咙。大肠手阳明之脉, 循缺盆,上颈贯颊。经别篇又云∶上循喉咙。胃足阳明之脉,循喉咙,入缺盆。 经别篇又云∶上循咽,出于口。脾足太阴之脉上膈夹咽,连舌本。经别篇又云∶ 上结于咽,贯舌中心手少阴之脉,上夹咽。经别篇又云∶上走喉咙,出于面。小 肠手太阳之脉,循咽下膈。其支者,循颈上颊。而经别则无。膀胱足太阳之脉,自 脑还出,别下项。经别篇又云∶直者从膂上出于项。肾足少阴之脉,循喉咙,夹舌 本。经别篇又云∶直者系舌本,复出于项。心包络手厥阴之脉,亦无过此者。而经 别则云∶手厥阴之正,别属三焦,出循喉咙。三焦手少阳之脉,上项系耳后。而经 别则无。经别虽无,其手厥阴之正,有别属三焦,出循喉咙者,以三焦与心包为配, 故曰属。属则经脉相属而合一也。胆足少阳之脉下加颊车,下颈。经别篇又云∶ 足少阳上夹咽,出颐颔中。肝足厥阴之脉,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而经别亦无。 故《灵枢》第十篇,诸经是动、所生之病,有云颈肿者,(手阳明是动。)有云鼽HT喉痹者, (手阳明所生。)有云颈肿喉痹者,(足阳明所生。)有云舌本强者,(足太阴是动。)有云舌本痛者,(足太 阴所生。)有云嗌干者,(手少阴足厥阴二经是动。)有云嗌痛颔肿者,(手太阳是动。)有云颈颔 肿者,(手太阳所生。)有云项痛者,(足太阳所生。)有云咽肿者,(足少阴所生。)有云嗌干及痛者,( 足少阴所生。)有云嗌肿喉痹者,(手少阳是动。)有云颔痛者。(足少阳所生。)种种不同,总无外 气火二字。与本篇所云∶ 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同一义也。(宜黄芩枳壳连翘丹皮薄荷荆芥山栀防风牛蒡玄参黄柏黄连山豆根射干升麻、生地、甘草桔梗石膏等药。在临证定在何经,相宜者用。 又不可纯用寒凉,须配轻散者斯善矣。)然诸证之中,惟喉痹为急。而喉痹中,又惟以发于手少阴、少阳二经 者为最急。盖喉主天气,通呼吸,为生气之门。火热搏聚则肿胀,肿胀则窍闭,窍 闭则气塞,气塞则痰涎壅。愈壅愈塞,愈塞愈壅,呼吸亦将从此而断。况少阴君火, 少阳相火,火性速而炎上,较之他经,不更烈乎?故一二日即成不治。惟针刺出血, 以泻其实;探吐痰涎,以决其壅,皆仓卒治标之妙法也。(刺肿处出血,用鹅翎蘸酸涩之味以探吐。) 其脉多数,数则为热故也。间有脉迟者,乃是外寒袭经,经气不利,郁滞于所过之 处,故亦为痹。外则兼表证,内亦不如数热之肿痛,此不但忌用寒凉,而且当温散 也。更有一种缠喉风,或麻或痒,又肿又痛,缠绵于内,肿达于外。一种走马喉痹, 须臾之间,痛而肿,肿而闭,闭而气绝。暴发暴死,如走马然。二者俱火中挟风。 火性烈,风性疾。风火交煽,故发病凶暴如此。(此等证惟刺最妙。)其脉应浮大洪数,而 反见微伏,是正衰邪盛,补泻罔从。欲其生也,不亦难乎?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