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医通》
书名:张氏医通朝代:清·康熙三十四年作者:张璐时间:公元1695年

[卷二 诸伤门] 劳倦

    经曰。饮食不节起居不时。阴受之。阴受之则入六腑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阴虚生内 热者。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而胃气热。热气胸中。故内热阳盛则外热者。因上焦不通。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发泄。故外热。劳则 喘且汗出。内外皆越。故气耗矣。 东垣云。夫喜怒不节。起居不时。有所劳倦。皆损其气。气衰则火旺。火旺则乘其脾土。脾 主四肢。故困热。无气以动。懒于语言。动作喘乏。表热自汗心烦不安。经言劳者温之。夫劳 之为病。其脉浮大。手足烦热。春夏剧。秋冬瘥。以黄建中汤治之。人受水谷之气以生。所谓 清气营气运气卫气春升之气。皆胃气之别名也。夫胃为水谷之海。脾胃气虚。则下溜肝肾。阴火 得以乘其土位。故脾病。始得则气高而喘。身热而烦。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其皮肤不任风 寒而生寒热。若阴火上冲。则气高而喘。烦热。为头痛。为渴。而脉洪。脾胃之气下溜。使谷气 不得升浮。是春升之气不行。而无阳以护其营卫。使不任风寒。乃生寒热。此皆脾胃之气不足所 致也。然与外感风寒之证。颇同而实异。内伤脾 胃。乃伤其气。外感风寒。乃伤其形。伤其外则有余。有余者泻之。伤其内则不足。不足者补之。 汗之下之吐之克之之类。皆泻也。温之和之调之养之之类。皆补也。内伤不足之病。苟误认作有 余之证而反泻之。则虚其虚也。惟当以辛甘温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矣。以阳 气下陷。故用味薄气清之品。若升麻柴胡之类举而扬之。使地道左旋。升于九天之上。倘阴气 不降者。用黄柏泽泻之类抑而降之。使天道右迁。而入于九地之下。此东垣补中益气。为万世 无穷之利。不必降也。清升浊自降矣。血中伏火。日渐煎熬。如气浮心乱。朱砂安神丸镇固之。 以手扪之。而肌表热者表证也。只服补中益气汤一二服。得微汗则已。非正发汗。乃阴阳气和。 自然汗出也。如腹中痛恶寒而脉弦者。是木来克土也。小建中汤。如脉沉结。腹中痛。理中汤。 如脉缓体重节痛。腹胀自利。米谷不化。是湿胜也。平胃散燥克之。胁下缩急。加柴胡。脐下急。 加肉桂。身体疼重者湿也。合五苓散。如风湿相搏。一身尽痛。加羌、防、本、升麻、苍术。 勿用五苓。所以然者。为风药已能胜湿。别作一服与之。内伤有虚实之分。如饮食失节。劳役所 伤。发热自汗。倦怠乏力。乃虚中之证。应补益中和之剂调治。无施解表。若饮食过饱。乃虚中 之实。为其所伤饮食。积滞不消。以致心胸痞闷。仍发寒热。恶心恶食。须用消导之剂。俟其消 克。心胸舒泰。仍用益脾之药。使无重虚元气。有宿食不消。日晡热气实者下之。亦要详审。无 过妄利。故虚人饮食所伤。及外感暴病新愈之后。皆当用六君子理胃为主。内伤劳倦。及久病之 后。用补中益气理脾为主。理脾则百病不生。不理脾则诸病续起。久之仍入于胃也。 内外伤辨人迎脉大于气口为外感。气口脉大于人迎为内伤。外则寒热俱作而无间。