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圣惠方》
书名:太平圣惠方朝代:宋·淳化三年作者:王怀隐、陈昭遇等时间:公元992年

[卷第九十九] 针经序

    夫针术玄奥。难究妙门。历代名工。恒多祖述。盖指归有异。机要互陈。或隐秘难明。 或言 晓宗 斯经 将来 夫黄帝正经者。是先圣之遗教。及后人之令范。是以先明流注孔穴。靡不指名其原。若 或苟 营指 从 缘春夏阳气在上。人气亦在上。故当浅取之。秋冬阳气在下。人气亦在下。故当深取之。是 以春夏各致一阴。秋冬各致一阳者也。然春夏温必致一阴者。初下针沉之。至肾肝之部得气 。乃引持之阴也。秋冬寒必致一阳者。乃初纳针浅而浮之。至心肺之部得气。而内之阳也。 是谓春夏必致一阴。秋冬必致一阳者也。凡孔穴流注。所出为井。所流为营。所注为俞。所 过为原。所行为经。所入为合。此针之大法也。春刺井。夏刺荣。仲夏刺俞。秋刺经。冬刺 合也。 行于经 心。出少冲为井。手少阴脉也。流于少府为营。注于神门为俞。过于通理为原。行于灵 道为 心包络脉。手厥阴之脉也。出于中冲为井。流于劳宫为营。注于大陵为俞。过于内关为 原。 大肠。出于商阳为井。手阳明脉也。流于二间为营。注于三间为俞。过于合谷为原。行 于阳 三焦出于关冲为井。手少阳脉也。流于腋门为营。注于中渚为俞。过于阳池为原。行于 支沟 小肠。出于少泽为井。手太阳脉也。流于前谷为营。注于后溪为俞。过于腕骨为原。行 于阳 足三阳三阴穴流注者。 胃。出厉兑为井。足阳明脉也。流于内庭为营。注于陷谷为俞。过于冲阳为原。行于解 溪为 胆。出窍阴为井。足少阳脉也。流于侠溪为营。注于临泣为俞。过于丘虚为原。行于阳 辅为 膀胱。出于至阴为井。足太阳脉也。流于通谷为营。注于束骨为俞。过于京谷为原。行 于昆 脾。出隐白为井。足太阴脉也。流于大都为营。注于太白为俞。过于公孙为原。行于商 丘为 肝。出大敦为井。足厥阴脉也。流于行间为营。注于大冲为俞。过于中封为原。行于中 都为 肾。出涌泉为井。足少阴脉也。流于然谷为营。注于太溪为俞。过于水泉为原。行于复 溜为 又云。能知迎随之气。可令调气。调气之方者。必在阴阳。然所谓迎随者。知营卫之流 行。 随其 坚付 取之 其病 又云。刺营无伤于卫。刺卫无伤于营。然针阳者卧针而刺之。刺阴者。先以左手捻。按 所针 又云。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者。然是金木水火土。当互相平也。缘东方木。 西 水 方 补 又曰。夫言气实者热也。气虚者寒也。针实者以右手持针。左手捻按开针穴以泻之。虚 者以 又云。虚者徐而疾。实者疾而徐。徐即是泻。疾即是补。补泻之法。一依此也。下针之 时。 转也 不转 鱼食 缓缓 若 肚 者如人行三里许。悉人嘿嘿而不言。安心大坐。候气脉安定。乃可下针。 又云。夫针之者。不离身心。口如衔索。目欲内视消息气而不得妄行针。针入一分。 知天 者无 主 筋 髓 五日死。刺若中肾。六日死。刺若中肺。三日死。刺若中脾。十日死。刺若中胆。一日半死 又云。无刺大醉无刺大怒。无刺大劳。无刺大饱。无刺大饥。无刺大渴。无刺大惊。以上 古之深诫也。 又黄帝问歧伯曰。余闻九针之名。上应天地四时阴阳。愿闻其方。传于后代。歧伯对曰。 九 八 七 应 应 九针通九窍。除三百六十五节气。此之谓各有所立也。黄帝问曰。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天 地合气。别为九野。分为四时。月有小大。日有长短。万物并至。不可胜量。虚实吟。敢 问其方。歧伯曰。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 尽然。不可胜竭。故针有悬布天下者五。黔首共余食莫知之也。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三 曰知毒药为真。四曰制砭石小大。五曰知脏腑血气之诊。五法俱立。各有所先。今末世之制 也。虚者实之。满者泄之。此皆众工所共知也。若夫法天则地。随应而动。和之者若响。随 之者若影。道无鬼神。独来独往。黄帝曰。愿闻其道。歧伯曰。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脏 已定。九候已备。后乃存针。众脉不见。众凶弗闻。外内相得。无以形先。可玩往来。乃施 于人。人有虚实。五虚勿近。五实勿远。至其当发。间不容。手动若务。针耀而匀。静意 视义。观适之变。是谓冥冥。莫知其形。见其乌乌。见其稷稷。从见其飞。不知其谁。伏如 横弩。起如发机。黄帝曰。何如而虚。何如而实。歧伯曰。刺虚者须其实。刺实者须其虚。 经气已至。慎守勿失。深浅在志远近若一。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今列孔 穴图经于后者也。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