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医通》
书名:张氏医通朝代:清·康熙三十四年作者:张璐时间:公元1695年

[卷二 诸伤门] 湿(湿热)

    经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脉。阳受风气。阴受湿气。身半以 下者。湿中之也。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湿胜则濡泻。因于湿。 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短。小筋弛长。短为拘。弛长为痿。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 首为诸阳之会。其位高。其气清。其体虚。故聪明系焉。却被湿土之独气熏蒸。清道不通。 故沉重不利。似乎有物蒙之。失而不治。湿郁为热。热留不去。热伤血不能养筋。故为拘挛。湿 伤筋不能束骨。故为弱痿。素尝气疾。湿热加之。气湿热争。故为肿。诸阳受气四肢也。今人 见膝间关节肿痛。全以风治者误矣。 风寒暑皆能中人。惟湿气积久。留滞关节。故能中。非如中风寒暑之暴也。外中湿者。或山 岚瘴气。或天雨湿蒸。或远 行涉水。或久卧湿地。则湿从外中矣。其证关节疼重。头重体疼。腹胀烦闷。昏不知人。或四肢 倦怠。腿膝肿痛。身重浮肿大便泄泻小便黄赤羌活胜湿汤。若一身尽痛。为风湿相搏。除 风湿羌活汤。肢体烦疼。头重鼻塞。或见泄利。或下清血。为风木之邪内干湿土。神术汤湿毒 下血。大便泄泻。四肢沉重。升阳除湿防风汤。若腰以下重着。为湿滞经络渗湿汤。然病有伤 中之不同。伤湿者。足太阳膀胱经也。中湿者。足太阴脾经。或足少阴肾经。伤膀胱则烦渴引饮。 小便不利而肿胀。五苓散。着脾则四肢浮肿。不能屈伸。大便多溏。此醇酒浓味水湿等物所伤。 湿从内中也。除湿汤。着肾则腰疼身重。小便不利。此醉卧湿地。或下体湿衣所伤。湿从外中也。 肾着汤。湿盛身疼。小便不利。体重发渴者。五苓散加羌活。治湿在上在外者当微汗。羌活胜湿 汤。在下在内者。当利小便。五苓散。东垣云。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然亦不可过治。病去 六七。即当改用理脾之剂。如水去其地犹湿。若过用之。肾水受亏矣。 罗谦甫云。春夏之交。病如伤寒。其人汗自出。肢体重痛。转侧难。小便不利。此名风湿。 非伤寒也。阴雨之后卑湿。或引饮过多。多有此证。但多服五苓散。小便通利。湿去则愈。切忌 转泻发汗。小误必不可救。初虞世云。医者不识。妄作伤风治之。发汗死。下之死。己未京师大 疫。正为此。罗得其说。救人甚多。大抵五苓散能分水去湿。胸中停饮及小儿吐欲作痫。五 苓散最妙。以中有桂。辛温能散肝脾之结耳。戴复庵云。五苓散。仲景本治太阳汗湿之邪自经犯 本。故取治风湿自汗。肢体重痛。渴而小便不利者最宜。若无烦渴小便不利者。此邪犹在经。宜 用羌活胜湿汤。或除风湿羌活汤选用。不必拘于前说也。 戴人曰。夏月人之腠理疏豁。元气不闭。故易于伤风伤湿。如汗出未拭而风闭之。则为风湿。 素有热而湿临之。则为 湿热。湿久菀亦然也。元气素虚而受湿。则为寒湿。或受于地。或受于天。或受于酒酪乳。治 者宜分别之。如风湿。小建中加黄、白术、羌活、防风。湿热。苓桂术甘汤。寒湿。小青龙加 减。阳虚者。去麻黄加熟附、白术。或麻黄加术汤湿家无汗身烦疼者。麻黄加术汤。伤湿而兼 感风。则眩晕呕逆烦热恶风不欲去衣被。