内则寒 热间作而不齐。外感恶寒。虽近火不除。内伤恶寒。得暖则解。外感恶风。乃不禁一切风寒。内 伤恶风。却恶门隙中贼风。外感证显在 鼻。故鼻息不利。而气拥有力。虽不能食。而不恶食。内伤证显在口。故口不知味。而腹中不和。 怯弱妨食。恶闻食气。外感则邪气有余。发言壮厉。先轻而后重。内伤则元气不足。出言懒怯。 先重而后轻。外感头痛。常常而痛。多见于脑后额上。以及遍身肢体腰脊筋骨挛痛。内伤头痛。 时作时止。不离两太阳额颅。多兼肩背胸胁腰腿骨节酸疼。外感则手背热手心不热。内伤则手 心热手背不热。外感小便赤涩而痛。终日难得。内伤小便黄赤。必短而频。外感燥结。则发热 腹中硬痛。内伤秘涩。则虚坐常见些少白脓。外感胸腹结痛。则痛不可按。内伤有时胃脘当心而 痛。上支两胁。外感则手足动摇。烦扰不宁。内伤则四肢不收。倦怠嗜卧。东垣辨法如此。然或 二者兼病。则其脉必并见而难辨。尤宜细心求之。若内证多者。则内伤重而外感轻。宜补养而兼 散邪。补中益气加羌活。若外感多者。则外感重而内伤轻。宜和营而邪自解。黄建中加当归。 内伤始为热中病似外感阳证头痛大作。气高而喘。身热而烦。上气鼻息不调。四肢困倦不 收。无气以动。无气以言。或烦躁闷乱。心烦不安。或渴或不渴。心火上炎肺经则渴。血脉中 有湿则不渴。或表虚不任风寒。目不欲开。口不知味。气口脉大于人迎两三倍。但急大而时见一 代。此内显脾气不续之脉也。补中益气汤。若有宿食。则右关独沉而滑枳术丸。 内伤末传寒中病似外感阴证腹胀胃脘当脐痛。四肢与两胁拘急膈噎不通。或涎唾。或清 涕。或多溺。足下痛。不能任身履地。骨乏无力。喜睡。两丸多冷。阴阴作痛。或妄见鬼状。腰 背肩胛脊膂皆病。不渴不泻。脉盛大以涩。名曰寒中。宜枳实理中附子、肉桂、益智草豆蔻。 兼肾脏火衰。面黑足寒小便不利者。八味丸鹿茸五味子 内伤似外感阳明中热证有天气大热时。劳役得病。与阳明伤热白虎汤相似。此脾胃大虚。 元气不足之证。因饥困劳役之后。肌热躁闷。烦渴引饮。口鼻气促目赤面红恶热。昼夜不息。 脉大而虚。重按全无。经曰。脉虚则血虚。血虚则发热。误服白虎必危。当归补血汤。 内伤似外感恶风寒证有因劳役辛苦。肾中阴火沸腾。后因脱衣或沐浴歇息于阴凉处。其阴 火不行。还归皮肤。腠理极虚无阳。被风与阴凉所遏。以此表虚不任风寒。与外感恶风相似。其 证少气短促。懒于言语。困弱无力。不可同外感治。补中益气加紫苏、羌活。甚者加桂枝最当。 劳倦所伤虚中有寒脾胃虚弱。不能运化。致寒物冷痰胶固于中焦。时时痞闷。不觉饥饱。 其脉虽弦而按之不鼓。当温暖以助脾健运。清理中宫。理中丸。若脐下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 桂。吐多者。气上壅也。去术加生姜。下多者。气泄而不收也。还用术。悸者饮聚也。加桂、苓。 渴欲饮水者。津液不足也。倍用术。腹中痛者。倍人参。寒多。倍干姜腹满者。去术加附子。 劳倦所伤虚中有热饥饱劳役。损伤脾胃。元气不足之人。其脉多弦。或洪缓。按之无力中 时一涩。其证身体沉重。四肢困倦。百节烦疼。胸满短气。膈咽不通。心须不安。耳聋耳鸣。目 热如火。视物昏花。口中沃沫。饮食失味。忽肥忽瘦。怠惰嗜卧。溺色变赤。或清利而数。或上 饮下便。或时飧泄。腹中虚痛。不思饮食。调中益气汤。如时显热躁。是下元真火蒸蒸然发也。 加生地、黄柏。如大便虚坐不得。或大便了而不了。腹中常逼迫。气血虚涩也。倍归身。如无以 上证。只服黄、人参、甘草橘皮、柴胡、升麻、苍术、酒黄柏。饮食不节。