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册 大小腑门] 泄泻滞下总论
泄泻之证,水谷或化或不化,并无努责,惟觉困倦。若
滞下则不然,或脓或血,或脓血相杂,或
肠垢或无
糟粕,或糟粕相杂。虽有痛不痛之异,然皆
里急后重,逼迫恼人。
洁古论曰∶
脏腑泻利,其证多种,大抵从
风湿热论之,是知寒少热多,寒则不能久也。故曰
暴泄
非阴,
久泄非阳。论云∶春宜缓形,形缓动则
肝木乃荣,反静密则是行秋令,金能制木,
风气五内,
夏至则火盛而金去,独火木旺而
脾土损矣。轻
则
餐泄,
身热脉洪,谷不能化。重则
下利,脓血稠粘,里急后重。故曰诸泄稠粘,皆属于火。经曰∶
溲而
便脓血,知气行而血止也。宜
大黄汤下之,是为
重剂。
黄芩芍药汤,是为
轻剂。是实则泄其子,
木能自虚而脾土实矣。故经曰∶春伤于风,夏为餐泄。此逆
四时之气,人所自为也。(此一节
热泄,
所谓滞下也)。有自
太阴脾经受湿,而为
水泄虚滑,
身重微满,不知谷味。
假令春宜
益黄散补之,夏
宜泄之。法云宜补、宜泄、宜和、宜止。和则
芍药汤,止则
诃子汤。久则防变而为脓血,是脾经传受
于肾,谓之
贼邪,故难愈也。若先利而后滑,谓之微邪,故易安也。此皆脾土受湿,天之所为也。虽
圣智不能逃,口食味,鼻食气,从鼻而入,留积于脾,而为水泄也。(此一节湿泄,所谓泄泻也)。
有
厥阴经动下利不止,其脉沉而迟,
手足厥逆,脓血稠粘,此为难治,宜
麻黄汤、
小续命汤汗之。法
云谓有
表邪缩于内,当散表邪而
自愈。(此一节
风泄,所谓久泄也)。有暴下无声,身冷
自汗,
小便
清利,
大便不禁,气难布息,脉微
呕吐,急以重药温之,
浆水散是也。(此一节
寒泄,所谓暴泄也)。
故法曰
后重者宜下,
腹痛者宜和,身重者宜除湿,脉弦者去风。脓血稠粘者,以重药竭之。身冷自汗
者,以
毒药温之。
风邪内缩者,宜汗之则愈。溏为利,宜温之而已。又曰在表者发之,在里者下之,
在上者涌之,在下者竭之。身
表热者内疏之,小便涩者分利之。又曰盛者和之,去者送之,过者止之。
兵法曰∶避其来锐,击其惰归,此之谓也。凡病泄而
恶寒,太阴传
少阴,为土来克水也。用除湿
白术、
茯苓,安脾
芍药,
桂枝、
黄连破血。
火邪不能胜水,太阴经不能传少阴,而反助火邪上乘
肺经,而痢
必白脓也,加
当归、芍药之类是已。又里急后重,脉大而洪实,为
里实证,而痛甚是有物结坠也,宜
下之。若脉浮大,慎不可下。虽里急后重,脉沉细而弱者,谓
寒邪在内而气散也,可
温养而自安。里
急后重闭者,
大肠气不宣通也。宜加
槟榔、
木香,宣通其气。若
四肢慵倦,小便少或不利,大便走沉
困,饮食减少,宜调胃去湿,白术、芍药、茯苓三味
水煎服。白术除脾胃之湿,芍药除胃之
湿热,四
肢困倦,茯苓能通
水道走湿。如
发热恶寒腹不痛,加
黄芩为主。如未见脓而恶寒,乃太阴欲传少阴也,
加黄连为主,桂枝佐之。如腹痛甚,加当归、倍芍药。如见血加黄连为主,桂枝、当归佐之。如
烦躁
或先便白脓
后血,或
发热,或恶寒,非黄连不能止上部血也。如恶寒脉
沉,
先血后便,非
地榆不能除下部血也。如恶寒脉沉,或
腰痛,或
脐下痛,非黄芩不能
除中部血也。
如便脓血相杂而脉浮大,慎勿以
大黄下之,下之必死,谓
气下竭也,而阳无所收。凡
阴阳不和,惟以
分阴阳之法治之。又曰∶暴泄非阴,久泄非阳。有热者脉疾,身动声亮,
暴注下迫,此阳也。寒者脉
沉而细,身困,
鼻息微者,
姜附汤主之。身重不举,
术附汤主之。渴引饮者,是热在膈上,水多入则
自胸膈入胃中,
胃本无热,因不胜其水,胃受水攻,故水谷一时下。此证当灸
大椎三五壮立已,乃督
脉泻也。如用药使,
车前子、
雷丸、白术、茯苓之类,
五苓散亦可。又有寒泄者,
大腹满而泄。又有
溏者,是寒泄也。者、鸭也,大便如水,其中有少结粪者是也。如此者,当用
天麻、
附子、
干姜
之类。又法曰泄有
虚实寒热,虚则无力,不及拈衣,未便已泄出,谓不能禁固也。实则数至圊而不便,
俗云
虚坐努责是也。里急后重,皆根据前法,
进退大承气汤主之。
太阳病为挟
热痢,
凉膈散主之。(表
证
误下,因而下利不止,为挟热利)。
