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册 诸气门] 痞
或问痞属何脏?邪属何气?曰尝考之《
内经》,有
阳明之复,
心痛痞满者。注以
清甚于内,
热郁于外。
太阳之复,心胃生寒,心痛痞闷者。注以
心气内燔。
备化之
纪,病痞。
卑监之纪,留满痞塞。
太阴所至,为
积饮否隔。注皆以阴胜阳也。由是
观之,则是受病之脏者,心与脾也。因而
怫郁壅塞不通为痞者,火与湿也。其论致
病所由之邪,则不可一言而尽。
天气之
六淫外感,
人气之
五邪相乘,
阴阳之偏负,
饮食
七情之过节,皆足以乱其火土之气。盖心、
阳火也,主血。脾、
阴土也,主湿。
凡伤其阳则火怫郁而血凝,伤其阴则土壅塞而湿聚,二脏之病,相去不离方寸间,
至于阴阳之分,施治之法,便不可同也。何则?《
金匮要略》
水病篇谓∶
心下坚大如
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者,二条同是语也。但一条之上有
气分二字,用
桂枝去芍
药,加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为水寒之
邪闭结,
气海之阳不布,荣卫不行。一条用枳
术汤,为
中焦水停土壅故也。又
胸痹篇云∶胸痹
心下痞,留
气结在胸,
胸满,胁下
逆抢心,
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
人参汤亦主之。一证列二方,原其意盖是留气结在
胸为重者,便须补中。又心
中痞,诸逆
心悬痛,
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
伤寒论》中,
有谓病患
手足厥冷,脉作紧,邪结在
胸中者,当吐之。脉浮大,心下反硬,有热属
脏者,下之。兹二者为不汗下而痞满,从其邪有高下,故吐下之不同。若经汗下而
心下痞,则以诸
泻心汤。大抵痞与
结胸,同是满硬,但结胸则涌治,岂非仲景治痞
亦在心脾二脏,从火土之阴阳者欤,各适其宜而治。高者越之,下者竭之,
上气不
足推而扬之,
下气不足温而行之。
高者抑之,
下者举之,郁者开之,结者解之,寒
者热之,
热者寒之,虚则补,实则泻,
随机应变以为治。东垣云∶夫痞者,
心下满
而不痛是也。太阴者湿也,主壅塞,乃土来心下为痞满也。
伤寒下太早亦为痞,乃
为寒伤其荣,荣者血也,
心主血,邪入于本,故为心下痞闷。仲景立泻心汤数方,
皆用
黄连以泻心下之土邪,其效如附应桴。故《活人书》云∶审知是痞,先用
桔梗
枳壳汤,非以此专治痞也。盖因先错下必成痞证,是
邪气将陷而欲过胸中,故先用
截,散其邪气,使不至于痞。先之一字,早用之义也。若已成痞而用之,则失之晚
矣。不惟不能
消痞,而反损胸中之
正气,则当以仲景痞药治之。经云∶察其邪气所
在而调治之,正谓此也。非止伤寒如此,至于
酒积杂病下之太过,亦作痞伤。盖下
多
亡阴,亡阴者,谓脾
胃水谷之阴亡也。故
胸中之气因虚
下陷于心之分野,则致心
下痞,宜升
胃气,以血药兼之。若全用气药导之,则其痞益甚,甚而复下之,气愈
下降,必变为
中满膨胀,皆非其治也。又有
虚实之殊,如
实痞大便闭者,浓朴
枳实
汤主之。
虚痞大便利者,
白芍陈皮汤主之。如
饮食所伤痞闷者,当
消导之,去其胸
中窒塞。上逆兀兀欲吐者,则吐之,所谓在上者,因而越之也。海藏云∶治痞独益
中州脾土,以血药治之,其法无以加矣。伤寒痞者从血中来,杂病痞者亦从血中来,
虽俱为
血证,然伤寒之证从外至内,从有形至无形,故无
形气证,以苦泄之,有形
血证,以辛甘散之。中满者勿食甘,不满者复当食也。中满者,
腹胀也。如自觉满
而外无腹胀之形,即非中满,乃不满也。不满者病也,当以甘治之可也。主方,黄
补中汤加
柴胡、
升麻。缘天地不交为痞,今以
猪苓、
泽泻从九天之上而降,柴胡、
升麻从九地之下而升,则可以转否而为泰矣。无形气证,以苦泄之,枳实、黄连之
类,
大消痞丸、
黄连消痞丸、
失笑丸。有形血证,以辛甘散之,
枳实理中丸、
人参
汤、
半夏泻心汤。伤寒五六日,不论以下未下,
心下痞满,泻心汤、
小柴胡汤加枳、
桔主之。
少阴面赤下利,心下痞,泻心汤加减例,易老单用泻心汤,用钱氏法。
后随症加减。烦者加
山栀,躁加香豉,呕加
半夏,满加枳实、浓朴,
腹痛加
芍药,脉
迟加
附子,
下焦寒加
干姜,大便硬加
大黄。如用姜附,
先煎令熟,使热不僭,后
加黄连同用。痞而头目不清者,以
上清散主之。胸中不利者,悉利于表。饮食伤脾
痞闷,轻者大消痞丸、
枳术丸、回金丸之类。甚者微下之、吐之。下之者,
槟榔丸、
煮黄丸。吐之者,
二陈汤及
瓜蒂散探吐之。若酒积杂病下之太过,亦作痞满,宜升
提胃气,以血药兼之。湿者,
四肢困重,
小便短,宜平胃和五苓以渗之。郁者,越
鞠丸。热则烦渴
溺赤,以苦
寒泄之,大消痞丸。(煎汤用黄连,及
葛根、升麻发之。)便结即利
之。寒则中清,以辛甘散之,枳实理中丸,
挝脾汤加
丁香,或
丁沉透膈汤。戴复庵
以诸痞塞及
噎膈,乃是痰为气所激而上气,又为痰所隔而滞,痰与气搏不能流通,
并宜用二陈汤加枳实、
砂仁、
木香,或
木香流气饮入
竹沥、
姜汁服。因
七气所伤,
结滞成疾,痞塞满闷,宜
四七汤或
导痰汤加木香半钱,或下
来复丹。脾胃弱而转运
不调为痞,宜
四君子汤。伤于
劳倦者,
补中益气汤,大病后
元气未复而痞者,亦宜
之。脉之
右关多弦,弦而迟者,必心下坚,此
肝木克脾土,郁结涎闭于
脏腑,气不
舒则痞,
木香顺气汤。挟死血者,多用
牡丹皮、江西
红曲、
麦芽(炒研)、
香附(童便制)、桔
梗、川
通草、
穿山甲、番
降香、
红花、
山楂肉、
苏木各钱许,酒、童便各一钟煎。
甚者加大黄,临服入韭汁、
桃仁泥。此方一应大怒之后作痞者,皆可服。
【胸痹】
心下满而不痛为痞,心下满而痛为胸痹。《金匮》方,胸痹,胸中气塞,
短气,
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主之。胸痹缓急者,
薏苡仁附子散主之。(此二条不言痛)
支饮胸满者,
枳朴大黄汤主之。(不言痹)胸痹之病,
喘息咳唾,胸
背痛,短气,
寸口脉
沉而迟,关上小紧数者,以栝蒌
薤白白酒汤主之。胸痹
不得卧,
心痛彻背,栝蒌薤
白
半夏汤主之。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
人参汤亦主之。一味栝蒌,取子熟炒,连皮或煎或丸,最能荡涤胸中垢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