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针灸》
书名:普济方·针灸朝代:明·永乐四年作者:朱梓时间:公元1406年

[卷四 针灸门] 足厥阴肝经

    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聚毛之际(聚毛。大敦穴分也。素问曰。厥阴之根。起于大敦)。 上循 足跗上廉太冲穴在焉)。去内踝一寸(中封之位也)。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足厥阴行足 太阴之前。上踝八寸。而厥阴复出太阴之后也)。上内廉曲泉穴分也)。循股阴入毛中。 环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足厥阴为肝之经故其脉属于肝也)。络胆(胆者肝之维故肝脉络 于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顽颡(灵枢经曰。顽颡者。分气之泄池)。连目 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 中(足厥阴自此行入手太阴)。是动则病(足厥阴常多血少气。今气先病。是谓是动也)。腰痛 不可以俯仰(素问所谓腰脊痛不可以俯仰者。三月一振。荣华万物。一俯而不仰也)。丈夫 疝。妇人少腹肿(素问所谓疝。妇人少腹肿者。厥阴者。辰也。三月阳中之阴邪在中。故 曰疝少腹肿也)。甚则嗌干(素问所谓甚则嗌于热中者。阴阳相搏而热。故嗌干也)。面尘 脱色(面如有尘。而去其色脱去也)。是主肝。所生病者(血受病于气。是气之所生。故云。 所生病也)。胸满呕逆洞泄(凡中其经。内于肝。肝气乘脾。故为洞泄矣)。狐疝(狐夜不得 尿日出方得。人之所病与狐同候。故曰狐病)。遗溺闭癃(遗溺谓不禁。闭癃谓不行也)盛 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去内踝五寸。别走少阳。其别者。循胫上睾结于茎。其病气逆 则睾肿卒疝。实则挺长热。虚则暴痒。取之所别也。 足厥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上结于内踝之前。上循胫。上结内辅之下。上循阴股。结 于阴 器。络诸筋。其病足大趾支内踝之前痛。内辅痛。阴股痛。转筋。阴器不用。伤于内。则不 起。伤于寒。则阴缩和。伤于热。则纵挺不收。治在行水清阴。其病转筋者。治在燔针劫刺 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季秋痹也。 邪客于足厥阴之络。令人暴疝。卒痛。刺足大趾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男子立已。 女子有顷已。左刺右。右刺左。 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虚则目KTKT。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 捕之 取其经厥阴于少阳。气逆头痛耳聋不聪。颊肿。取血者。肝病热者。小便先黄。腹痛多 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庚子甚。甲乙大汗气逆。则庚辛死 刺足厥阴。 足厥阴肝经。从足走胸中。长六尺五寸。左右共一丈三尺。凡二十六穴。 大敦二穴。行间二穴。太冲二穴。中封二穴。蠡沟二穴。中都二穴。膝关二穴。曲泉二 穴。阴包二穴。五里二穴。阴廉二穴。章门二穴。期门二穴。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