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籍考》
书名:中国医籍考朝代:丹波元胤作者:时间:

[卷三十五] 方论(十三)

    〔李氏(中梓)伤寒括要〕二卷未见 汪琥曰。伤寒括要。顺治初云间李中梓士材甫着。书凡二卷。上卷。伤寒总论起。至肉苛证止。下卷。五证 总论起。至中暑中止。末后附仲景一百一十三方之外。复附以杂方五十六。其证备。其法详。其论明而且简。 书名括要。可为称其实矣。琥以初学人。宜熟读此书。但其方不可执。当以活法用之耳。 〔李氏()伤寒述微〕三卷存 〔吴氏(嗣昌)伤寒正宗〕未见 杭州府志曰。吴嗣昌。字懋先。仁和人。世业医。鼎革初大疫。昌全活甚众。昌更别有会悟。浙督赵尝遘危 疾。昌独排众论投冰水。立苏之。赵尊礼若神。曰。术如君。有得传者否。答曰。有宋尔班潘锡祉者。追随独久。 赵曰。君其不朽矣。后以事烦目瞽。居河渚。着伤寒正宗。医学慧业等书。行世。 〔潘氏(楫)伤寒大旨〕未见 按上见于仁和县志。 杭州府志曰。潘楫。字硕甫。号邓林。少以孝悌闻。卖药都市中。人以韩伯休目之。受业者数百辈。观其 器宇。即识为潘门弟子。始楫以兄善病。特往师王绍隆。终日视脉和 药。洞极深隐。通于神明。着医灯续焰。大有功于世。 〔张氏(璐)伤寒绪论〕二卷存 总论曰。余尝看晋王叔和集仲景伤寒书。未尝不废书而三叹也。嗟夫。犹赖叔和为仲景之功臣。使无叔和之 集。则伤寒书。同于卒病论之不传矣。何能知有六经证治乎。即条辨尚论。亦无从而下手也。究二子所编。各有 未当。余窃不揣。复取仲景原文。重分其例。取尚论各家之注。参以己见。成缵论矣。第残逸已多。证治不备。 拟搜诸家之论以补之。虽其间互有发明。然未免多歧之惑。是不得不博采往哲之言。以缀辑之。惜乎历代名医。 递相祖述。未能一一标明。姑从证类次弟。读者毋以辞害义可也。谨叙六经传变合病并病标本治法。及正伤 寒。两感三阴中寒冬温寒疫伤风温病风温时行。大头。温疫温疟温毒阳毒阴毒热病。中 暑。湿温中湿风湿湿热痉病内伤虚烦。香港脚。霍乱内痈。赤膈。黄耳。夹食。夹痰。夹水。夹血。 夹气。夹阴。冒雨。溺水重身。产后等。四十证。暨以审证死证。逐一辨论。 汪琥曰。绪论上卷。叙六经传变。合病并病。标本治法。及正伤寒。两感。三阴中寒。冬温。寒疫。伤风等。 共四十证。继之以诊脉察色劫病等法绪论下卷。又类分发热头痛等一百证。所载杂方一百四十九道。复附以刺灸 穴法。此论诚可补仲景伤寒。及成氏明理论之未备。但恨其纂集昔贤后人方论,大半不标名姓。然亦每多偏僻处。 学人宜详辨之。 〔伤寒大成〕未见 按上见于吴县志。 〔陆氏(圻)伤寒捷书〕海宁续目二卷未见 〔何氏(镇)伤寒或问〕未见 按上见于本草纲目必读类纂。 〔邵氏(三山)伤寒辨略〕未见 尤侗序曰。语有之。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古人所以有三折肱九折臂之喻也。然自扁鹊仓公而下。世习其传 者益少。吾吴永乐间。有刘毅。毅子观。观子博。成化间有周。子敷牧。敷牧子。并以其术供奉宫府。名 动一时。后乃寥寥矣。以予所见。有三山邵先生。能以肘后方活人。求疗者户外履恒满。以其得越人之意。如老 人。如小儿。如带下。无不治也。予生而善病。每藉其刀圭。以当七发。少自至老。久相与而不厌也。然其家传 本于乃翁纯山先生。予固幼而识之。