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台玉案》
书名:丹台玉案朝代:明作者:孙文胤时间:公元1637

[卷之三] 发热门

    世间发热数种。治各不同。而外感内伤乃大关键。然外感之热与内伤之热。又有虚实之 分。 医者不可不辨。如伤感发热是实邪入卫。与阳气交争而为外热。其脉紧而有力。此发于正冬 之时也。类伤寒发热。冬伤寒不即病。至春变温。至夏变热。又有一种天行瘟疫热病。多发 于春夏之间。沿门阁境相同者。此天地之疫气。时令不正。乍寒乍热之感也。病有发喘者。 热则息粗。而气不循序也。病有发呕者。胃中有热而火炎上也。有鼻窒者。热客阳明。而鼻 胀也。又有一种冬瘟之病。治之非其时。而有其气。盖冬寒时也。而反病温焉。此天时不 正。阳气反泄而热也。又有一种时行寒疫。却在冬温之时。此亦天时不正。阴气返逆而热 也。又有夏月伤暑之病。虽属外感。却类内伤。与伤寒大异盖寒伤形寒邪客表。有余之症 。故宜汗之。暑伤气元气为热所伤而耗散。其脉虚迟而无力不足之症。又有因时暑热。而 过食冷物。以伤其内。或过取冷风。以伤其外。此则非暑伤人。乃因暑而自致之病也。若夫 饮食劳倦。内伤元气。其热昼夜兼发。或昼重夜轻。口中无味。是阳气自伤不能升达于阴分 。而为内热。乃阳虚也。故其脉大而无力。属肺脾。内伤色欲发热午后发热至半夜止。口中 有味。是阴血自伤不能制火。阳气升腾而为内热。乃阳旺也。故其脉数而无力。属心肾。阴 阳两伤昼夜发热。烦渴不止。鼻干者有内伤饮食。类伤寒初症。但右手脉气口紧盛。身体 不痛 为异。有内伤思虑。神昏恍惚。眼烧而发热者。有内伤生冷。郁遏阳气而发热者。有因服金 石炙爆夜卧火坑。或火烘衣服。久则蕴积热毒。脉浮大此属实热。有因销砾肾水相火炎上 。口燥烦渴。精神短少。脉细小。此属虚热。有气分实热。血分实热。血气俱实热。有气分 虚热。血分虚热。血气俱虚热有骨蒸热。有心热。热在血脉日中面赤心烦喜哭。疮疡自 汗。掌中热舌干是也。有肺热。热在皮毛。日西甚。上气喘急。咳嗽咽痛肩背痛鼻流 血是也。有脾热。热在肌肉。遇夜犹甚。怠惰嗜卧。面黄腹胀口甜流涎。易饥体重是也有 肝热。热在肌肉之下。骨之上。寅卯尤甚。胁疼目痛泪出颊肿。头旋筋急。多怒是也。有肾热 。热在骨间。夹子时甚。两足手心如火多睡。溺涩口干。足肿是也。有五心烦热。乃阴虚火 盛也。有胸中烦热头昏口燥。乃心内烦躁。无外热仍 分虚实。若因汗吐下后。津液去多。五内枯燥者。皆属虚也。若不因汗吐下后而得者是实。 有潮热。若伤寒日晡发热。乃胃实。别无虚症。其余当审其虚实。如前有面独热。是阳明经 气盛有余。或风热上升也。然积病最能发热。多夜分腹肚热甚也。经曰治病必求其本。风热 。痰热。湿热。三者尤百病之根本。宜详审之。如风热头目肿痛。眩晕眼昏目赤耳聋。鼻 塞口燥舌干。斑疹之类。皆风热炎上之所为也。如痰热。咽痛喉闭膈噎胸痞颠狂惊悸之类 。皆痰火凝滞中焦之所为也。如湿热泄泻下痢。水肿鼓胀。黄胆遗精白浊。疝痛香港脚。腰膝 痛皆湿热下流之所为也。治者于小热之气凉以和之。大热之气寒以收之。甚热之气以汗发之 。内热者下之。外热者发之。虚者补之。庶无误矣。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