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册 大小腑门] 泄泻
《金匮》
下利病脉证并治∶夫
六腑气绝于外者,
手足寒,
上气脚缩。
五脏气绝于内者,利不禁,
甚者
手足不仁。下利,脉沉弦者
下重,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为欲自止,虽
发热不死。下利,手足
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
少阴负
趺阳者,为顺也。下利,有
微热而渴,脉弱
者,当
自愈。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当自愈。设脉紧,为未解。下利,脉数而渴者,当自愈,
设不瘥,必
清脓血,以有热也。(清,古圊字)。下利,脉反弦,发热身汗者,自愈。下利气者,当
利
小便。下利,
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
下利清谷,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胀满。下利脉
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微热,下利清谷者,必
郁冒,汗出而解,病患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
戴阳,
下虚故也。下利后
脉绝,
手足厥冷,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下利
腹胀满,身体
疼痛者,
先温其里,后攻其表,
温里宜
四逆汤,攻表宜
桂枝汤。下利,
三部脉皆平,按之
心下坚者,急下之,宜
大承气汤。下利脉迟
而滑者,实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下利脉反滑者,当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气汤。
下利已瘥,至年月日时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大承气汤。(以上数
承气汤,本虚者当别议。)
下利
谵语者,有
燥矢故也。
小承气汤主之。下利
便脓血者,
桃花汤主之。热利下重者,
白头翁汤主之。
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
虚烦也,
栀子豉汤主之。下利清谷,
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
通脉四
逆汤主之。下利
腹痛,
紫参汤主之。
干呕下利,
黄芩汤主之。上此下利一章,后世名医诸书,皆以为
法。古之所谓下利,即今之所谓
泄泻也。内有治
伤寒数方,仲景用治
杂病,今全录之,使后人知云治
伤寒有法,治杂病有方者非也。伤寒杂病同一法矣。
丹溪云∶有湿、有
气虚、火、痰、
食积。戴复庵云∶泻
水腹不痛者,湿也。饮食入胃,辄后之,
完谷不化者,气虚也。腹痛泻水,
肠鸣,痛一阵泻一阵者,火也。
或泻或不泻,或多或少者,痰也。腹痛甚而泻,泻后痛减者,食积也。湿多成
五泄。戴云∶
餐泄者,
水谷不化而完出,湿兼风也。
溏泄者,渐下污积粘垢,湿兼热也。泄者,所下澄彻清冷,小便清白,
湿兼寒也。
濡泄者,
体重软弱,泄下多水,湿自甚也。
滑泄者,久下不能禁固,湿
胜气脱也。
湿泻脉
濡细,乃
太阴经
脾土受湿,泄水虚滑,
身重微满,不知谷味,口不渴,久雨泉溢河溢,或
运气湿土司
令之时,多有此疾。宜
除湿汤吞
戊己丸,佐以
胃苓汤,重者
术附汤。东垣云∶予病脾胃久衰,视听半