而溯其开山。又本厥祖念山先生。实为岐黄祭酒。是则邵氏之医。不已合于 三世之说乎。念山尝以皇甫氏明医指掌一书。手授纯山。既订补而刻之。尚阙伤寒一科。欲参节庵蒙斋二家。以 续其成。有志而未逮也。今三山竭生平乏力。着为伤寒辨略。钩微抉奥。细人毫芒。而其驳喻嘉言尚论篇。尤能 是正前人之误。其于是道。岂非既切而又磋之。既琢而又磨之者与。先生承祖父之传。深造而扩大之。有子鸣山。 复继其后。邵氏之医。岂唯三世。殆敬仲之占。所谓五世其昌。八世莫京者乎。吾闻春秋之时。有医和者。有医 缓者。医何以和缓名。和与缓。医之道也。苟神和而气缓。则脉平而病不生矣。先生之医。吾虽无以名之。其有 得于和缓也夫。(艮斋稿) 〔顾氏(宪章)新纂伤寒溯源集〕六卷存 自序略曰。偶得全生集一帙。乃节庵陶君之所着也。其书得仲景之秘奥。发先贤之隐微。攻补合冥。寒温适 当。第 其文词虽若肤浅。而意实渊深。倘不详明备析。后之学人。何从而得其微义也。于是为之辑注解释。纤悉靡遗。 既采先贤之案。以广其变。复考制方之义。以知其用。使展卷粲然。了无疑义。因名为伤寒溯源云。 〔秦氏(之祯)伤寒大白〕四卷存 高序曰。粤稽上古未有儒。先有医。盖天生蒸民。未生后稷教稼。周公孔子教学。先生黄帝神农岐伯。尝 百草。疗疾病。良以人免夭折。始得众庶。既庶矣。然后教稼以富之。讲学以教之。则知医者救生之本。耕者养 生之源。教者。人伦之道也。若是则保民莫先调养民病。然后富之教之者也。于是留心医学。时切探讨。余原籍 奉天。先大夫参政京华。遂居辇毂下。四方医士。云集京邸。因闻天下明医。出在松江。然多高隐。未得来京。 未获亲逢考究。自辛卯春。迁任吴阊。得见云间秦子皇士之书。名曰症。因脉治施。子宇瞻昆季所刊也。症分外 感内伤。治分经络表里。就症以审,回就因以审脉审治。因叹向闻松郡多明医,是书果为寿世。但因远署虞山。 先生又杜门却轨。不得相朝夕。癸巳岁。开浚东江。未得告竣。各工官会详申宪。奉此按松。而着书之秦子。世 居河上。遂讲论旬日。公余稍暇。怡息其家。见架头有伤寒大白。女科切要。词句分明。治法中病。果然大白也。 切要也。此先生格致之余。晚年之悟。加以不二之心。不已之功。始得如此。越明年。会新安陈氏。敬敷昆季捐 资寿梓。属余为序。余念秦先生著作真大功也。实能生死人免夭折者也。陈君捐金付梓。非细德也。实与施昆季 保民生济众庶者也。余故乐为之叙。时康熙岁次甲午夏。现任苏州府督理苏松水师船政海防同知。年通家弟高 重南 氏序。 〔汪氏(纯粹)孝慈备览伤寒编〕四卷存 傅王露序曰。唐许胤宗之论医曰。吾意之所解。而口不能宣。余谓口不能宣者。必其意者未解也。姚菩提 对梁武帝。讨论方术。言多意会。惟其意有真解。故言之了了。无昧疑似之惑。越人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 听声写形。闻病之阳。论得其阴。闻病之阴。论得其阳。是以不出千里。决者至众。无他。口之所宣。皆其意之 所解也。非然如古人难经诊法。岂皆不能宣之于口。而漫然笔之于书者耶。汪子春圃为名诸生。而尤精于医。为 余姻娅清怡之从子。往者清怡之兄盾夫偶患腹痛而呕。会余往视。医者毕集。佥谓微疾无大患。顷之春圃至。惶 然曰。六脉沉伏。幸未厥汗。亟宜投以参附。一时闻者咸笑其妄。自辰及午。果厥而汗。复属诊之。则曰寒邪直 伏三阴。弗可药已。春圃幼与盾夫同砚席。尤笃契。其挽诗有云。