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热暑疫全书》
书名:温热暑疫全书朝代:清作者:周扬俊时间:公元1644-1911年

卷四·疫病方论

    吴又可曰。疫疠之邪。从口鼻而入。舍于伏脊之内。去表不远。附胃亦近。乃表里之 分界。即内经疟论所谓横连膜原者也。其热淫不正之气。本气充满者。或不受邪。 适有内因便乘外因。感之浅者。或俟有触而发。若感之深者。中而即病也。其始阳 格于内。营卫营运之机。阻抑于表。遂觉凛凛恶寒。甚则四肢厥逆。至阳气困郁而 通。厥回而中外皆热。昏昧不爽。壮热自汗。此时邪伏膜原。纵使有汗。热不得解。必 俟伏邪已溃。表气潜行于内。精气自内达表。表里相通。振栗大汗。邪方外出。此名 战汗脉静身凉而愈也。若伏邪未尽。必复发热。其热有久有浅。因所感之轻重也。 因元气盛衰也。要皆始先恶寒。既而发热。至于发出。方显变证。其证或从外解。 或从内陷。外解则易。内陷则难。更有先后表里不同。有先表后里者。有先里后表 者。有但表而不复里者。有但里而不复表者。有表而里再表者。有里而表再里者。 有表里分传者。有表多于里者。有里多于表者。此为九传。从外解者。或发烦。或战 汗自汗。从内陷者。胸膈痞闷。心下胀满。腹中痛燥结便秘热结旁流协热下利。或 呕吐恶心谵语舌黄。及黑苔芒刺等证。因证用治。脉不浮不沉而数。昼夜皆热。日 晡益甚。头疼身痛。不可用辛热药汗之。又不可下。宜用达原饮。以透膜原之邪为 当也。若见各经。加入引各经药。不可执滞。感之轻者。舌苔亦薄。脉亦不甚数。如此 者。必从汗解。如不能得汗。邪气盘错于膜原。表里不相通达。未可强汗。衣被逼汗。 汤火劫汗也。感之重者。舌上苔如粉渍。药后反从内陷。舌根先黄。渐至中央。此邪 渐入胃也。前方用大黄下之。若脉长洪而数大汗多。此邪气适离膜原。欲表未表。 白虎汤证也。如舌上纯黄色。兼见里证。此邪已入胃。乃承气汤证也。有两三日即 离膜原者。有半月十日不传者。有初得之四五日。厌厌聂聂。至五六日。陡然势张 者。凡元气胜者。毒易传化。元气薄者。邪不易化。即不易传。故曰邪与元气。不两立 也。倘有他病久亏。适又感邪。能感而不能化。安望其传。不传则邪不去。淹留日久。 愈沉愈伏。因误进参、。愈壅愈固。不死不休也。
    达原饮
     槟榔(二钱)草果(五分)浓朴(一钱)知母(一钱) 芍药(一钱)甘草(五分)黄芩(一钱) 上七味。以水二钟。煎八分温服。 疫邪为病。有从战汗解者。有从自汗盗汗不解者。有无汗竟全归胃者。有自汗淋 漓。热渴反甚。终得战汗而解者。有胃气壅抑。必从下而得战汗解者。有汗解未尽。 越三四日前热复发者。有发黄因下。而复热发出斑者。有竟从发斑而愈者。有里 证急。虽有斑不愈者。此虽传变不常。要亦为常变也。又有局外之变者。男子适逢 使内邪热虚陷下焦气道不施。以致小便淋塞。少腹胀满。至夜发热。以导赤 五苓散之类。分毫不效。与大承气一服。小便如注而愈。女子经水适来适断。失血 崩带。及心痛疝气。痰火喘哮。凡此皆非常变。大抵邪行如水。惟洼处受之。此妙喻 也。要之新疫而来旧病。但治其疫。他病自已也。 疫发一二日。舌上苔白如粉。早服达原饮一服。午后舌色变黄。随见胸膈满痛。大 渴烦燥。此伏邪之毒传里也。前方加大黄下之。烦热稍减。傍晚复加躁烦。发热通 舌变黑。刺生。鼻如烟煤。此邪毒最重。复合瘀胃。急投承气汤。抵暮大下。至夜半热 退。次早苔刺如失。一日有此三变。数日之法。一日行之。因其毒甚。故传变亦速。用 药不得不紧。设用缓剂。必无救矣。每见瘟疫二三日即死者。皆此类也。 疫病初起。脉虽数。未至洪大。其邪尚在膜原。宜达原饮。若误用白虎。既无破结之 能。但求清热。