阳明为痼瘕,进退大承气汤主之。太阴
湿胜濡泻,不可下,而
可温,
四逆汤主之。少阴蛰风不动,禁固可涩,
赤石脂丸、
干姜汤主之。厥阴风泄以风治,宜小续命
汤、
消风汤主之。
少阳风气自动,
大柴胡汤主之。
胃泄,饮食不化,色黄。
(
承气汤。)
脾泄,
腹胀满
泄注,食即呕吐逆。(建中、
理中汤。)
大肠泄,食已窘迫,大便色白,
肠鸣切痛。(
干姜附子汤。)
小肠泄,溲而便脓血,
少腹痛。(承气汤。)
大瘕泄,里急后重,数至
圊而不能便,茎中痛。
五泄之病,胃、
小肠、大瘕三证,皆以
清凉饮子主之,其泄自止。厥阴证,加
甘草以缓之。少阴证,里急后重加大黄。又有太阴、阳明二证,当进退大承气汤主之。太阴证,不能
食是也,当先补而
后泄之,乃进药法也。
先煎浓朴半两,制,水煎,二三服后,未已,谓有
宿食未消,
又加
枳实二钱,同煎,二三服泄又未已,如稍进食,尚有
热毒,又加大黄三钱推过,泄止住药。如泄
未已,为肠胃有久尘垢滑粘,加
芒硝半合,宿垢去尽则愈也。阳明证,能食是也,当先泄而后补,谓
退药法也。先用
大承气汤五钱,水煎服,如利过泄未止,去芒硝;后稍热退,减大黄一半,再煎两服,
如
热气虽已,其人必
腹满,又减去大黄,与枳实浓朴汤,又煎三两服;如腹满退,泄亦自愈,后服浓
朴汤数服则已。按进退承气法,须审之脉证的,知有
积热,及形病俱实,而后可下。此以上虽出《洁
古家珍》、东垣《
活法机要》而多出于
刘河间《保命集》之文,故其用药于疏荡为多,观者会其意,
毋泥其辞可矣。东垣云∶
胃气和平,饮食入胃,
精气则输于脾,上归于肺,行于百
脉,而养荣卫也。若饮食一伤,
起居不时,损其胃气,则上升
精华之
气反下降,是为餐泄,久则太阴
传少阴而为肠。假令
伤寒冷冻
饮料食,满而胀,传为餐泄者,宜
温热之剂以
消导之。
伤湿热之物而成
脓血者,宜苦寒之剂以内疏之。风邪
下陷者升举之。
湿气内盛者分利之。
里急者下之。后重者调之。
腹痛者和之。
洞泄肠鸣无力,不及拈衣,其脉细微而弱者,温之收之。脓血稠粘,数至圊而不能便,
其脉洪大而有力者,下之寒之。大抵
治病,当求其所因,察何气之胜,取
相克之药平之,随其所利而
利之,以平为期。此治之大法也。泻利久不止,或暴下者,皆太阴受病,不可离甘草、芍药。若不受
湿则不利,故须用白术。是以圣人立法,若
四时下利,于芍药、白术内,春加
防风,夏加黄芩,秋加
浓朴,冬加桂、附。然更详
外证寒热处之,如里急后重,须加大黄。如身困倦,须用白术。若自汗逆
冷气息微,加桂、附以温之。如或后重,脓血稠粘,虽在盛冬,于温药内亦加大黄。
【诊】
胃脉虚则泄。脉滑按之虚绝者,其人必下利。
肺脉小甚为泄。(小者,
气血皆虚。)
肾脉小
甚为洞泄。(小者,气血皆少,肾主闭脏,今气血俱少,无以闭脏,故泄)。尺寒脉细,谓之后泄。
尺肤寒,其脉小者,泄,
少气。下利脉沉弦者,
下重。下利
寸口反浮数,尺中
自涩者,必
清脓血。病若腹大而泄者,脉当细微而涩,反紧大而滑者死。泄而脉大者,难治。病泄脉
洪大,是逆也。泄注脉缓,时小结者生,浮大数者死。下利脉大为不止。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
大便赤瓣,餐泄脉小者,
手足寒难已。餐泄脉小,手足温易已。腹鸣而满,四肢清泄,其脉大,是逆
也。如是者,不过十五日死矣。腹大胀,
四末清,
脱形泄甚,是逆也。如是者,不及一时死矣。下利,
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下利后
脉绝,手足厥冷,时脉还,手足温者
生,脉不还者死。病者
痿黄,燥而不渴,
胸中寒而利不止者死。假令下利,寸口关上尺中悉不见脉,
然尺中时一小见,脉再举头者,
肾气也。若见损脉来,为难治。下利如鱼脑者,半死
半生。下利如尘
腐色者死。纯血者死。如屋漏汁者死。下利如竹筒注者,不可治。脉细,皮寒,
气少,
泄利前后,饮
食不入,此谓
五虚,不治。若用
参术膏早救之,亦有生者。下则泄泻,上则吐痰,皆不已,为上下俱
脱,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