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 杂疮毒门] 耳病第八十五
耳病乃
三焦肝风妄动而成,大人有
虚火、
实火之分,小儿
有
胎热、
胎风之别。虚火者,耳内蝉鸣,或兼
重听,出水作痒,外无肿,此属虚火妄动之症也;
四物汤加牡
丹皮、
石菖蒲及
肾气丸主之。实火者,
耳根耳窍俱肿,甚则
寒热交作,
疼痛无时,宜
柴胡清肝汤治之。又有耳
挺结于窍内,气脉不通,疼痛不止,以
栀子清肝汤为治,外用黄线药插入挺肉缝傍,化尽乃愈。小儿胎热或浴
洗水灌窍中,亦致耳窍作痛生脓,初起月间,不必搽药,治早项内生肿,候毒尽
自愈。如月外不瘥,以
红绵散
治之则安矣。
红绵散
红绵散内用
枯矾麝香胭脂在其间
小儿
耳内流脓疾一掺将来换笑颜
治耳内流脓,肿痛已消,脓尚不止,方用此掺之。
枯矾(上白,三钱)干胭脂(二钱)麝香(一分五厘)
共研极细末,瓷罐收贮,先用绵裘绞尽耳内脓湿,绵裘滚药送入
耳底自愈。
聪耳芦荟丸
聪耳芦荟丸
木香芩归
胆草与
大黄
山栀青黛南星等柴麝
青皮共此良
治肝胆有火,耳内蝉鸣,渐至重听不闻声息者。
芦荟大黄(蒸熟)青黛
柴胡(各五钱)
龙胆当归山栀青皮
黄芩(各一两)木香(二钱)
南星(三钱)麝香(五分)
上为末,
神曲糊为丸,
绿豆大,每服二十一丸,食后姜汤送下,日服三次渐效。
柴胡清肝汤栀子清肝汤(俱见
鬓疽门)
四物汤(见
溃疡门)
肾气丸(见
肺痈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