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宝鉴》
书名:卫生宝鉴朝代:元作者:罗天益时间:公元1343年

[卷四] 饮伤脾胃方

    夫酒者大热有毒、气味俱阳。乃无形之物也。若伤之、止当发散。汗出则愈。此最妙法也。其 次莫如利小便。二者乃上下分消其湿。何酒病之有。今之酒病者。乃服酒症丸大热之剂下之。又有 用牵牛、大黄下之者。是无形元气受病。反下有形阴血。乖误甚矣。酒性大热。已伤元气。而重复 泻之。况亦损肾水真阴、及有形阴血。俱为不足。如此则阴血愈虚。真水愈弱。阳毒之热大旺。反增 其阴火。是谓元气消亡。七神何根据。折人长命。不然。则虚损之病成矣。金匮要略云。酒疸下之。 久久为黑疸。慎不可犯此戒。不若用葛花解酲汤。令上下分消其湿。
    【葛花解酲汤】
     白豆蔻缩砂葛花(各半两)干生姜神曲(炒)泽泻白术(各二钱)人参去芦白茯苓(去皮)猪苓(去皮)橘皮(去白。各一钱半)木香(半钱)莲花青皮(三分) 上十三味为极细末。每服三钱匕。白汤调下。但得微微汗出。酒病去矣。此盖不得已而用之。 岂可恃赖此药。日日饮之。此方气味辛辣。偶因病酒而用之。则不损元气。何者。敌酒病故也。若 赖此服之。损人天年矣。
    【法制生姜散
    治饮酒过多。或生冷停滞。吐逆恶心。不欲饮食。 生姜(十两。切作片。用青盐糁过。再用白曲拌挹。焙干而用之)毕澄茄(二两半) 缩砂仁白豆蔻白茯苓(去皮)木香(各一两半)丁香(二两)官桂(去皮)青皮( 去白)陈皮(去白)半夏(姜制)白术(各一两)甘草(炙)葛根(各半两) 上十四味为末。每服一钱至二钱。温酒调下。不拘时。
    【藿香散
    温脾胃。化痰饮。消宿冷。止呕吐。治胸膈痞闷。腹胁胀痛短气噎闷。咳呕痰 水。噫醋吞酸哕逆恶心。山岚瘴气。 浓朴(姜制)半夏(泡)藿香陈皮(去白)甘草(炙。等分) 上五味。咀。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三片。枣子一个。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无时。日 三服。
    【快气汤
    治一切气疾。 缩砂仁(八两)香附子(三十二两)甘草(四两)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盐汤点下。或咀入姜同煎。名小降气汤
    【五苓散
    去水。利小便。 泽泻(二两半)白术赤伏苓猪苓(各一两半)官桂(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热汤调下。不计时。
    【大七香丸
    治脾胃虚冷。心膈噎塞。渐成膈气脾泄泻痢反胃呕吐。 香附子(二两)麦(一两)丁香(三两半)缩砂仁藿香(各二两半)甘松乌药 (各六钱半)官桂甘草陈皮(各二两半) 上十味为末。蜜丸弹子大。每服一丸。盐酒、盐汤任嚼下。忌生冷肥腻物。
    【小七香丸
    温中快膈。化积和气。治中酒呕逆气膈食噎。茶酒食积。小儿疳气。 甘松(八两)益智仁(六两)香附子丁香皮 甘草(各十二两)篷术缩砂(各二两) 上为末。蒸饼为丸绿豆大。每服二十丸。温酒、姜汤、熟水任下。
    【枳术汤
    治心下坚大如盘。乃水饮所作。 白术(三两)枳实(七枚) 上以水一斗。煎至三升。分作三服。腹中软即稍减之。对病增损。
    【木香槟榔丸
    疏导三焦宽胸膈。破痰遂饮。快气消食。通润大肠。 木香槟榔杏仁(去皮尖。麸炒枳壳(麸炒)青皮(去白。各一两)半夏曲 皂角(去皮酥炙)郁李仁(去皮。各二两) 上八味为末。别用皂角四两。用浆水一碗。搓揉熬膏。更入熟蜜少许。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 丸。温淡生姜汤送下。食后。
    【导饮丸
    治风痰气涩。膈脘痞满停饮不消。头目昏眩。手足麻痹。声重鼻塞。神困多 睡。志意不清。常服去痰。 三棱(炮)蓬术(炮。各三两二钱)白术白茯苓(去皮)青皮(去白)陈皮(去白 。各一两半。)木香槟榔枳实(麸炒)半夏(各一两) 上十味为末。面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温生姜汤送下。食后。渐加至百丸。忌猪肉、荞 面等物。
    【蠲饮枳实丸
    消痰逐饮。导滞清膈。 枳实(麸炒)半夏(汤泡)陈皮(去白各二两)黑牵牛头末(三两) 上四味为末。面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温生姜汤送下。食后。
    【神应丸
    治因一切冷水及潼乳酪水所伤。腹痛肠鸣。米谷不化。 巴豆(去壳)杏仁(去皮尖)干姜(炮)百草霜(各半两)丁香木香(各二钱。 ) 上六味。先将黄蜡二两。用好醋煮浮、滤去渣。将巴豆、杏仁二味同炒黑烟尽。研如泥。余四 味为细末。然后再将黄蜡上火。春夏入小油半两。秋冬入小油八钱。溶开。入杏仁、巴豆泥于内。 同搅。旋旋下四味末子于内。研匀。搓作锭子。油纸裹了。旋丸如芥子大用。每服三五十丸。温米 饮汤送下。食前。日三服。大有神效。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