泪染桃花千尺水。梦缠玉岌九神丹。情溢于词。 盖由其意之真。故言之切至如此。乃春圃久密棘闱。自愤不得以文售于时。益肆其力。以攻医术益神。癸丑夏。 疫疠时行。春甫所至。沉辄起。遇贫不能具药饵者畀其资。予以汤剂。全活无算。颂德者遍里闾。一日过余。 樽酒论文。出孝慈备览全编见示。凡杂科。女科。儿科,靡不具列。而伤寒四卷。其首编也。分阴阳。别脏腑。 明六经。定五略。详切问。考汤头。论有本源。语无枝叶。辨俗师所未辨。发古人所未发。其斯道中三折肱乎。 考玉机真脏论云。风者百病之长。风送寒来。寒随风入。故病惟伤寒为最多。死惟伤寒为最易。亟劝先登诸梓。 俾世之为孝子。为慈父者。得以晓然于受病之由。与治之法。且令一时 医师。获金针以刺绣。岁不知几千万人。则是编之功。不其伟欤。是则春圃不惟宣之口。而且笔之于书。非意有 其解。曷克致此。昌黎有言。取于心而注于手。汨汨然来。醇也而后肆焉。然则观春圃之医。即可以知春圃之文 矣。闻春甫于丁酉癸卯两试。皆荐而不售。夫使其售于文。安能成是编。以神其济人利物之术乎。虽然。修德者 必获报。又安知天不发其所素积。以上作圣天子。久道化成。寿世寿民之盛治。而跻斯民于仁寿之域也哉。是为 序。雍正甲寅。九月既望。年姻家弟玉笥傅王露撰。 凡例曰。是编分四卷。首论伤寒治法。十二经脏腑表里。及合病并病。两感等病。以至望闻问切之所以然。 与诊脉之所宜然。悉讨论周详。分晰立辨。是为第一卷。次言六经阴阳所载。太阳脉证疑问。内列发略诸汤主治。 阳明脉证疑问内。列解略诸汤主治。少阳脉证疑问内。列和略诸汤主治。胃正腑。及三阳传经脉证疑问内。列清 略诸汤主治。直中三阴脉证疑问内。列救略诸阳主治。如某证宜用某略某汤。俱填注于该证之下。有是证即有是 方。检阅甚便。是为第二卷。次言伤寒有类证变证之不同。或兼经而发。或各经所有。病情百出。概列疑问。所 有宜发宜解。宜和宜清宜救。逐一列方于该证之下。俾得临病以考证。自能对证而用方。其一切不治死证。亦历 历开载。以便见几而作。是为第三卷。次言时异地殊。如仲景麻黄桂枝汤方。虽尽善多不宜今。用是设立五略。 选集历代名家汤头。分经而各属之。发解和清救五略之目也。共计列方九十有九。俱注号数于各证下。是为第四 卷。然说有本源。意无拘牵。述者似觉呕心而陈。观者勿捧腹而笑。 〔张氏(登)伤寒舌鉴〕一卷存 自序曰。尝读仲景书。止言舌白苔滑。并无黄黑刺裂。至金镜录。始集三十六图。逮后观舌心法。广至一百 三十有七。何后世证变之多若此。宁知伤寒自表传里。舌苔必由白滑而变他色。不似伏邪瘟疫等。热毒自内达外 之一病。便见黄黑诸苔也。观仲景论中。一见舌白苔滑。即言难治。安有失治而致变者乎。所以仲景止言白苔。 已见一斑。不烦琐屑。后人无先圣治未病之能。势不得不反复辨论。以启蒙昧。盖邪气入里。其虚实寒热之机。 必现于舌。非若脉法之隐而不显也。况阴盛格阳。与邪热郁伏。多有假证假脉。惟验舌上苔色之滑燥浓薄。昭若 冰鉴。无所遁形。由是取观舌心法。正其错误。削其繁芜。汰其无预。于伤寒者。而参入家大人治按所纪。及己 所亲历。共得百二十图。命曰伤寒舌鉴。授之剞劂。以公同志。临证之一助云。康熙戊申如月。诞先张登书于隽 永堂。 四库书目提要曰。伤寒舌鉴一卷。国朝张登撰。登字诞先。吴江人。是书备列伤寒观舌之法。分白苔。黄苔黑苔。灰色。红色。紫色。霉酱色。蓝色。八种。末附妊娠伤寒舌。为图一百二十。各有总论。案古经于诊候之 外。