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食治》
书名:千金食治朝代:唐作者:孙思邈时间: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序论第一

    仲景曰∶人体平和,惟须好将养,勿妄服药。药势偏有所助,令人脏气不平,易受外患。 夫含气之类,未有不资食以存生,而不知食之有成败;百姓日用而不知,水火至近而难识。余慨 其如此,聊因笔墨之暇,撰五味损益食治篇,以启童稚,庶勤而行之,有如影响耳。 河东卫汛记曰∶扁鹊云人之所根据者形也,乱于和气者 病也,理于烦毒者药也,济命扶危者医也。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不知食宜者, 不足以存生也;不明药忌者,不能以除病也。斯之二事,有灵之所要也,若忽而不学,诚可悲夫! 是故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若能用食平,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长年饵 老之奇法,极养生之术也。 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药性刚烈,犹若御兵;兵 之猛暴,岂容妄发。发用乖宜,损伤处众;药之投疾,殃滥亦然。高平王熙称∶食不欲杂, 杂则或有所犯;有所犯者,或有所伤; 或当时虽无灾苦,积久为人作患。又食啖肴,务令简少,鱼肉、果实,取益人者而食之。凡常 饮食,每令节俭,若贪味多餐,临盘大饱,食讫觉腹中彭亨短气,或致暴疾,仍为霍乱。又夏至以后,迄至 秋分,必须慎肥腻、饼、酥油之属,此物与酒浆、瓜果理极相仿。夫在身所以多疾者,皆由春、 夏取冷太过,饮食不节故也。又鱼诸腥冷之物,多损于人,断之益善。乳、酪、酥等常食之,令人有筋力、 胆干,肌体润泽。卒多食之,亦令胪胀泄利、渐渐自已。 黄帝曰∶“五味入于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酸,令人癃,不知何以然?” 少俞曰∶“酸入胃也,其气涩以收也。上走两焦,两焦之气涩,不能出入,不出即流于胃中, 胃中和温,即下注膀胱,膀胱走胞,胞薄以,得酸则缩卷,约而不通,水道不利,故癃也。阴者 积筋之所终聚也,故酸入胃,走于筋也。” “咸走血,多食咸令人渴,何也?”答曰∶“咸入胃也,其气走中焦,注于诸脉。脉者血之 所走也,与咸相得即血凝,凝则胃中汁泣,汁泣则胃中干渴。渴则咽路焦,焦故舌干喜渴。血脉者中 焦之道也,故咸入胃,走于血。” “辛走气,多食辛令人愠心,何也?”答曰∶“辛入胃也,其气走于上焦,上焦者受使诸气而营诸 阳者也。姜、韭之气,重至荣卫,荣卫不时受之,却溜于心下,故愠。愠、痛也。辛者与气俱行, 故辛入胃而走气,与气俱出,故气盛也。” “苦走骨,多食苦,令人变呕,何也?”答曰∶“苦入胃也,其气燥而涌泄,五谷之气皆不胜苦。 苦入下管,下管者三焦 之道,皆闭则不通,不通故气变呕也。齿者骨之所终也,故苦入胃而走骨,入而复出,齿必黧疏。” “甘走肉,多食甘,令人恶心。何也?”答曰∶“甘入胃也 ,其气弱劣,不能上进于上焦,而与谷俱留于胃中,甘入则柔缓,柔缓则蛔动,蛔动则令人恶心。 其气外通于肉,故甘走肉,则肉多粟起而胝。” 黄帝问曰∶“谷之五味所主可得闻乎?”伯高对曰∶“夫食风者则有灵而轻举;食气者则和静而 延寿;食谷者则有智而劳神;食草者则愚痴而多力;食肉者则勇猛而多嗔。是以肝木青色宜酸;心 火赤色宜苦;脾土黄色宜甘;肺金白色宜辛;肾水黑色宜咸。内为五脏,外主五行,色配五方。” 五脏所合法肝合筋,其荣爪;心合脉,其荣色;脾合肉,其荣唇;肺合皮,其荣毛; 肾合骨,其荣发。 五脏不可食忌法∶多食酸则皮槁而毛夭;多食苦则筋急爪枯;多食甘则骨痛发落;多食辛 则肉胝而唇褰;多食咸则脉凝泣而色变。 五脏所宜食法∶肝病宜食麻、犬肉、李、韭;心病宜食麦、羊肉、杏、薤;脾病宜食稗米牛肉、枣、 葵;肺病宜食黄黍、鸡肉、桃、葱;肾病宜食大豆黄卷、豕肉、栗、藿。 五味动病法∶酸走筋,筋病勿食酸;苦走骨,骨病勿食苦;甘走肉,肉病勿食甘;辛走气,气病 勿食辛;咸走血,血病勿食咸。 五味所配法∶米饭甘,麻酸,大豆咸,麦苦,黄黍辛,枣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牛甘, 犬酸,豕咸,羊苦、鸡辛,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葱辛。 五脏病五味对治法∶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 急食辛以散之;用酸泻之,禁当风。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欲,急食咸以之;用甘泻之,禁 温食浓衣。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禁温食饱食,湿地濡衣。肺苦气 上逆息者,急食苦以泄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辛泻之;禁无寒饮食、寒衣。肾苦燥,急食辛 以润之,开腠理,润致津液通气也;肾欲坚,急食苦以结之,用咸泻之,无犯HT,无热衣温食。 是以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肉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精以食气,气养精以荣色;形 以食味,味养形以生力,此之谓也。 神脏有五,五五二十五种;形脏有四方、四时、四季、四肢,共为五九四十五,以此辅神, 可长生久视也。 精顺五气以为灵也,若食气相恶则伤精也;形受味以成也,若食味不调,则损形也。是以圣人先用 食禁以存性,后制药以防命也,故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气味温补,以存形精岐伯云∶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 形,味伤形,气伤 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阴味出下窍阳气上窍。味浓者为阴,味薄者为阴之阳;气浓者为阳, 气薄者为阳之阴。味浓则泄,薄则通流;气薄则发泄,浓则秘塞。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 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阴阳调和,人则平安。 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养肺气;秋七十二日, 省辛增酸,以养肝气;冬七十二日,省咸增苦,以养心气;季月各十八日,省甘增咸,以养肾气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