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纲目》
书名:伤寒论纲目朝代:清作者:沈金鳌时间:公元1644-1911年

[卷十六 伤寒后症] 妇人伤寒

    【纲】仲景曰。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深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 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 【目】许叔微曰。一妇人患热入血室。医者不识。用补血调气药。延养数日。遂成血结胸。或 劝用前药。予曰。小柴胡已 迟。不可行也。无已。则有一焉。剌期门穴。果愈。或问。热入血室何为而成血结胸也。曰。邪气 传入经络。与正气相搏。上下流行。或遇经水适来适断。邪气乘虚而入血室。血为邪逼。上入肝经。 肝受邪则谵语而见鬼。复入膻中。则血结于胸也。何则。妇人平居。水当养木。血当养肝。方未 受孕。则下行以为经水。既妊。则中蓄以养胎。既产。上壅以为乳。皆此血也。今肝气蓄血。并归 肝经。聚于膻中。结于乳下。故手触之则痛。非汤剂可及。故当刺期门也。 【纲】仲景曰。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此为热入血室。 无犯胃气。及上中二焦。必自愈。 【目】成无己曰。此则不须治而自愈者也。盖经水适来。以里无留邪。但不妄犯。热随血散。 故自愈。经曰。血自下。下者愈。故只须无犯胃气及上中焦也。所谓妄犯者。盖恐以谵语为阳明内 实。攻之。犯其胃气也。此无胸胁之邪。刺期门。恐犯其中焦也。此无血结。与小柴胡。恐犯其上 焦也。小柴胡解散。则动卫气。卫出上焦。动卫气是犯上焦也。刺期门。则动荣气。荣出中焦。动 荣气是犯中焦也。 楼英曰。一妇人温病已十二日。诊其脉六七至而涩。寸稍大。尺稍小。发寒热。颊赤口干。不 了了耳聋。病数日。经水乃行。此属少阳热入血室也。若治不对病。则必死。用按其症。与小柴 胡服之。二日。又与此汤加桂、干姜。寒热遂止。又云。我脐下急痛。又与抵当丸微利。脐下痛痊。 身渐凉。脉渐匀。尚不了了。仍与小柴胡。次日又云。我但胸中热燥。口鼻干。又少与调胃承气汤。 不得利。次日。又与大陷胸丸半服。利三行。次日。虚烦不乐。亦有所见。时复狂言。虽知其尚有 燥屎。以极虚不敢攻。遂与竹叶汤去其烦热。其夜大便通。下燥屎数枚。而狂言虚烦尽解。但咳唾。 此肺虚也。恐乘虚而成肺痿。遂与小柴胡。去人参、姜、枣。加干姜、五味而愈。以上皆用仲景方。 柯琴曰。前言中风。此言伤寒。见妇人伤寒中风。皆有热入血室症也。 【纲】仲景曰。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 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 柴胡汤主之。 【目】成无己曰。此须治而愈者也。夫谵语为病邪之甚者。何不类治而愈耶。且胸胁满如结胸 状。谵语。是邪气留结于胸胁而不去者。故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也。寒热如疟。是邪留于内。故 血结不行。故须散之也。 张云岐曰。妇人伤寒中风。自汗头痛项背强。发热恶寒。脉浮而缓。恐热入血室。故倍加芍 药。宜桂枝加芍药汤。妇人伤寒。脉浮而紧。头痛身热恶寒无汗发汗。恐热入血室。宜麻黄生地黄汤。妇人伤寒身热。脉长而弦。属阳明少阳。往来寒热。夜躁昼宁。如见鬼状。经水适断。 热入血室。不实满者。小柴胡加牡丹皮汤。大实满者。桃仁承气汤。妇人伤寒。头痛脉浮。医反下 之。邪气乘虚而传于里。经水闭不行。心下结硬。口燥舌干寒热往来。狂言如见鬼状。脉沉而数 者。当下之。宜小柴胡加芒硝大黄汤。 楼英曰。妇人伤寒。经水适来初断。寒热如疟。狂言见鬼。干姜柴胡汤庞安常曰。妇人室女。伤寒发热。经水适来适断。昼日明了。夜则谵语。如见鬼状。宜小柴胡 加生地黄汤。亦治产后恶露方来。忽间断欲死。妇人伤寒表虚自汗。身凉。四肢拘急。脉沉而迟。 太阳标病。少阳本病。经水适断。宜桂枝加附子红花汤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