或额上微汗。或身体微肿。汗渍衣湿。当风坐卧。多 有此证。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或羌活胜湿汤。令微发汗。若大发汗。则风去湿在。已得汗而发 热不去者。败毒散苍术防己。伤湿又兼感寒。则拳挛掣痛。无汗惨惨烦痛。五积散。风湿脉 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汤缓脉。风湿相搏。身重烦疼。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 而涩者。桂枝附子汤。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白术附子汤骨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近 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 喻嘉言曰。人身阳盛则轻矫。湿盛则重着。乃至身重如山。百脉痛楚。不能转侧。而此不用 附子回阳胜湿。更欲何待。在表之湿。其有可汗者。用附子合桂枝汤以驱之外出。在里之湿。其 有可下者。用附子合细辛大黄以驱之下出。在中之湿。则用附子合白术以温中而燥脾。今之用白 术。杂入羌、防、枳、朴、栀、橘等药。且无济于事。况用槟榔滑石、舟车、导水等法乎。湿 家不可发汗。以身本多汗。易至亡阳。故湿温之证。误发其汗。名曰重。故为深戒。若久冒风 凉。以水灌汗。抑郁其阳者。又不得不微汗之。湿家当利小便。此大法也。而真阳素虚之人。汗 出小便滴沥。正泉竭而阳欲出亡之象。若以为湿热。恣胆利之。真阳无水维附。顷刻脱离而死矣。 湿热贾真孙曰。湿为土气。热能生湿。故夏热则万物湿润。秋凉则万物干燥。湿病本不自 生。因热而怫郁。不能 宣行水道。故停滞而生湿也。况形盛气弱之人。易为感受。岂必水流而后为湿哉。人只知风寒之 威严。不知暑湿之炎喧。感于冥冥之中也。原病式曰。诸痉项强。皆属于湿。或肿体寒而有水 气。必小便赤少或渴。是蓄热入里极深。非病寒也。治法。宜理脾清热利小便为上。治湿不利小便。 非其治也。湿证有二。湿热证多。湿寒证少。当以脉证明辨之。如脉滑数。小便赤涩。引饮自汗。 为湿热证。若小便自利清白。大便泻利。身疼无汗。为寒湿也。湿热身黄如橘子色。而小便不利。 腹微满者。茵陈蒿汤。身黄小便不利而渴者。五苓散加茵陈。烦热小便不利而渴者。桂苓甘露饮。 湿热相搏者。清热渗湿汤肩背沉重疼痛。上热胸膈不利。及遍身疼痛者。属外因之湿热。当归 拈痛汤。其人平素阴虚多火。加之走精者。湿袭精窍也。虎潜丸。或拈痛加龟板、白术、牡蛎。 湿热之属于里者。则水肿小便不利。当与五苓、神芎辈。分轻重以泄之。后用实脾之剂调理。若 夫阴水肿胀。另详水肿本门。 石顽曰。昔人有云。湿热一证。古所未详。至丹溪始大发其奥。故后世得以宗之。殊不知其 悉从东垣痹证诸方悟出。然其所论。皆治标之法。绝无治本之方。及读仲景书至痞论中。则湿热 治本之方具在。盖伤寒误下。则有痞满之变。然亦有不经攻下而痞者。皆由痰气逆满之故。故仲 景特立泻心汤诸法。正以祛逆上之湿热也。湿热证类最多。如鼓胀水肿。呕逆吞酸黄瘅滞下。 腰腿重痛。香港脚痹着等候。悉属湿热为患。然皆别有所致而然。咸非湿热之本病也。尝见苍黑肥 盛之人。及酒客辈。皆素多湿热。其在无病之时。即宜常服调气利湿之剂。如六君子加黄连沉香泽泻之类。夏秋则清燥汤。春夏则春泽汤姜汁竹沥。使之日渐消弭。此谓不治已病治未病也。 