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理例》
书名:外科理例朝代:明·嘉靖二年作者:汪机时间:公元1368-1644年

[卷四] 胁疽一百十二

    一人年逾五十。腋下患毒。疮口不合右关脉数而渴。此胃火也。用竹叶黄汤(二九)而 止。再用补气药而愈。尝治午后发渴或发热。用地骨皮散效。 一人性急。味浓。常服躁热之药。左胁一点痛。轻诊弦重芤。知其痛处有脓。与四物加 、香附生姜煎十余帖。痛处微肿如指大。针之。少时屈身脓出。与四物调理而安。(此因 脉而处治。) 一夫人左胁内作痛。牵引胸前。此肝气不和。尚未成疮。用小柴胡(五)加青皮枳壳四 剂少可。加芎、归治之而愈。 一人连年病疟。后生子。三月病热。右胁下阳明少阳之分生一疖甫平。左胁下相对又一 脓血淋漓几死。医以四物汤败毒散数倍人参。以香附为佐。犀角为使。大料饮乳母两月而愈 逾三月忽腹胀。生赤疹如霞片。取剪刀草汁调原蚕砂敷随消。又半月移胀入囊为肿。黄莹裂 开。两丸显露水出。以紫苏叶盛麸炭末托之。旬余而合。此胎毒症也。 一妇因忿郁。腋下结一核二十余年。因怒加肿痛。完谷不化。饮食少思。此肠胃虚也。 君子(二)加砂仁肉桂干姜肉豆蔻。泄虽止而脓清。疮口不合。用十全大补汤(十三)月 余而愈。(此凭症也。) 机按。前项二条胁疮。一因其性多躁急。故用四物汤阴柔之剂以安静之。一因其肝气不 平。故用小柴胡疏理之剂以和解之。此又因其性情为治。不特专于攻毒也。 张通北人年逾四十。夏月腋下患毒。溃后不敛。脓出清稀。皮寒脉弱。肠鸣切痛。大便 食下即呕。此寒变内陷也。宜大辛温之剂。遂以托里温中汤一二帖。诸症悉退。更以六君 子(二)加炮干姜、肉桂数剂。再以十全大补汤而愈。(此凭症也。) 一人胁肿一块。日久不溃。按之微痛。脉微而涩。此形症俱虚也。经曰。形气不足。病 足。当补不当泻。宜用人参养荣汤。彼不信。乃服流气饮。虚症悉至。方服前汤月余少愈。 但肿尚硬。以艾叶热熨患处。至十余日脓成。以火针刺之。更灸豆豉饼。(四三)又服十全 大补汤(十三)百帖而愈。(此凭脉症也。) 盖流气饮通行十二经。诸经皆为所损。况胆经之血本少。又从而损之。宁不伤生。东垣 凡一经受病。止当求责其一经。不可干扰余经。苟泛投克伐之剂。则诸经被戕宁无危乎。 一人年三十。素饥寒。患右肋肿如覆瓢。转侧作水声。脉数。经曰。阴虚阳气凑袭。寒 热。热甚则肉腐为脓。即此症也。及按其肿处即起。是脓成。遂浓煎黄六一汤。令先饮二 钟。然后针之。脓出数碗。虚症并至。遂用大补三月余而愈。(此凭脉症也。) 大抵脓血大泄。血气俱虚。当峻补之。虽有他病。皆宜缓治。盖元气一复。诸病自退。 老弱之人。不问肿溃。尤当补也。 一人因劳发热。胁下肿痛脉虽大。按之无力。此气血虚。腠理不密。邪气袭于肉理而然 当补之。以接虚怯之气。以补中益气汤羌活四剂少可。去羌活又百余剂而愈。(此凭脉也 一人面白神劳。胁下生一红肿如桃。教用补剂不信。乃用流气饮十宣散。血气俱惫而死 一人年逾二十。腋下患毒。十余日肿硬不溃。脉弱时呕。予谓肿硬不溃阳气虚。呕吐少 气弱。宜六君子汤加砂仁、藿香。彼谓肿疡时呕。毒瓦斯攻心。溃疡时呕。阴虚宜补。予曰。 此丹溪大概言也。若肿赤痛甚。烦躁脉实而呕为有余。当作毒瓦斯攻心而下之。以疮属心火故 也。肿硬不溃。脉弱时呕为不足。当补之。亦有痛伤胃气。或感寒邪秽气而呕者。虽肿疡尤 当助胃壮气。盖肿疡毒瓦斯内侵作呕。十有一二。溃疡湿气内伤作呕。十有八九。彼不信。饮 攻伐药愈甚。复请诊。脉微弱而发热。予谓热而脉静。及脱血脉实。汗后脉躁。皆难治。果 殁。(此凭脉症也。)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