是犹扬汤止沸耳。邪入胃者。非承气不愈。误用白虎。既无夺邪之能。 徒伐胃气。反抑邪毒。致脉不行。反变细小。倘认阳证阴脉妄言不治。因见脉微。复 不敢下。逡巡死耳。当此之际。惟急投承气汤。庶可救也。 疫发于半表半里。一定之法也。至于传变。出表入里。表里分传。俱未可定。医见有 表有里。乃引经论。先解其表。乃攻其里。此大谬也。尝见大剂麻黄。一毫无汗。转加 烦热者何耶。盖发汗者。以邪气在表。故用表药。即得宣其气而使之出也。今邪在 里。里气结滞。阳气不得即达于表。即四肢未免微厥。又安能气势蒸蒸而达乎外。 譬之水注。闭其后窍。则前窍不得涓滴。与此欲汗之义相类。故必承气解其里。里 气一通。不待发散。多有自汗而解者。其义可知也。设下后脉浮而微数。身微热。神 思不爽。此邪热浮于肌表。而里已无滞也。再与白虎汤。则余热复得清散。外即蒸 蒸汗解。仍此意也。若下后脉空而数。按之豁然如无。宜白虎加人参汤覆杯即汗 解。下后脉数而浮。原当汗解。迁延五六日。脉证不改。仍不得汗者。以其反复数下。 致血液枯。正气微故也。用白虎加人参汤。以凉解中外。鼓舞元气。开泄腠理。即得 汗而解也。里证脉沉而数。当下之。下之当得汗解。脉改浮矣。今不得汗。二三日脉 更沉者。膜原之邪。仍瘀到胃也。更宜下之。或脉浮即与白虎汤。里证下后。热退身 凉。越几日复热者。非关饮食劳复。乃膜原之余邪复聚。医者不知。每归咎于病者 误也。仍下之为当。但制剂宜轻耳。 应下失下。口燥舌干而渴。身反热减。四肢时厥。欲得被近火。此阳气伏也。既下厥 回。脉大而数。舌上生津。不思水饮。此里邪去而郁阳暴伸也。宜柴胡清燥汤。去栝 蒌根、知母。加葛根。随其性而升泄之。
    柴胡清燥汤
     白芍药当归生地黄陈皮甘草竹心灯心栝蒌根 知母柴胡 上九味。水煎温服。 温病下后。二三日舌上复生苔刺。邪未尽也。再下之。苔刺虽去。而烦热未除。更下 之。热渴已减。日后更复热复苔者。更下之。不以数计。总之有是证。则用是药耳。医 者经历未到。中道生疑。往往失治。但其中有间日一下者。有连下三四日者。有下 二日间一日者。其后轻重缓急。有应用柴胡清燥汤者。有用犀角地黄汤者。至投 承气。何日多与少与。亦皆治法。苟或不明。亦足误事。然数下之证。亦仅见也。 疫病下后。脉证俱平。腹中有块。按之则痛。自觉有所阻而微闷。或时升降之气。往 来不利。常作蛙声。此邪气已尽。其宿结尚未除也。此不可攻。攻之陡损元气。须饮 食渐进。胃气渐复。津液润下。常见病疫愈。HT粥半月。结块方下。坚黑如石者。又有 气促之病。过月余其块方消者。此又无形之结也。不可不知。 瘟疫下后。脉证俱平。大便十数日不行。时时作呕。此为下膈之证。盖下不能通。必 反于上。宜调胃承气汤热服。宿垢顿下。呕吐立止。慎不可补也。 凡疫邪贵乎早下。但见舌黄。心腹胀满。便可选用承气以驱其邪。乘人气血未乱。 津液未枯。投剂不致掣肘。勿拘下不厌迟之说也。且疫证之下。与伤寒异。伤寒必 俟结定而后攻。疫邪正欲驱热以为用。况疫气多湿。岂能即结。迁延不下。但蒸作 极臭如败酱。如藕泥。临死不结者多矣。 疫邪传里。遗热下焦。小便不利。邪无输泄经气郁滞。其传为瘅。身目如金。宜茵陈 蒿汤。若用茵陈五苓散不效。此皆胃家移热。是以大黄为专功也。
    茵陈蒿汤
     茵陈蒿(二钱)山栀子(一钱)大黄(五钱)水姜(三片)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三味。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疫邪在胸膈。满闷喜呕。腹不满。欲吐不吐。欲饮不饮。此邪与痰饮结滞也。宜瓜蒂散吐之。
    瓜蒂散
