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碥》
书名:医碥朝代:清作者:何梦瑶时间:公元1751年

[卷之三·杂症] 胸痛

    (缺盆下曰胸。当与痹满门胸痹条参看。) 五脏及胆、心包络七经,筋脉俱至胸,是诸经之邪,皆得为胸痛。而胸者,肺之部分,则 其痛尤多属肺可知。乃医书多以肝病为言,此举隅之论耳,勿泥。须知胸为清阳之分,其病 也,气滞为多。(实亦滞,虚亦滞。)气滞则痰饮亦停,宜行气除饮,此治在肺分。肺主气,宜下降, 不宜上壅者也。(至气有余为火而属心,痰本于湿而属脾,其义可兼举矣。)若乃肝气实而 上冲,因载血以上, 或肝虚而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此则病在肝胆,痛必连胁矣。(至肝火之上炎。由肾水之竭, 肝气虚寒, 由肾火之衰,亦可推。)治法于上下编参之。经云∶春脉如弦,其气不实而微,此谓不及,令人胸 痛引背,两胁胀满,此肝虚也,补肝汤。(见胁痛。)《金匮》肝中寒者,(此下有两臂不举, 舌本燥 七字,《医宗金鉴》谓是衍文,删之。)善太息胸中痛,不得转侧,(则胁亦痛可知。) 食则吐,(肝性条 达,为寒所郁不得伸,故太息以舒之。食则吐者,气上逆也。)而汗出也。又云肝着,(气着 滞不行也。)常 欲蹈其胸,(蹈者,按摩之意。)先未苦时,但欲饮热,(寒则凝滞,热则流通,故喜饮热。) 旋复花汤主之。(方用旋复花三两,葱十四茎,新绛少许,水三升,煮一升,顿服。 《金鉴》谓与证不合,疑误。 愚谓此乃停饮,而阳气不宣,故用此逐饮通阳,加绛以和血也。)此肝实也。《素问》 曰∶阳明所谓 胸痛短气者,水气脏腑也。轻者五苓散(见伤湿),重者用张子和法取之。木香郁金 二味,气郁痛者倍木香,血郁痛者倍郁金,为末,每服二钱,老酒下,虚者加人参。 痰饮痛,轻者小陷胸汤,重者大陷胸丸治之。若痰唾稠粘者,则用控涎丹 (见痰饮。)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