劳倦所伤。腹胁 满闷短气。遇春则口淡无味。遇夏虽 热犹有恶寒。饥则常如饱。不喜食冷物。升阳顺气汤。劳倦所伤。寒温不适。身热头疼。自汗恶 寒。脉微而弱。黄建中汤。饥饱劳役。胃气不足。脾气下溜。气短无力。不时寒热。早饭后转 增昏闷。须要眠睡。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懒倦动作。五心烦热。先服升阳补气汤二三剂。后服 补中益气汤。脾胃虚弱。喘促少气。衄血吐血门冬清肺饮。 脾胃之气俱病似痿弱证脾胃虚则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时值秋燥令行。湿热少退。体重节 痛。口干舌燥。饮食无味。不欲食。食不消。大便不调。小便频数。兼肺病。洒洒恶寒。惨惨不 乐。而色槁不和。乃阳气不伸故也。升阳益胃汤王安道曰。经云。阴虚生内热奈何。曰。有所 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蒸胸中。故内热。嗟夫。此内 伤之说之原乎。夫人身之阴阳。有以表里言者。有以上下之分言者。有以气血言者。有以身前身 后言者。有以脏腑言者。有以升降呼吸之气言者。余如动静语默起居之类甚多。不必悉举。此所 谓阴虚之阴。其所指与数者皆不同。盖劳动太过。则阳气皆亢极而化为火矣。况水谷之气又少入。 故阳愈甚而阴愈衰。此阴虚之阴。盖指身中之阴气。与水谷之味耳。或以下焦阴阳为言。或以肾 水真阴为言。皆非也。夫有所劳役者。过动属火也。形气衰少者。壮火食气也。谷气不盛者。劳 伤元气。则少食而气衰也。上焦不行者。清阳不升也。下脘不通者。浊阴不降也。夫胃受水谷。 故清阳升而浊阴降。以传化出入。滋荣一身也。今胃不能纳而谷气衰少。则清无升而浊无降矣。 故曰。上焦不行。下脘不通。然非谓绝不行不通也。但比之平常无病时。则谓之不行不通耳。上 不行下不通。则郁矣。郁则少火皆成壮火。而胃居上焦下脘两者之间。故胃气热则上炎熏胸中而 为内热也。东垣所言。正与经旨相合。固宜引此段经文。于内外伤辨以为之主。乃反不引此。却 谓火乘土位。此不能无疑者也。又经曰。劳者温之。温者养也。东垣 以为温凉之温。谓用温药以补元气而泻火邪。又改损者益之。为损者温之。又以温能除大热为内 经所云。而遍考内经。并无此语。亦不能无疑者也。然温药之补元气泻火邪者。亦惟气温而味甘 者斯可矣。盖温能益气。甘能助脾而缓火。故元气复而火邪息也。夫宜用温药以为内伤不足之治 则可。以为劳者温之之注则不可。苟以补之除之抑之举之散之等说。比类而观。则其义自着矣。 陆丽京曰。内伤之原有三。曰劳役伤脾。曰饥饱伤胃。曰负重伤血。三者虚实悬殊。所谓劳 役伤脾者。证必发热头痛。恶风畏食。自汗喘乏。脉必气口虚大。平昔未惯劳役人多此。东垣补 中益气证也。饥饱伤胃者。证必黄肿痞满。喘嗽恶食。发热身疼。脉必气口粗大。藜藿劳苦人多此。 平胃散加枣矾。负重伤血者。在胃口则咳呕血腥。痞满少食。膈间隐隐刺痛。脉必气口见弦。饱 食奔驰人多此。犀角地黄汤酒大黄。稍夺其势。即当因病制宜。余积不攻而去矣。 周慎斋云。内伤左脉常细而涩。右脉多浮而大。阳气下陷不能生阴。故血枯而左脉细涩。脾 胃亏损。不能生金。故气虚而右脉浮大。内伤寸口大于尺内。此阳盛脉也。保元加归、芍引下。 则大脉去而阳气亦内收也。此从阳引阴之法。肝脉细。余脉和缓。补中加枸杞。以枸杞补肝血故 也。脉气不足。用四君子。脉气有余。用平胃散。有余则泻。不足则补。五脏皆然。