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证论》
书名:血证论朝代:清作者:唐容川时间:公元1884年

[卷六] 痞满

    (积聚瘕) 心下阳明之部分。乃心火宣布其化之地。君火之气。化血下行。随冲脉以藏于肝。即从心下而起。肾水 之阳。化气上行。随冲脉以交于肺。由肺散布以达肌肤。亦从心下而出。盖此地为阳明中土。乃水火血气。 上下往来之都会也。火降血下。气升水布。则此地廓然。设若火不降。则血不下。而滞于此矣。设若气不布。 则水不散。而结于此矣。观伤寒论。治心下痞满之证。用泻心汤以泻火。用十枣汤以泻水。甘草泻心汤。生 姜泻心汤。水火兼泻。五苓散解水结。柴胡汤解火结。可知此地须水升火降。斯为既济之形。设上火下水。 阻于中宫。遂成天地否象。故名曰痞。血家火浮于上。与水不交。往往见痞满之象。审系火气不得下降者。 泻心汤治之。或加生附子。以开其痞。审系膀胱水中之阳。逆于心下。不得外出者。以小柴胡汤。转其枢机。 而水火皆通达矣。如水火交结。轻者为结胸小陷胸汤主之。重者为陷胸。大陷胸汤治之。若单是水气结 聚者。二陈汤枳术丸治之。今医但知停食痞满。而不知痞满之证。不一而足。此外尚有胸痹等 证。皆未论列。兹所论者。乃失血家间有之证也。凡遇以上诸证。再能酌加当归地黄川芎赤芍丹皮等。以 照顾血证。斯为面面俱到。 又有积聚之证。或横亘心下。或盘踞腹中。此非凝痰。即是里血。通以化滞丸主之。凝痰用 清茶送下。里血用醋酒送下。无论脐上脐下。左右兼治。又凡在脐下。多是血积抵当丸治之。 又有瘕见于脐下。或见或没。为瘕。常见不没为。宜肠下逐瘀汤。抵当丸。瘕宜橘核丸。 按痞满者。胸膈间病。积聚者大腹之病。瘕者下焦之病。统以真人化铁汤。加吴萸治之。统以逍遥散和 之。另详瘀血门。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