     胡瓜蒂(一钱)赤小豆(一钱)生栀仁(二钱) 上水煎。分二服。缓下。无瓜蒂。用淡豆豉二钱。 疫气留血分。里气壅闭。不下则斑不出。出则毒邪从外解矣。如下后斑渐出。更不 可下。设有下证。宜少与承气缓服。倘大下则元气不振。斑毒内陷则危。宜托里举 斑汤。如下后斑毒隐伏。反见循衣撮空脉微者。本方加人参三钱。得补发出者不死。
    举斑汤
     白芍药(一钱)当归(一钱)升麻(五分)柴胡(七分) 白芷(七分)穿山甲(二钱)水姜(一片) 上七味。水煎温服。 疫病日久失下。自利纯臭水。昼夜十数行。口燥唇干舌裂。此热结旁流也。急下。以 大承气去其宿垢顿止。胃实失下。郁而为黄。热更不减。抟血为瘀。故经气不为热 郁。不致发黄。热邪干血分。不致蓄血。同受其邪。故发黄而兼蓄血。非蓄血而致 发黄也。但蓄血一行。热随血泄。黄随泄减。故治黄茵陈蒿汤。治蓄血桃仁承气汤。 去桂枝、甘草。加牡丹皮、当归、芍药。
    桃仁承气汤
     桃仁(十八粒碎)甘草(二钱)大黄(四钱酒浸)芒硝(二钱) 桂枝(二钱) 上水煎。热服。 胃移热于下焦气分。小便不利。热结膀胱也。若移热于下焦血分膀胱蓄血也。夫蓄血证。 在小便利不利也。故昼日稍减。夜发热谵语者瘀血也。未行。桃仁承气下之。后用犀角地黄调之。
    犀角地黄汤
     地黄(一两)赤芍药(二钱)犀角(二钱镑)牡丹皮(二钱) 上四味。以水二钟。煎八分。温服无时。 凡失下。以致循衣摸床。撮空肉惕。目不了了。邪热愈盛。元气将脱者。势不可竟下。 又不得不下。不得已用陶氏黄龙汤下之。(黄龙汤即大承气汤加甘草人参当归)因不下必死。当于 死中求生也。得下后用生脉散。加地黄、当归、白芍药、知母、陈皮、甘草。 疫病有首尾能食者。此邪不实于胃。切勿绝其饮食。但少少与之耳。 凡大下后调理。清燥养营汤
    清燥养营汤
     知母栝蒌根当归白芍药 生地黄陈皮甘草灯心 上八味。水煎温服。 如表有余热。柴胡养营汤(即小柴胡去半夏人参加陈皮当归芍药浓朴生地黄大黄枳实生姜) 如有痰饮。胸膈不清者。宜栝贝养营汤。
    栝贝养营汤
     栝蒌根贝母栝蒌仁苏子 橘红白芍药当归知母生姜 上九味。水煎温服。 舌苔。邪在膜原故白。在胃则黄。苔老则沉香色。白者不可下。黄者下。黑者急下。下 后苔不脱。舌刺舌裂。舌短舌硬舌卷。白沙苔。黑硬苔。皆当下。白苔滑泽。邪在膜原。 倘别有下证。宜达原饮加大黄。若大汗脉洪大而渴。白虎汤未可下也。惟目赤咽 干。气喷如火。小便黄赤。涓涓作痛。扬手掷足。脉沉数。下之无疑。有心下痛。腹胀满。 头痛。下之立止。初起未可下。如血液枯竭者为虚燥。宜导。 统论伤寒与时疫异同。夫伤寒必有感冒之因。恶风发寒。头痛身痛。发热而仍恶 寒。脉浮紧无汗。为伤寒。脉浮缓有汗。为中风。时疫初起。原无感冒之因。忽觉凛凛。 以后但热而不恶寒。然亦有所触而发者。或饥饱劳役。或焦思怒郁。皆能触动其 邪也。然不因有所触。而自发者居多。且伤寒投剂。一汗即解。时疫发散。虽汗不解。 伤寒不染。时疫能染。伤寒之邪。自毫窍入。时疫之邪。自口鼻入。伤寒感而即病。时 疫感而后发。伤寒汗解在前。时疫汗解在后。伤寒可使立汗。时疫俟其内溃。自汗 盗汗战汗。伤寒不发斑。时疫能发斑。伤寒感邪在经。以经传经。时疫感邪在内。邪 溢于经。经不自传。伤寒感发甚暴。时疫多有淹缠二三日。或渐加重。或至五六日。 忽然加重。伤寒初起。以发表为先。时疫初起。以疏利为主。其所同者。皆能传胃。至 是同归于一。故用承气导邪而出。故伤寒时疫。始异而终同也。伤寒之邪。自外传 内。原无根蒂。惟其传法。有进无退。故下之皆能病愈。时疫之发。始则匿于膜原。根 深蒂固。时发与营卫交并。客邪由经之处。