病重药宜轻 缓。剂宜减小。只以固中剂三四味。以俟胃气之复。脾气虚而脉弦者。服补中益气汤。后必发疟。 脾气虚而湿胜。服补中益气汤。后必患痢。此邪寻出路。仍服前汤自愈。清阳下陷。阴火上升。 若用寒药。则阳愈陷。火愈炽。火寻出窍。虚者受之。或目痛。或耳聋。或齿痛。从其虚而散也。 脾脉豁大。须防作泻。虚阳作泻。遇此脉必难愈。凡胸前作胀痛者。皆阳气不达于胸。阴气填塞 故也。盖阳则气化通达。阴则痰凝气滞。清阳 下陷。阴火上升。则为气逆浊气凝滞。则为痰厥。所谓脾气下溜。乘于肾肝。而成痰厥气逆之 渐也。香港脚上升则为清阳。下行则为邪气。内伤中虚表热。或潮热自汗。补中正方。表热。加羌、 防。腹中满。加附子。中气不和。加青皮神曲。间用八珍调理。气血俱虚。十全大补。阴虚火 动。脉洪大而不作泻。六味丸。恶寒。八味丸。腹痛少食。理中丸。作泻。六味去熟地加远志沉香砂仁。不应。加补骨脂肉豆蔻。倘病颠倒难明。必从脾胃调理。凡用补中。病热已退。 升、柴不可用也。若大便燥结。小便不利。或平常见此证。此清气下陷。补中虽数帖无妨。如热 甚不去者。甘草少故也。如用补中。汗少肺气不开。加用黄。汗多里气不守。加用人参。热不 退。加用甘草。脐以下无汗。加酒黄柏三分。浑身拘急作胀。系风寒。宜加羌、防。但作胀不拘 急。为内寒。宜加附子。内伤大便闭者。补中加苏子枳壳杏仁。小便不利。加牛膝。汗多。 加白芍减升麻。口干。加煨葛根、五味子。无汗。加用升麻。久病而热不退。气短促。用保元、 桂、附。烦躁、加当归、白芍、麦冬五味。大便欲去而不去。或着而不出为气虚。了而不了为 血虚。俱宜补中。气虚。加用人参。血虚。加用当归。里急后重。初起皆属于热。日久作阳气虚 陷治之。前汤加用升、柴。内伤久而不愈。潮热微汗咳嗽。不思饮食。补中加干姜、五味自愈。 不必理痰治嗽。正气足。则痰嗽自除矣。凡用补中。下体痿软。或虚弱者。不可用。当与八味丸。 凡内伤作泻。藏附子于白术中。令其守中以止泻也。表热。藏附子于黄中。欲其走表以助阳也。 凡内伤调理脾胃。必用羌活散肝邪。此为正治。内伤用补中。十余剂而无汗。及汗不至足者。 难治。然亦有服至二三十剂而汗出者。若服后遍身疼痛者。亦难治。气虚作胀而脉虚。用补中等 和中药。脉反有力者。不治。内伤寒热间作。气血两虚。一不宜头痛。二不宜便秘。三不宜绝谷 泻利。三者皆难治。凡内伤误用竹叶石膏。须防失血。过二十日必有反 复。误服黄柏、知母等药。须防泄泻呕吐。二三日便见。内伤身无大热。头不甚疼。胸膈饱闷。 大便不通。庸医下之而闭。闭而复下。下而不愈。阳已将去。或遍身疼痛。不能转动。腹胀内有 积血。虽神气清爽。饮食可进。亦不能治。或问素有病患。过劳役动作。反觉精神强健何也。曰。 此阴火沸腾。扶助于内。不觉元气之不足也。若静养调适。反觉神倦气弱。此阴火已退。阳无以 复。本相透露故也。 〔诊〕气口脉大而虚者。为内伤于气。气口脉大而时显一涩者。为内伤于血。气口脉大而涩。 人迎及尺弦者。为醉饱入房。肝脾气血俱伤。人迎脉弦而数者。为瘀血。气口脉滑而实者。为宿 食也。 汪石山治一人。形长而瘦。色白而脆。年三十余。得奇疾。遍身淫淫如虫行。从左脚腿起。 渐次而上至头。复下至右脚。自觉虫行有声之状。医多不识为何病。汪诊其脉浮小而涩。按之不 足。兼察形视色。知其为虚。仲景曰。身如虫行。汗多亡阳也。遂用补中益气倍参、术。加酒炒 黄柏五分。服至二十余剂而愈。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