失,此
阴盛乘阳,加之
气短,
精神不足,此由
弦脉令虚,多言之过也。皆
阳气衰弱不得舒伸,伏匿于
阴中耳。癸卯岁六七月间,淫雨
阴寒,逾月不止,时人多病
泄利。一日予体重
肢节疼痛,
大便泄并下
者三,而
小便闭塞。思其
治法,按《
内经》
标本论,
大小不利,无问标本,先利小便。又云∶在下者引
而竭之,亦是先利小便也。又云∶诸泄利,
小便不利,先分利之。又云∶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皆言当利小便,必用淡味渗泄之剂以利之,是其法也。噫,圣人之法,虽布在方策,其不尽者,可以意
求耳。今
客邪寒湿之淫,从外而入里,以暴加之,若从已
上法度,用淡渗之剂以除之,病虽即已,是降之又降,是复益其阴,而
重竭其阳,则阳气愈削而精神
愈短矣。是阴
重强、阳重衰,反助其邪之谓也。故必用升
阳风药即瘥,以
羌活、
独活、
柴胡、
升麻各
一钱,
防风根半钱,
炙甘草半钱,同咀,水二钟煎至一盏,去渣稍
热服。大法云∶湿寒之胜,助风
以平之。又曰∶
下者举之,得阳气升腾而去矣。又法云∶
客者除之,是因曲而
为之直也。夫圣人之法,
可以类推,举一而知百者也。若不达
升降浮沉之理,而一概施治,其愈者幸也。湿兼
寒泻,《内经》
曰∶湿胜则濡泄。《
甲乙经》云∶
寒气客于
下焦,传为濡泄。夫脾者,
五脏之
至阴,其性
恶寒湿。今
寒湿之气内客于脾,故不能裨助
胃气腐熟水谷,致
清浊不分,水入肠间,虚莫能制,故
洞泄如水,随
气而下,谓之濡泄。法当除湿利小便也,治之以
对金饮子。湿兼
热泻,
益元散、
参萸丸。湿兼风,见
餐泄条。寒泻,脉沉细或弦迟,身冷口不渴,小便清白,或腹中绵绵作疼,宜
理中汤、
附子温中汤、
浆水散。
暴泄如水,周身汗出,一身尽冷,脉沉而弱,
气少而不能语,甚者加吐,此谓
紧病,宜以浆
水散治之。若
太阳经伤动,传太阴下利,为溏,
大肠不能禁固,卒然而下,中有硬物,欲起而又下,
欲了而又不了,
小便多清,此寒也,宜温之。
春夏桂枝汤,秋冬
白术汤。理中汤治泄泻,加
橘红、
茯苓各一两,名
补中汤。若溏泄不已者,于补中
汤内加
附子一两,不喜饮食,水谷不化者,再加
砂仁一两,共成八味。仲景云∶下利不止,医以
理中
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
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用此加法则能理下焦矣。戴云∶
寒泻,寒气在腹,攻刺作痛,洞下
清水,腹内雷鸣,
米饮不化者,理中汤,或
附子补中汤,吞大已寒
丸,或附子
桂香丸。畏食者,
八味丸。元是
冷泻,因泻而
烦躁引饮,转饮转泻者,
参附汤、
连理汤。
如寒泻服上药未效,宜
木香汤,或
姜附汤、
六柱汤,吞
震灵丹、
养气丹。
手足厥逆者,兼进
朱砂丹。
药食方入口而即下者,名曰
直肠,难治。如泻已愈,而精神未
复旧者,宜十补饮。寒泻腹中大疼,服
前药外,兼进
乳豆丸。服诸热药以温中,并不见效,登圊不迭,秽物随出,此属下焦。宜
桃花丸二五
粒,诃梨勒丸以涩之。按戴方多过于亢热,用者审之。热泻,脉数疾或洪大,
口干燥,身多动,音声
响亮,
暴注下迫,益元散加芩、连、
灯心、
淡竹叶之属。泄而
身热,小便不利,
口渴者,益元、五苓。
若火多,四苓加
木通、
黄芩。泄而困倦不便者,及脉数
虚热者,宜参、术、
滑石、苓、通。泄而脉滑
坚者,
实热。宜大承气汤。戴云∶热泻,粪色赤黄,
弹响作疼,粪门焦痛,粪出
谷道,犹如汤热,烦渴,小便不利,宜
五苓散吞
香连丸。凡泻
津液既去,
口必渴,小便多是赤涩,未可便作
热论,的知热泻,方用冷剂。不然,勿妄投以致增剧。
玉龙丸,治
一切
伏暑泄泻神效。理中汤加茯苓、
黄连,名连理汤,用之多有奇功。且如今当暑月,若的知
暑泻,