营卫未有不被其伤者。故曰溃。然不溃 则不能传。不传则邪不能出。邪不出而疾不愈。乃时疫下后。多有不能即愈者何 耶。盖疫邪多有表里分传者。因有一半向外。邪传留于肌肉。一半向里。邪传留于 胃家。惟传于胃。故里气结滞。里结表气因亦不通。于是肌肉之邪。不得即达于肌 表。下后里气一通。表气亦顺。向郁肌肉者。方能尽达于表。或斑或汗。然后可以谋 治而愈。伤寒下后。无有此法。虽曰终同。实不同也。 凡阳证似阴者。伤寒与瘟疫多有之。其阴证似阳者。正伤寒有之。温疫必无此证。 宜辨之。夫阳证似阴。外虽寒而内有热。故小便必赤涩。若阴证似阳者。格阳之证 也。上热下寒。故小便清白。但以小便赤白为据。万不失一。 凡四损不可治。大劳大欲。大病久病后。气血俱虚。阴阳并竭。正气先亏。邪气自陷也。 夫人疫发。见证或轻。虽有头疼身热自汗。而饮食不绝。力可徒步。又乌知其疫也。 况脉又不浮不沉而数。病患无处追求。每每妄诉病情。医家不辨是非。便引东垣 劳倦伤脾。元气下陷。乃执甘温除热之句。转补壅热。至于不救矣。 疫痢相兼之证最危。夫疫者胃家事也。必从下解。利者大肠事也。大肠既病。失其 传送之职。故粪不行。下脓血。所以向来谷复。停积在胃。直须大肠邪气将退。胃气通行。积粪从此而下。今既大肠失 职。粪尚不行。又何能与胃载毒而出耶。毒既不 行。最能伤败胃气。毒瓦斯在胃。一日有一日之害。在一时有一时之害。耗气抟血。神 气既尽则死。凡遇疫痢兼证者。在痢尤为吃紧。宜槟榔顺气汤
    槟榔顺气汤
     大黄浓朴芍药槟榔枳实生姜 上六味。水煎温服。 妊娠时疫。设用三承气。须随证施治。不可过虑。慎勿惑于参、安胎之说也。病家 见用承气。先自惊疑。更加左右有粗知医者。从旁嘈杂。必致掣肘。遂令子母不祥。 若应下之证。反用补剂安胎。热毒愈炽。胎愈不安。耗气抟血。胞胎何赖。是以古人 有悬钟之喻。梁腐而钟未有不落者。惟用承气逐其邪。火毒消散。炎顿为清凉。气回而胎 自固。当此证候。大黄反为安胎圣药。历治历当。母子俱安。若见腹痛腰疼。则必堕无疑矣。须预言之。 妇人病疫。与男子无异。惟经水适来适断。及崩漏产后。与男子不同。经水适来。邪 不入胃。入于血海。胸膈无邪。勿以胃实攻之。但热随血下自愈。宜小柴胡加生地 黄、牡丹皮、赤芍药主之。如结胸状者。血因邪结。刺期门。经水适断。血室空虚。邪乘 虚入为难治。与适来者有虚实之分。宜柴胡养营汤。新产亡血。冲任空虚。与素病 崩漏。经气久虚者。亦用此汤。若药停不行。加生姜以和其性。中气虚而不运。加人 参以助其行。疫行之时。凡小儿两目上吊。惊搐发痉。十指勾曲。角弓反张。勿认惊 风治。宜同大人。但药剂轻小耳。 应下之证。下后当脉静身凉。今反发热者。因结开气通。郁阳暴伸也。不久自息。如 不息。仍是余邪未尽也。下后自卧二三日。或四五日。汗不止。身微热。此仍属热。其 表有余邪。邪尽汗止。不止者。小柴胡汤加广皮。呕加半夏。虚加人参。斟酌治之。不 可用、术之属。如脉静身凉。数日后反盗汗。宜用略补。虚实之分。在有热无热也。 下后邪去呕止。今反复呕者。胃虚也。少进粥饮调之。 如人方食肉而病。停积在胃。用承气连下。惟下旁流臭水。其病不退。必加人参一 味。即数十日停积顿行也。应下失下。真气微虚。及投承气下咽。少顷额上汗出发 根搔痒。手足厥冷。甚则战栗心烦卧不安。如狂之状。此中气已亏。不胜药力。名 曰药烦。凡遇此证。药中多加生姜。均二三次服。以防呕吐之患。 病有劳复食复自复。劳者补之养之。食者轻则损谷。重则下夺。自复者。前用何药。根据前增减自愈。 感冒兼疫。先治感冒后治疫。疟疫相兼。治疫而疟自已。 瘟疫九传。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