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书》
书名:景岳全书朝代:明作者:张介宾时间:公元1640年

[卷之三十贯集·杂证谟 血证] 便血论治(共十条)

    便血之与肠,本非同类。盖便血者,大便多实而血自下也;肠者,因泻痢 而见脓血,即痢疾也。观《内经》曰∶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 入五脏则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此可见肠之因飧泄,自与便血不 同,而治亦有异。且便血有夙疾,而肠惟新邪,尤为易辨。今诸书以此类言者,皆误 也。兹列便血证治于此,而肠之义则在痢疾门。故凡临此证者,必须详察大便之燥泄 何如,庶不致疑似误认之谬。然多酒之人,必多溏泄,亦多便血,是又不可因泄而作肠 也。 一、大便下血,多由肠胃之火。盖大肠小肠皆属于胃也。但血在便前者,其来近,近者 ,或在广肠,或在肛门;血在便后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于胃。虽血之妄行, 由火者多,然未必尽由于火也。故于火证之处,则有脾胃阳虚而不能统血者,有气陷而血亦 陷者,有病久滑泄而血因以动者,有风邪结于阴分而为便血者。大都有火者多因血热。无火 者多因虚滑。故治血者,但当知虚实之要。 一、下血因火者,宜清热为主,惟约营煎最佳,次以地榆散槐花散黄连丸槐角丸 之类主之。若热在脾胃小肠之间,而火之甚者,宜抽薪饮黄连解毒汤之类主之。若素以肠 脏多火,而远年近日脏毒下血久不能愈者,宜脏连丸猪脏丸主之。若大肠风热而血不止者 ,宜防风黄芩丸主之。 一、酒毒湿热结蓄大肠下血者,宜约营煎、聚金丸,或槐角丸之类主之。若但以寒湿而 无火下血者,宜二术煎,或四君子汤主之,或葛花解酲汤亦佳。 一、脾胃气虚而大便下血者,其血不甚鲜红,或紫色,或黑色,此阳败而然,故多无热 证。而或见恶心呕吐。盖脾统血脾气虚则不能收摄,脾化血,脾气虚则不能运化,是皆血 无所主。因而脱陷妄行,速宜温补脾胃,以寿脾煎理中汤养中煎归脾汤,或十全大补 汤之类主之。 一、气陷不举而血不止者,宜补中益气汤,或寿脾煎、归脾汤主之。若微陷而兼火者, 宜东垣加减四物汤主之。若气大虚而大陷者,宜举元煎主之。 一、血滑不止者,或因病久而滑,或因年衰而滑,或因气虚而滑,或因误用攻击,以致 气陷而滑。凡动血之初,多由于火。及火邪既衰而仍有不能止者,非虚即滑也。凡此之类, 皆当以固涩为主,宜胜金丸香梅丸之类主之。然血滑不止者,多由气虚,宜以人参汤送之 尤妙。或以补中益气汤、归脾汤、举元煎、理中汤加乌梅文蛤五味子之类主之。若滑甚 不能止者,惟玉关丸最佳。 一、结阴便血者,以风寒之邪结于阴分而然,此非伤寒之比,盖邪在五脏留而不去,是 谓之结阴。邪内结不得外行,则病归血分,故为便血。经曰∶结阴者,便血一升,再结二升 ,三结三升,正此之谓。此宜外灸中脘气海三里以散风邪,内以平胃地榆汤温散之剂主 之。 一、怒气伤肝,血因气逆而下者,宜化肝煎枳壳汤之类主之。若逆气散而微有火者, 宜黄芩芍药汤主之。若肝邪乘胃,以致脾虚失血者,自无烦热气逆等证,宜从前脾胃气虚证 治,不得平肝以再伤脾气也。 一、凡因劳倦七情内伤不足,而致大便动血者,非伤心脾,即伤肝肾。此其中气受 伤,故有为呕恶痞满者,有为疼痛泄泻者,有为寒热往来,饮食不进者。时医不能察本,但 见此证,非云气滞,即云痰火,而肆用寒凉,妄加攻击,伤而又伤,必致延绵日困。及其既 甚,则多有大便下紫黑败血者,此胃气大损,脾元脱竭,血无所统。故注泄下行。阳败于阴 ,故色为灰黑。此危剧证也,即速用回阳等剂犹恐不及,而若辈犹云∶今既见血,安可再用 温药,必致其毙。吁!受害者殊为可悯,害人者殊为可恨。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