自合用暑药,的知冷泻,自合用热药,中间有一等盛暑,又复
内伤生冷,非连理汤不可。下泄无度,
泄后却弹过响,
肛门热,
小便赤涩,心下烦渴,且又喜冷,此药为宜。若元是暑泻,经久
下元虚甚,
日夜频并,暑毒之势已,然而泻不已,复用暑药,则决不能取效,便用姜附辈,又似难施,疑似之间,
尤宜用此。
气泻,肠鸣气走,胸膈痞闷,腹急而痛,泻则腹下稍可,须臾又急,亦有腹急气塞而不通
者,此由
中脘停滞,气不流转,水谷不分所致。戴法用
大七香丸,入米煎服。久而不愈者,
五膈宽中
散吞震灵丹,仍佐以米饮调
香附末。
调气散。《金匮》诃梨勒散,治气利。气虚泻,用
四君子汤加曲、
柏、升、柴,吞二神加
木香丸。
积滞泄泻,腹必耕痛方泄者是也。或肚
腹满,按之坚者亦是也。受病
浅者,宜
神曲之
类消导之。病深而顽者,必用进退承气之类,下之方安。
伤食泻,因饮食过多,脾胃
之
气不足以运化而泻。其人必
噫气如败卵臭,
宜
治中汤加砂仁半钱,曲
枳术丸。或
七香丸、
红丸子杂服。食积腹疼而泻,不可遽用治中住,宜
先用
消导推荡之药。或因食一物过伤而泻,后复食之即泻者,以脾为所伤未复而然,宜
大建脾汤,(寒
者可用。)仍烧所伤之物,存性为末,三五钱重,
调服。因食冷物停滞伤脾,
脾气不暖,所食之物,不
能
消化,泻出而食物如故,宜治中汤加干葛,吞
酒煮黄连丸。有脾气久虚,不受饮食者,食毕即肠鸣
腹急,尽下所食之物方快,
不食则无事,俗名录食泻,经年累月,宜
快脾丸。因伤于酒,每晨起必泻
者,宜理中汤加干葛,吞酒煮黄连丸。或
葛花解酲汤吞之。因
伤面而泻者,
养胃汤加
莱菔子炒研一钱,
痛者更加
木香五分,泻甚者去
藿香,加
炮姜如其数。
痰泻,
二陈汤、海石、
青黛、黄芩、神曲、
姜汁、
竹沥为丸。每服三五十丸。少者必用
吐法,吐之方愈。一男
子夜数如厕,或教以
生姜一两,碎之,半
夏汤洗,与
大枣各三十枚,水一升,瓷瓶中慢火烧为熟水,时时呷之,数日便已。每日五更即泄泻,
有
酒积、有
寒积、有食积、有
肾虚,俗呼
脾肾泄。有人每早须
大泻一行,或腹痛,或不腹痛,空心服
热药亦无效。有人教以夜食前,又进热药一服遂安,后如此
常服愈。盖暖药虽
平旦服之,至夜力已尽,无以敌一夜
阴气之故也。有人每五更将天明时必溏利一次,
有人云此名
肾泄,服
五味子散顿愈。有人
久泄,早必泄一二行,泄后便轻快,脉滑而少弱,先与浓朴
和中丸五十丸,大下之后,以
白术为君,
枳壳、
半夏、茯苓为臣,浓朴、炙甘草、芩、连、
川芎、滑
石为佐,
吴茱萸十余粒为使,
生姜煎服,十余帖而愈。戴云∶有每日五更初
洞泻,服
止泻药并无效,
米饮下
五味丸,或专以北
五味煎饮。虽节省饮食,大段
忌口,但得日间上半夜无事,近五更其泻复作。
此病在肾分。水饮下
二神丸及
椒朴丸,或
平胃散下
小茴香丸。二神丸合五味子散,名为
四神丸,治泻
尤妙。小便不利而泄,若津液偏渗于大肠,大便泻而小便少者,用胃苓散分利之。若
阴阳已分而小便
短少,此脾
肺气虚不能生水也,宜
补中益气汤加麦门、五味。
阴火上炎而小便赤少,此
肺气受伤不能
生水也,用
六味地黄丸加麦门、五味。
肾经阴虚,阳无所生,而小便短少者,用
滋肾丸、
肾气丸。肾
经
阳虚,阴无所化,而小便短少者,用
益气汤、
六味丸。若误用渗泄分利,复
伤阳气,阴无所生,而
小便益不利,则肿胀之证作而疾危矣。凡大便泄,服理中汤,小便不利,大便反泄,不知
气化之过。
本肺
不传化,以纯热之药治之,是以转泄,少
服则不止,多服则愈热,所以不分。若以
青皮、
陈皮之类治之则可。经云∶
膀胱者,
州都之官,津液
脏焉,气化则能出矣。泄而口渴引饮,此为津液内亡,用
钱氏白术散,或补中益气汤。
肾水不足之人
患泄,或过服分利之剂而渴者,
加减八味丸。失治,必变小便不利,
水肿胀满等危证矣。水渍入胃,
名为
溢饮滑泄,渴能饮水,水下复泄,泄而大渴,此无药证,当灸大。(在第一椎
