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翼》
书名:金匮翼朝代:清作者:尤怡时间:公元1768年

[卷三] 疟疾统论

    少阳胆为风木之府,疟家寒热之邪,必归少阳,是以疟脉多弦。少阳居半表半里之间, 其气从阳则热,从阴则寒也。疟者金火交诊,故其病寒热并作也。 气分受邪,发于六阳时;血分受邪,发于六阴时。浅者每日一发,深者间日一发,极深 者三 日发也。浅者属阳,阳性易动,故日行之气,触着便发。深者属阴,阴性常静,故日行之气 ,屡触而始发也。 疟发时,虽大热大渴,必以淡生姜汤寒温饮之。若恣饮冷水瓜果,脾胃转伤,邪气不 达,绵延难愈。 凡疟疾多热,久而不解者,其人必本阴虚,法当益阴除热,非当归鳖甲、制首乌、牛 膝之 属,不能除也。多寒而久不解者,其人必本阳虚,法当甘温散邪,非干姜附子桂枝、人 参之属,不能已也。 疟邪在阳者,其证多汗,感而即发,邪不能留。其留藏不去者,惟阴邪耳,阴邪不能作 汗 ,虽以汗药发之亦不得,惟甘润和阴,如当归、牛膝之属,多服久服,自能出汗而解也。 伤寒往来寒热劳瘵寒热如疟伤食劳役,香港脚疝气,肿毒初起,俱有寒热。阴虚证, 每日 午后发热恶寒,至晚亦得微汗而解。脉弦而数,但不大弦为辨耳,俱不可误认为疟也。凡病 寒热,有期者疟也,无期者诸病也。 凡疟病自阴而渐阳,自迟而渐早者,由重而轻也。自早而渐迟,自阳而渐阴者,由轻而 重也 。凡感邪极深,发愈晏而作愈迟者,必使渐早渐近,方是佳兆。故治此疾者,春夏为易,秋 冬为难。 疟邪必从汗出,邪在阴者,必汗出至足乃佳,然非麻、葛辈可发,但开郁通经,其邪热 即散,而为汗矣。其虚者,非参、、归、地,则终不能得汗也。 古称风寒暑湿,皆能成疟,然必客于营卫之舍,然后成疟,不尔不成疟也。夫营之有舍 ,犹 行人之有传舍也。营卫之气,日行一周,历五脏六腑十二经络之界分,必其舍有邪,与日 行之卫气相遇则病作;离则病休,故发作有时,与伤寒大异也。 俗有伤寒变疟、疟变伤寒之说,愚谓伤寒变疟者,本是疟邪,因其气特甚,故一发而不 止, 迨汗出气衰,乃复返于舍而后日作,非伤寒能变疟也。疟变伤寒者,本是伤寒,因邪气先中 少阳,故寒热如疟,其邪递引递出,遍满三阳之界,因而发热不止,设不解,则又转而之三 阴,非疟邪能变伤寒也。是以始先似疟之证,热虽退,身表尚有余热,不似疟之热退即凉也 。始先似伤寒者,汗常浃体而热不退,过一二日,忽振寒而发热,或热退一日而复作寒热, 非如伤寒之汗出即热退而邪解也。学人智识既具,自当独断,岂可习焉不察,自同众人也。 久疟不退,邪气陷入阴分,亏损营血,有热无寒,口燥唇干,有似伤寒,人皆谓之变伤 寒,不知其为传劳瘵也,脉将散大,或细数,而死期至矣。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