兼及辨色聆音。而未尝以舌观病。舌白苔滑之说。始见张机伤寒论。其传亦古。然其法不详。亦未尝言及种 种之别。后金镜录。推至三十六图。未为赅备。观舌心法。衍至三十七图。又颇病繁芜。登以己所阅历。参证于 二书之间。削烦正舛。以成是书。较之脉候隐微。尤易考验。固诊伤寒者。所宜参取也。 汪琥曰。伤寒舌鉴。张路玉长子张登诞先氏汇纂。书止一 卷。共舌图一百二十。琥按舌苔但有白黄黑三者而已。杜清碧推展敖氏验舌法。为三十六图。其中又增纯红舌。 其余等舌已半属无据。今广至一百二十图。何其多欤。就其中。言紫色舌。蓝色舌。亦甚有理。盖热极则色紫。 寒极则色蓝。蓝者。微青色也。至其言灰色。霉酱色二舌。亦甚不必。盖灰色。即淡黑。霉酱色。即深紫也。张 氏每借一色。即化为数十图。何其穿凿。 〔张氏(倬)伤寒兼证析义〕一卷存 张倬曰。晨窗雪霁。光射四壁。张子被褐方起。诵雪峤熟煮□。春风劈烂椽之句。客有量履过我。而进苦雪 篇者。中有冻馁相继倒一语。怃然久之。因呼从事炉头。相与平章风雅。杯内。论及医道之难。而伤寒为最难。 伤寒而挟杂病者尤难。是以亘古绝无兼该之例。后世不能兼善其术也。余曰。安有滔滔江汉。不通潮汐者乎。苟 能纯一其道。则圆机在我。活法随人。何虑兼证之不克哉。客举手称善。 四库全书提要曰。伤寒兼证析义一卷,国朝张倬撰。倬字飞畴。吴江人。张登弟也。是书专论伤寒而挟杂病 者。分中风。虚劳中满。肿胀。噎膈反胃。内伤。宿食咳嗽咽干。闭塞。头风。心腹痛。亡血多汗积聚动气疝气淋浊泻痢。胎产。凡十七种。设为问答。以发明之。案伤寒论所谓合病并病。止言六经兼 证。而不及杂病。医家不明兼证之意。往往于脉证参差之际。或顾彼而失此。或治此而妨彼。为害颇深。此书一 一剖析。使治病者不拘于一隅。不惑于多歧。亦可谓有功于伤寒矣。 汪琥曰。伤寒兼证析义。张路玉次子张倬飞畴氏着。书止一卷。言中风虚劳胀满之人。有病伤寒者。谓之兼 证。设 为问答。共十七论。末后又附以十二经。八脉五运六气方宜等说。极为明备。但其所用方药。亦多偏僻。恐难取 正也。 〔陈氏(治)伤寒近前集〕五卷存 自序曰。圣王治世。泽及民生物命。孳孳揆理。无所不极。其调和阴阳。洞测性理。内则虑夫七情戕于中。 表则防其六淫袭于外。不无其病。即有其治。或曰。病以何证为难治。曰。惟伤寒为难。曰。然则曷以伤寒为近 乎。曰。惟其难。所以不可远也。仲景着伤寒论。后如成无己之详注。方有执之条辨。铅椠不一。代有其人。而 学之者。如入万花谷中。莫不惊心艳目。而企羡之。然究不知何所适从而取舍也。因曰。书有成规。地有异宜。 辞贵切而不浮。理贵确而有当。燕赵鲁卫之邦。近西北者。土敦而风烈。人多刚竞。宜宗仲景法以治之。则得心 而应手。吴楚闽粤之方。近东南者。土润风和。人多柔弱。宜宗节庵法以治之。则病瘳而易起。故曰。节庵一人。 顿起沉沦。方趋捷要。药类躬亲。庶几不远。毋以近乎。康熙三十六年。山农陈治自叙于粤东端州之文来阁。 〔伤寒近后集〕五卷存 〔黄氏(元御)伤寒说意〕十一卷未见 四库全书提要曰。元御既作伤寒悬解。谓论文简奥。非读者所能遽晓。乃会通大意。后着此书。以开示初学 之门径。 〔程氏(云鹏)伤寒答问〕未见 程云鹏曰。仲景法象高深。茫无入手。束而不观。临证昏昧。因就一二门士之问。而浅示之。使易通晓。( 慈幼筏)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