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 杂证门下] 呕吐
〔大〕
夫妇人
呕吐者,由脾胃有邪冷,
谷气不理所为也,胃为
水谷之海,其气不调
而有风冷乘之,冷搏于胃,
胃气逆则令呕吐也。夫呕吐之疾,非特脾
胃虚冷而呕吐也,亦
有
胃热而呕者,亦有胃中冷,胃口热而吐者,亦有痰盛而呕者,亦有血弱而呕者。经云∶无
阴则呕是也。不可以一概用药。如胃冷而呕吐,宜用《局方》
人参丁香散、
理中丸,及
许仁则半夏丸、
人参七味丸。如胃热而呕吐者,宜用
小柴胡汤、
芦根汤、
竹茹汤、
槐花
散。如胃中冷,胃口热而呕吐者,宜用《局方》
藿香正气散,
生姜、枣子煎,沉
冷服即
止。如痰盛呕吐者,宜《局方》
半夏汤、
茯苓汤、
二陈汤。如
恶阻兼用
茯苓丸,自有专
门。如血不归源而呕吐者,用十全大补(
杂病虚劳。)加
陈皮、
半夏、
藿香、姜、
枣煎服。或有
香港脚而呕者,自有专门,不滥及。
〔薛〕
东垣先生云∶前证内有故寒与新谷俱入于胃,新故
真邪相攻,气并相逆,复
出于胃,故为哕,补
手太阴,泻
足少阴。又云∶胃因
气逆为哕。夫呕、吐哕者,俱属于
胃,以其
气血多少为异耳。如呕者,
阳明也,阳明多血多气,故有声有物,血气俱病也。仲
景云∶呕多虽有阳明证,慎不可下。孙
真人云∶
呕家多服生姜,为呕家之圣药也。气逆
者必散之,故以生姜为主。吐者,
太阳也,太阳多血
少气,故有物无声,为血病也。有食
入则吐,以
橘皮去白主之。哕者,
少阳也,多
气少血,故有声无物,乃
气病也,以姜制半
夏为主。若
脾胃虚弱,
寒邪所客,
饮食所伤者,用六君、
丁香、藿香、生姜之类。若胃
中有热,膈上有痰,用二陈、
山栀、
黄连、生姜。若久病胃虚,呕而不纳谷者,用生姜、参、
术、黄、
香附之类。亦有
痰膈中焦,食不得下者,有气逆而呕者,有
气郁于胃口者,有
食滞于心肺之分而复出者,有胃口有火与痰而呕者。若注船大吐,渴饮水者即死,童便
饮之最妙。前论云∶血不归源而呕,用
十全大补汤,诚发前人之未发,愚常用屡效。(此论
与
王安道《溯洄集》所论少异,宜参看之。)先太宜人饮食后,闻外言忤意,呕吐酸水,
内热
作渴,惟饮冷水,
气口脉大而无伦,
面色青赤,此肝
脾郁火,投之以药,入口即吐。第
三日吐
宿食,第七日
吐酸黄水,十一日吐苦水,脉亦洪大,仍喜饮冷。以
黄连煎汤冷冻
饮料
少许,至二十日,加
白术、
茯苓,二十五日,加陈皮,三十七日加
当归、炙草,至六十日
始进
米饮半盏,渐进薄粥,调理得痊。府庠沈姬文母,患
脾虚中满,
痰嗽发热,又食
湿面冷茶,
吞酸呕吐绝食,误服芩、连、
青皮等药,益加
寒热口干,
流涎不收,闻食则
呕,数日矣。迎治,余曰∶
脾主涎,此脾虚不能约制也。欲用
人参安胃散,惑于众论,以
为
胃经实火宿食治之,病日增剧。忽思
冬瓜,食如
指甲一块,顿发呕吐酸水不止,仍服前
药愈剧。复邀视之,则神脱
脉绝濒死矣。惟
目睛尚动,余曰∶
寒淫于内,治以辛热,然
药不能下矣。急用盐、艾、
附子炒热,熨
脐腹以散寒
回阳,又以
口气补接母口之气,又
以附子作饼,热贴脐间。时许,神气少苏,以参、术、附子为末,仍以是药加陈皮煎膏为
丸,如
粟米大,入五七粒于口,随
津液咽下,即不呕。二日后加至十粒,诸病少退,其涎
不止,五日后渐服前剂一二匙,胃气少复,乃思粥饮。后投以参、术等药,
温补脾胃,五
十余剂而愈。
〔孙〕
一妇人三十五岁
无子,恐夫娶外家致郁,经不行者三月矣。病
腹痛恶心,诸医
皆云有孕,其夫亦粗知医,举家欣喜,治以
安胎行气止痛之药,服三五十帖不效,痛苦
益甚。凡未申时发寒热,腹中有块,如弹子大者二三十枚,翻腾作痛,
行动则水声
漉漉,
痛极则吐酸水五六碗,吐尽则块息而寒热除,痛亦不作,明日亦然。又作疟治,转剧。召
予诊,左手弦,尺涩,右手濡弱,重取则滑,尺同左。时经已五月不行矣。予曰∶此
郁病
也,岂有
涩脉成孕之理,若然,则前药当效矣。其夫亦悟。乃为制方,以二陈加香附、山
栀、抚芎、玄胡、当归、
红花之类,药进而痛止,连与四帖皆效,但药止则痛发如故,调
治一月不能除根。予因
持脉案见先师黄古潭先生,先生乃谕予曰∶此
