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逢源》
书名:针灸逢源朝代:清·嘉庆二十年作者:李学川时间:公元1815年

[卷一 灵枢经文] 灵枢终始篇

    凡刺之道。气调而止。补阴泻阳音气益彰耳目聪明。(此阴阳表里言。正气在中。 故当补阴。邪自外入。故当泻阳。阳邪去而真气复。故音气益彰。耳目聪明也。)反此者。血气 不行所谓气至而有效者。泻则益虚。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泻者欲其虚也。既泻之 后。虽其脉大如旧。但得和软不坚。即其效也。)坚如其故者。适虽言故。病未去也。(脉坚 如旧。虽言病去复旧。而病实未除也。)补则益实。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补者欲其 实实则脉坚。)夫如其故而不坚者。适虽言快。病未去也。(既补之后。而脉之大小如旧。虽 言身体已快。病未除也。二节云大者。概指脉体进退而言也。)故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 随针病必衰去。(补则脉坚。泻则脉不坚者。若或有痛。虽未随针即愈。亦必以渐而去矣。) 必先通十二经脉所生病。而后可得传于终始矣。(必治其病所从生。而后可得终始之义。 终始。即本末之谓。)故阴阳不相移。虚实不相倾。取之其经。(或阴或阳。无所改易。不相 移也。虚者自虚。实者自实。亦不相伤。此则无所从生。而各病其病但求其经而取之。)凡 刺之属。三刺谷气。(义如下文)邪辟妄合。阴阳易居。逆顺相反沉浮异处。四时不得。稽 留淫。(六句言病变也。凡此者。皆须用针。治以三刺之法。则诸病可去也。)故一刺则阳 邪出。(初刺之在于浅近。故可出阳分之邪。)再刺则阴邪出。(再刺之在于深远故可出阴分 之邪。)三刺则谷气至。谷气至而止。所为谷气至者。已补而实。已泻而虚。故以知谷气至 也。(三刺之在侯谷气。即元气也。止。出针也。盖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 邪气去而后谷气至。故已补而实。则虚者坚已泻而虚。则坚者软是以知谷气之至也。)邪气 独去者。阴与阳未能调。而病知愈也。故曰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矣。( 谷气。至者。知邪气之去也。虽阴阳经气未见即调而病则已愈故上文曰补则实写则虚病必衰去。) 阴盛阳虚。(脉口盛也。)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阳盛。(人迎盛也。)先补其 阴。后泻其阳而和之。(治病皆宜先顾正气。后治邪气)三脉动于足大指之间。(三脉谓阳 明经属兑至冲阳厥阴大敦太冲少阴经自涌泉以上太。三者皆在足大指之后也。) 必审其实虚。虚而泻之。是为重虚。重虚病益甚。凡刺此者。以指按之。脉动而实且疾者。 疾泻之。虚而徐者。则补之。反此者。病益甚。其动也。阳明在上。(在足跗上也。)厥阴在 内。(在足跗内也。)少阴在下。(涌泉穴起于足心在足跗下也) 补(当作刺)须一方实。深取之。稀按其。以极出其邪气。(刺法惟二。则补泻而已。 一者因其方实。故深刺勿按其。以出其邪气。此泻法也。)一方虚。浅刺之。以养其脉。疾按 其。无使邪气得入。(一者。因其方虚。故浅刺以养血脉。疾按其穴。以拒邪气此补法也 。)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此虽言针下之气。然脉气之至亦如此。)脉实者。 深刺之。以泄其气。脉虚者。浅刺之。使精气无得出。以养其脉独出其邪气。刺诸痛者。其 上重舌。刺舌柱(舌下之筋如柱者。)以铍针也。手屈而不伸者。其病在筋。伸而不屈者。其病在骨。 病生于头者。头重。生于手者。臂重。生于足者。足重。治病者。先刺其病所从生者也。春 气在毛。夏气皮肤。秋气在分肉。冬气在筋骨。(此言病气中人。随时气而为浅深也。) 刺此病者。各以其时为齐。(同剂。针曰砭齐。)故刺肥人者以秋冬之齐。刺瘦人者。以春夏 之齐。痒痛者。阴也。痛而以手按之不得者。阴也。深刺之。病在上者。阳也。病在下者。 阴也。痒者。阳也。浅刺之。(邪之在表者。其气外发。或气往来行则流而为痒。) 刺热厥者。二阴一阳。(补阴经二次。泻阳经一次。)刺寒厥者。二阳一阴。(补阳经二次。 泻阴经一次。)久病者。邪气入深。刺此病者。深内而久留之。间日而复刺之。必先调其。 左右。去其血脉。刺道毕矣。凡刺之法必察其形气形肉未脱。少气而脉又躁。躁厥者。必为 缪刺之。散气可收。聚气可布。(少气而形肉未脱。其脉躁急。其病躁而厥逆者。气虚于 内。邪实于经也。所刺在络。其用轻浅。则精气之散者可收。邪气之聚者可散也。)深居静 处。占神往来。闭户塞牖。魂魄不散专意一神。精气之分母闻人声。以收其精。必一其神。 令志在针。(言刺此者。必清必静。聚精会神。详察秋毫。令志在针。庶于虚实疑似之间无 误也。)浅而留之。微而浮之。以移其神。气至乃休。(言气虚邪热之病。用针宜从容以移其 神耳。)男内女外。坚拒勿出谨守勿内。是谓得气。(既刺之后。尤当戒慎男子忌内。女子忌 外。忌外者。坚拒勿出忌内者。谨守勿内。则其邪气必去。正气必复。是为得气。)凡刺之 禁 。新内勿刺。新刺勿内。已醉勿刺。已刺勿醉。新怒勿刺已刺勿怒。新劳勿刺。已刺勿劳。 已饱勿刺。已刺勿饱。已饥勿刺已刺勿饥已渴勿刺。已刺勿渴。大惊大恐。必定其气乃刺之 。乘车来者。卧而休之。如食顷乃刺之。步行来者坐而休之如行十里乃刺之凡此十二禁者 其脉乱气散逆其营卫经气不次因而刺之。则阳病入于阴。阴病出为阳。则邪气复生。粗工勿 察。是为伐身形体淫。乃消脑髓津液不化。脱其五味。是为失气也。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