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逢源》
书名:针灸逢源朝代:清·嘉庆二十年作者:李学川时间:公元1815年

[卷六 论治补遗] 肺痿肺痈

    肺痿之病。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便难。又被快药下利亡津 液。 故得之。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痛。脉滑数 为肺痈。咳吐脓血。脉数虚者为肺痿。数实者为肺痈。 肺痿者。其积渐已非一日。其寒热不止一端。总由胃中津液不输于肺。肺失所养。转枯 转燥 。然后成之于是肺火日炽。肺热日深。肺中小管日窒咳声以渐不扬。胸中脂膜日干。咳痰艰 于上出。行动数武。气即喘鸣。大要生胃津。润肺燥下逆气。开积痰。止浊唾。补真气以通 肺之小管散火热以复肺之清肃。然肺虽燥而多不渴。勿以其不渴而用燥热之药。肺痿咳唾。 咽燥欲饮水者自愈。肺痿六脉沉涩而急。或细数无神。脉口皮肤枯干而气息粗者死。 寸口脉浮而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浮则汗出数则畏寒。风中于卫。呼气不入。热过于 营。 吸而不出。风伤皮毛。热伤血脉。风舍于肺。其人则咳。口干喘满。咽燥不渴。时唾浊沫时 时振寒。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蓄结痈脓。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脓成则死。(金匮原文作脉 微而数。) 肺痈由五脏蕴崇之火。与胃中停蓄之热。上乘乎肺肺受火热熏灼。即血为之凝。血凝。 即痰 为之裹。遂成小痈所结之形日长。则肺日胀而胁骨日昂。乃至咳声频并。浊痰如胶。发热畏 寒。日晡尤甚。面红鼻燥。胸生甲错。金匮治法最精。全在未成脓之先。今人误作虚劳治之 。迨至血化。为脓。肺叶朽坏。倾囊吐出。始识其症。嗟无及矣间有痈小气壮胃强善食。其 脓不从口出。或顺趣肛门。或旁穿胁肋。仍可得生。然不过十中二三耳。 肺痈初起。疑似未真。用生大豆绞浆饮之。不觉腥气者是也咳则胸胁微痛。痛在右畔肺 之长 叶。而坐卧得宁。形色如常。便溺自调者可治。若溃后大热不止。时时恶寒。胸中隐痛。痛 在左畔肺之短叶。此金气虚。溃后再难平复。而喘汗面赤。脓痰腥秽不已者难治。若喘鸣不 休。咯吐脓血臭异常。正气大败。而不知痛。不得卧爪甲紫而带弯。手掌如枯树皮。颧 红唇反声哑鼻煽者不治。金匮论脉滑数为肺痈。滑数者。已成之脉。又云微而数。微数者 初起之因也。大抵初起脉不宜数大。溃后忌短涩。脉缓滑面白者生脉弦急。面赤者死。(微 当作浮)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