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聚英》
书名:针灸聚英朝代:明·嘉靖八年作者:高武时间:公元1529年

[卷一上] 手足阴阳流注

    凡人两手足。各有三阴脉、三阳脉。以合为十二经也。 三阴谓太阴厥阴少阴。三阳谓阳明太阳少阳也。人两手足各有三阴三阳脉。合为 十二经也。详见脉诀。谓之经者。以血气流行。经常不息而言。谓之脉者。以血理分袤行体者而 言也。(袤音谋。言相去也) 手之三阴。从藏走至手。手之三阳。从手走至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至足。足之三阴。 从足走入腹。 手三阴从藏走至手。谓手太阴中焦。至出大指之端。手少阴起心中。至出小指之端。 手厥 太阳起小指之端。至目内。手少阳小指次指之端。至目锐。足三阳从头走至足。谓足 阳明起于鼻。至入中指内间。足太阳起目内。至小指外侧端。足少阳起目锐。至入小指 次指间。足三阴从足入腹。谓足太阴起大指之端。至属脾络胃。足少阴足心。至属肾络膀 胱。足厥阴起大指聚毛。至属肝络胆。足三阴虽曰从足入腹。然太阴乃复上膈。挟咽散舌下 。少阴复从肾挟舌本。厥阴乃复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兼手太阴从肺系横出腋下。手少阴 从心系上肺出腋下。手厥阴循胸出胁。上抵腋下。此又秦越人所谓诸阴脉皆至颈胸而还者也 。然厥阴则又上出于巅。盖厥阴阴之尽者也。所以然者。示阴无可尽之理。犹易之硕果不 食。示阳无可尽之义也。然易之阴阳。以气言。人之阴阳。以藏象言。气无形。而藏象有质 。气阳而质阴也。然则无形者贵乎阳。有质者贵乎阴欤。 脉络传注。周流不息。 络脉者。本经之旁支。而别出以联系于十二经者也。本经之脉。由络脉而交他经。他经 之交 他经。犹沱潜之旁导于他水也。是以手太阴之支者。从腕后出次指端。而交于手阳明。手阳 明之支者。从缺盆上挟口鼻。而交于足阳明。足阳明之支者。别跗上。出大指端。而交于足 太阴。足太阴之支者。从胃别上膈。注心中。而交于手少阴。手少阴则直自本经少冲穴。而 交于手太阳。不假支授。盖君者出令者也。手太阳之支者。别颊上。至目内。而交于足太 阳。足太阳之支者。从膊内左右别下合中。下至小指外侧端。而交于足少阴。足少阴之支 者 。手少阳之支者。从耳后出至目锐。而交于足少阳。足少阳之支者。从跗上入大指爪甲三毛。而交于足厥阴。足厥阴之支者。从肝别贯膈。上注肺。而交于手太阴也。 故经脉者。行血气通阴阳。以荣于身也。 通结上文。以起下文之义。经脉之流行不息。所以营运血气。流通阴阳。以荣养于身者 也。不言络脉者。举经以该之。 其始(平旦寅时)从中焦注手太阴、(肺)阳明。(大肠卯时注此)阳明注足阳明、(胃辰时 注此 膀胱申时注此)少阴。(肾酉时注此)少阴注手心主厥阴、(心包络戌时注此)少阳。(三焦亥时 注此)少阳注足少阳、(胆子时注此)厥阴。(肝丑时注此)厥阴复注手太阴。(明日寅时) 始于中焦。注手太阴。终于注足厥阴。是经脉之行一周身也。 其气常以平旦为纪。(句)以漏水下百刻。昼夜流行。与天同度。终而复始也。 气、营气。纪、统纪也。承上文而言。经脉之行。其始则起自中焦。其气则常以平旦为 纪也。营气常以平旦寅时为纪。由中焦而始注手太阴。以次流行也。不言血者。言气则血行可知 。漏水下百刻。昼夜流行。与天同度者。言一昼夜漏下百刻之内。人身之经脉流行。无有穷 止。与天同一营运也。盖天以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为一周天。而终一昼夜。人之营卫。 则以五十度周于身。气行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八百一十丈。而终一昼夜。适当明日之寅时 。而复会于手太阴。是与天同度。终而复始也。或云。昼夜漏刻有长短。其营气盈缩。当何 如。然。漏水刻虽有长短之殊。而五十度周身者。均在其中。不因漏刻而有盈缩也。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