及乎五旬内外气血向衰。渐至食少体倦。或胸腹痞满。或肢体烦疼。或不时举发。或偶有所触 而发。忽然胸高喘胀。烦闷呕遂。甚至上下不 通者。须乘初起元气未衰。急投控涎丹十余粒。不下。少顷再服。当此危急之时。不下必死。下之 庶或可生。此系专攻湿热痰涎之药。不可与硝、黄辈同视也。世医舍此而用香燥之剂。未有不相 引丧亡而已。以与身偕老之固疾。因元气衰惫而骤然僭发。已为九死之候。更兼误治。必无生理。 慎勿复药。自贻其咎也。又有素禀湿热而挟阴虚者。在膏粱辈。每多患此。以其平时娇养。未惯 驰驱。稍有忧劳。或纵恣酒色。或暑湿气交。即虚火痰饮上升。轻则胸胁痞满。四肢乏力。重 则周身疼重。痰嗽喘逆。亦有血溢便秘面赤足寒者。甚则痿厥瘫废不起矣。大抵体肥痰盛之人。 则外盛中空。加以阴虚。则上实下虚。所以少壮犯此最多。较之中年以后触发者更剧。而治又与 寻常湿热迥殊。若用风药胜湿。虚火易于僭上。淡渗利水。阴津易于脱亡。专于燥湿。必致真阴 耗竭。纯用滋阴。反助痰湿上壅。务使润燥合宜。刚柔协济。始克有赖。如清燥汤、虎潜丸等方。 皆为合剂。复有阴阳两虚。真元下衰。湿热上盛者。若乘于内。则不时喘满眩晕。溢于外。则肢 体疼重麻瞀。见此即当从下真寒上假热例治之。否则防有类中之虞。即如痰厥昏仆。舌强语涩。 或口角流涎。或口眼斜。或半肢倾废。非内热招风之患乎。历观昔人治法。惟守真地黄饮子多加 竹沥、姜汁。送下黑锡丹。差堪对证。服后半日许。乘其气息稍平。急进大剂人参入竹沥、姜汁、 童便。时中。分三次服之。喘满多汗者。生脉散以收摄之。若过此时。药力不逮。火气复升。 补气之药。又难突入重围矣。服后元气稍充。喘息稍定。更以济生肾气丸。杂以黑锡丹一分。缓 图收功可也。至于但属阳虚。而阴不亏者。断无是理。虽有邪湿干之。亦随寒化。不能为热也。 即使更感客邪。自有仲景风湿寒湿治法可推。不似阴虚湿热之动辄扼腕也。其湿热挟外感诸例。 另详绪论本条。 〔诊〕石顽曰。湿脉自缓。得风以播之。则兼浮缓。寒以束之。则兼沉细。此皆外伤于湿之诊 也。若湿中三阴。则脉有沉缓沉细微缓之分。治有术附、姜附、桂附之异。盖沉缓沉细。为太少 二阴寒湿之本脉。人所易明。独厥阴脉见微缓。世所共昧。今特申之。夫厥阴为风木之藏。内藏 生阳。虽有湿着。风气内胜。鼓激其邪。流薄于经络之中。所以脉不能沉。而见阳浮阴缓之象。 是知微缓。亦厥阴受邪之本脉。观仲景厥阴例中。可以类推。至于湿袭经中。得人身浊气。蕴酿 而为湿热。则脉多软大。若浮取软大。而按之滑者。湿并在胃之痰也。浮取软大。而按之涩者。 湿伤营经之血也。湿寒湿热之辨。大略不出乎此。 罗谦甫治中山王知府子。年十三。六月中豪雨水泛。戏水湿衣。至精神昏愦。怠惰嗜卧。次 日头痛身热。腿脚重。一医用和解发散。重衾覆之。致苦热不禁。遂发狂言。欲去其衾而不得。 汗至四更。湿透其衾。明日循衣撮空。又以承气下之。语言不出。四肢不能收持。有时项强。手 足螈搐急而挛。目左视而白睛多。口唇肌肉蠕动。罗视之。具说前由。盖伤湿盛暑之时。过发 其汗。更复误下。虚热生风发痉也。与保元汤加升、柴、芍药五味甘草。二日语声渐出。四 肢柔和。饮食渐进而愈。 丹溪治一人。患湿气。背如负二百斤重。以肾着汤加桂心、猪苓、泽泻、酒芩、木通、苍术。 服之而愈。 又治一人。腰似折。胯如冰。用除湿汤加附子、半夏、浓朴、苍术而愈。 石顽治沈汝子。夏月两膝胫至脚痛极。僵挺不能屈者十余日。或用敷治之法。不效。其脉 软大而数。令拭去敷药。与当归拈痛汤二剂。汗出而愈。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