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医案合刻》
书名:三家医案合刻朝代:清作者:吴金寿时间:公元1831年

[卷一] 大半夏汤

    诊脉左数微弦,寸尺关虚数。阅五年前病原,左胁映背胀痛,不能卧席,曾吐瘀血,凝 块紫 人身之 吐出水沫,合乎经旨肝病吐涎沫矣。肝木必犯胃土,纳谷最少,而肢软少力,非嗽药可以愈 病。此皆肝阳逆乘,实系肝阴不足。仲圣云∶见肝之病,先理脾胃,俾土浓不为木克。原有 生金功能,据述凡食鸡子,病必加剧,则知呆滞凝涩之药,皆与病体未合。 北沙参扁豆麦冬玉竹桑叶甘草蔗浆 病已十余日,身尚躁热,舌苔粘腻,神呆目定,脉刚而数,烦躁呓语。此暑湿久伏,与 时气 蛔厥上冒。然内经有湿位之下,燥气乘之,是以从之湿转为燥。若无湿痰之潮气上蒸,舌苔 早已燥刺矣。今先滋液以洁烈焰之燔。 鲜生地麦冬乌梅蔗浆银花露羚羊角蚌水 再诊面垢舌白,渴饮,气短如喘,自利,是秽浊气入口鼻,与水谷之气互相混扰,湿气阻窒 ,氤氲内蒸三焦皆受。胸背肢节有晦黯斑纹,秽与气血胶固,心终为邪熏灼,神昏呓语, 手 石菖蒲白蔻仁犀尖小青皮连翘金银花六一散金汁至宝丹 三诊邪陷复利,伤及厥阴。症见气上撞心,饥不能食干呕腹痛,全是肝病见端。为至阴 之藏,相火内寄,仲圣治法不用纯刚之剂,以肝为刚藏也。令正交土旺之时,水火为仇, 五日内未为稳当,宜慎之。 人参淡吴萸当归白芍秦皮炒乌梅 脉沉而微,沉为里寒,微为无阳,舌白似粉,泻起口渴,身体卧着,其痛甚厉。交夏阴 气在内 ,凡阴邪盘踞,必以阳药通之归、地列于四物汤。护持血液,虽佐热剂,反与阴邪树帜。当 以纯刚药,直走浊阴凝结之处调摄,非片言可尽也。 川附子川乌吴茱萸干姜猪胆汁 再诊阴寒盘踞少腹,非纯阳刚剂,直入坚冰之地,阴凝不解。此如亚夫之师,从天而 降也。医易肾气汤,阴多阳少,立见病加,反至不食,药不对症。仿通脉四逆汤法。 附子、干姜、猪胆汁 五旬有四,阳气日薄,阳明脉络空乏,不能束筋骨,以流利机关,肩痛肢麻,头目如蒙 动痿弱无力。此下虚上实,络热内风沸起。当入夏,阳升为甚,渗湿利痰,必不应病。议清 犀角鲜生地元参连翘桑叶丹皮天麻钩藤 下体痿,先有遗泄,湿疡,频进渗利,阴阳更伤,虽有参、、术养脾肺以益气,未能救 下。即如长冷阳微,饭后吐食,乃胃阳顿衰,应乎卫外失职。但下焦之病,都属精血受伤, 两投温通柔剂,以肾恶燥,久病宜通任督。通摄兼施,亦与古贤四斤健步诸法互参。至于胃 药必须另用。夫胃府主乎气,气得下行为顺,东垣有升阳益胃之条,似乎相悖。然芩、连非 苦降之气乎。凡吐后一二日,停止下焦血分,药即用扶阳理胃。二日俾中下两固,经旨谓阳 明之脉,束筋骨以流利机关,本病即有合矣。 鹿茸归身柏子霜茯苓苁蓉巴戟补骨脂川石斛牛膝枸杞子 吐后间服大半夏汤,加干姜、姜汁。 再诊长夏湿热经脉行气钝,兼以下元络脉已虚,痿弱不耐步趋,常似酸楚。大便 或溏,都属肝肾为病,然益下必佐宣通脉络,乃正治之法。恐夏季后湿热还扰,预为防理。 鹿角霜生茅术茯苓苁蓉归身熟地桑椹子巴戟远志茴香酒蒸金毛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