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证治裁》
书名:类证治裁朝代:清作者:林佩琴时间:公元1644-1911年

[卷之七 便血论治] 便血脉案

    夏便红,遇劳辄甚,初服苦参子(俗名鸦胆子),以龙眼肉裹,开 水送下十粒效。后屡试不验,予按东垣论脾为生化之源,心统诸经之血,思虑烦劳,致心脾不司统摄。宜用 归脾丸或暂服加味归脾汤,其血自止,如言而瘥。(汤丸内俱去焦白术。) 幼侄鼻衄便红,寒热无汗,食减神疲,脉大而数。此脾肺气虚阴火乘络,致血从清浊道横溢而出。 用补中益气汤升麻,加山栀白芍。一服,五更大热,比晓微汗身凉。次日寒热除,脉顿敛,三服而病已。 服侄壮岁,便后沥血色鲜,乃肠胃远血,症属肠风。用升降法荆芥当归(俱醋炒)、白芍、 槐米(俱酒炒)、黑山栀、生地、甘草(炙黑)、侧柏叶。三服愈。 张辛苦佣作,日夜便血数次,由冬入夏未止。阴络已伤,渐至食减无味,神色惨悴,脉来沉细而数, 势必寒热,延成损怯。勉用摄血,佐以益脾,以脾统血也。仿驻车丸,(去黄连。)阿胶(水化)、炮姜、 当归(土炒)、白芍、熟地、甘草(俱炒黑)、莲子(炒)、红枣南烛子茯神。三服红痢减,寒热亦止, 口中和。据述,腹不痛,但里急,必连便二次,此属气虚不摄。专用潞参、炙、茯苓山药地榆(酒炒)、 赤石脂,便血遂止。 何童年便血,面黄瘦,能食。此脾气郁而生火也,用清理湿热。山栀、赤苓、生白芍、生薏仁石斛、 当归、柿饼(炭)、陈皮、地榆,数服效。 朱春正痢血,一载未痊。阴络大伤,秋间三疟历冬,曾用常山劫剂未效。面浮足肿,食减神疲, 懔寒宵热,脉虚近数。阴伤及阳,延成损怯矣。今痢纯红,日夜十数次。即培阳摄阴,尚恐不及。乃阅所服方, 仍用制军辈,屡次通里,是欲竭其漏卮乎?毋怪愈治愈剧也。用潞参、茯苓、山药、白术(炒)、白芍、 甘草(炙黑)、荆芥(醋炒黑)、乌梅、阿胶(煨)。一服血减,明日不甚怯寒矣。又加减十数剂,疟痢渐瘳。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