郁火病也。其病起
于肝胆,盖
肝主谋虑,
胆主决断,谋不决则郁生,郁生则木盛,木盛则凌脾,脾伤则不
能运化
精微而
生气血,以故
月水不来也。
肺金失于母养,则降杀之令不行,木寡于畏而
侮
所不胜,是以直冲犯清道以作吐也,吐后诸证皆减者,木升而火息也。为裁一方∶以
黄五钱,
柴胡三钱,
白芍药二钱,
甘草一钱,陈皮、
贝母、
枳实各五分,姜三片,一
剂而寒热除,再剂而痛减吐止,水声亦绝,七日不发。其夫喜曰∶是何神速也。乃拉予复
请命于先生,先生曰∶夫寒热者,少阳胆也。吐酸者,
厥阴肝也。痛而腹块翻腾者,火盛
激动其水,如锅中汤滚泡浪沸腾是也。吐多则肺金愈伤。故用黄补肺金为君,使得以
制
肝木,以柴胡
泻肝为臣,以升发其
胆火。经曰∶
木郁则达之,达是通达之义。夫木性上
升者也,既郁则不升,故用柴胡升发胆肝之
清气,使冲开其郁结以复其常。又曰∶过者
折之,以其畏也。所谓泻之,补肺制肝,正谓此也。又曰∶泄其肝者,缓其中,以甘草
缓中为佐。又曰∶
木位之主,其泻以酸,以白芍药于脾中泻木为臣,病久生郁,郁久则
生涎,以贝母、陈皮、枳实
开郁逐涎为裨使,
然后金得其正,木得其平,土得其安,由是
病去而愈速。前方用山栀、黄连之类,皆降下之药,火势正炽,岂区区寒凉所能抑哉。故
经曰∶轻者
正治,重则从其性而升之。但凡
治病,要当识得此意。
益智子散 治妇人脾胃久虚气弱,多欲呕吐,全不下食,
四肢无力。
益智(一两)附子(炮)缩
砂仁丁香浓朴黄白术
白茯苓陈皮
川芎良
姜藿香叶当归(各七钱半)
人参桂心(各半两)
上咀,每服三钱,姜三片,枣一枚,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无时
温服。
丁香散 治妇人
脏腑虚冷,脾胃气弱,食则呕吐,水谷不消。
丁香白术缩砂仁
草果仁橘皮(各七钱半)当归
白豆蔻藿香叶
神曲诃子皮甘草(各半两)人参(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三钱,煎
姜枣汤调下。
竹茹汤
治
胃热呕吐。
干葛(三两)半夏(汤洗七次,
姜汁半盏,
浆水一升,煮耗一半,取七钱半)
甘草(七钱半)
上咀,每服五钱,水二盏,姜三片,
竹茹鸡蛋大,枣子一枚,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许学士云∶胃热者
手足心热。政和中,一宗人病
伤寒,得汗身凉,数日后忽呕吐,药
与饮食俱不下。医者皆用丁香、藿香、
滑石等药,下咽即吐。予曰∶此正汗后饮热留胃
脘,
孙兆竹茹汤正相当尔。亟治药与之,实时愈。
良方
槐花散
皂荚白矾槐花(炒,令黄黑色)甘草(各
等分)
上为细末,
白汤调下二钱。
许仁则半夏丸
疗积冷在胃,
呕逆不下食方。
半夏(一升,真熊州者,洗去滑)
小麦曲(一升)
上捣半夏为散,以水搜面,丸如弹子大,以水煮令面熟,则是药成。初吞四五丸,日
二服,稍加至十四五丸,旋煮旋服,比觉病减,欲更合服亦佳。忌
羊肉、饧。
又根据前半夏丸,虽觉渐损,然病根不除,欲多合前丸,又虑
药毒不可久服,欲不服又
恐病滋蔓,宜合人参七味丸服之。
人参七味丸
人参白术(各五两)浓朴(炙)
细辛(各四两)生姜(八两,末)橘皮(三两)
桂心(二两)
上为细末,炼
蜜丸如
梧桐子大,饮下十丸,渐加至二十丸,与半夏丸间服亦可。忌
桃、李、雀肉、生葱、
生菜。
《补遗》治男子妇人一切呕吐。
五苓散内除桂,加半夏末如桂分两,每服一钱,以生
姜
自然汁调搜和如面,候半时久,再以
白沸汤一小盏,调开温服。(五苓散方,见
伤寒准绳渴
门。)
青金丹 治一切呕吐不已。
硫黄(二钱)
水银(一钱)
入铫内慢火熬化,以木篦子拨炒成砂,再入乳钵研黑不见星,以姜汁
糊丸如
绿豆大,每
服二三十丸,米饮下。
人参安胃散
治脾胃虚热,呕吐
泄泻,或饮食不入。
人参(一钱)黄(炒,二钱)生甘草
炙甘草(各五分)白芍药(七分)白茯苓(四分)
陈皮(三分)黄连(炒,二分)
上
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