下陷中。)
滑泻,
东垣云∶
中焦气弱,脾胃受寒冷,大便滑泄,
腹中雷鸣,或因
误下,末传
寒中,复遇时寒,
四肢厥逆,
心胃
绞痛,
冷汗不止,此肾之脾
胃虚也。
沉香温胃丸治之。薛氏曰∶前证若
脾胃虚寒下陷者,用补中
益气汤,加木香、
肉豆蔻、
补骨脂。若
脾气虚寒不禁者,用
六君子汤,加炮姜、
肉桂。若
命门火衰,
脾土
虚寒者,用八味丸。若脾
肾气血俱虚者,用
十全大补汤送四神丸。若大便
滑利,小便闭涩,或肢
体渐肿,喘嗽唾痰,为脾肾气血俱虚。宜用十全大补汤送四神丸。若大便滑利,小便闭涩,或肢体渐
肿,喘嗽唾痰,为脾胃亏损,宜《金匮》
加减肾气丸。《保命集》云∶虚滑久而不止
者,多
传变为利,太阴传少阴是为
鬼邪,先以浓朴
枳实汤,防其传变。按此法实者用之,虚者不若四
神丸实肾之为得也。
收涩之剂,
固肠丸、
诃子散,皆治热滑。
扶脾丸、桃花丸、
诃子丸、
赤石脂禹余
粮汤,皆治寒滑。泻已愈,至明年此月日时复发者,有积故也。脾主信,故至期复发。
热积,大承气
汤。寒积、
感应丸。虚者,以
保和丸加
三棱、蓬术之属投之。赵以德云∶昔闻先生言泄泻之病,其类
多端,得于
六淫五邪、
饮食所伤之外,复有杂合之邪,似难执法而治,乃见先生治气暴脱而虚,
顿泻,
不知人,口眼俱闭,呼吸
微甚,殆欲绝者,急灸
气海,饮
人参膏十余斤而愈。治阴虚而肾不能司禁固
之权者,
峻补其肾。治积痰在肺,致其所合大肠之气不固者,涌出
上焦之痰,则肺气下降,而大肠之
虚
自复矣。治忧思太过,脾气结而不能升举,陷入下焦而成泄泻者,开其郁结,补其脾胃,使
谷气升
发也。凡此之类,不可枚举。因问先生
治病何其神也,先生曰无他,圆机活法,具在《内经》,熟之自
得矣。
【
飧泄】
水谷不化而完出是也,《史记·
仓公传》风即此。经云∶
清气在下,则生餐泄。又曰∶
久风入中,则为
肠风餐泄。夫脾胃土也,
气冲和以化为事,今清
气下降而不升,则
风邪久而干胃,是
木贼土也,故冲和之气不能化而令物完出,谓之餐泄。或饮食太
过,肠胃所伤,亦致米谷不化,此俗呼
水谷利也。法当下者举之而消克之也,以
加减木香散主之。东
垣云∶清气在下者,乃人之脾胃气衰,不能升发阳气,故用升麻、柴胡,助甘辛之味,以引
元气之升,
不令下陷为餐泄也。又云∶凡泄则水谷不化,谓之餐泄。是清气在下,乃胃气不升,上古圣人皆以升
浮药扶持胃气,一服而愈,知病在中焦脾胃也。《
脉诀》曰∶湿多成五泄。湿者,胃之别名也。
病本
在胃,
真气弱。真气者,谷气也。不能克化饮食,乃湿盛故也。以此论之,正以脾胃之弱故也。初病
夺食,或绝不食一二日,使胃气日胜,泄不作也。今已成大泄矣,经云∶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又云∶
下焦如渎。又云∶在下者引而竭之。惟此证不宜。此论其病得之于胃气下流,清气不升,阳道
不行,宜升宜举,不宜利小便。《
灵枢》云∶头有疾,取之足,谓阳病在阴也。足有疾,取之上,谓
阴病在阳也。中有疾,旁取之。旁者,
少阳甲胆是也。中者、脾胃也。脾胃有疾,取之
足少阳。甲胆
者,甲风是也,东方春也。胃中谷气者,便是
风化也。作一体而认,故曰胃
中湿胜而成泄泻,宜助甲
胆风胜以克之,又是升阳助清气上行之法也。又一
说,中焦元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肠为之苦鸣,亦缘胃气不升,故令甲
气上行。又云∶风胜湿也。大
抵此证,本胃气弱,不能化食,夺食则一日而可止。夫夺食之理,为胃弱不能克化,食则为泄,如食
不下何以作泄,更当以药滋养元气令和,候泄止渐与食,胃胜则安矣。若食不化者,于升阳风药内加
炒曲同煎。兼食入顿至心头者,胃之上口也,必口沃沫,或食入反出,皆胃土停寒,其右手
关脉中弦,
按之洪缓,是
风热湿相合,谷气不行,清气不升,为弦脉之寒所隔,故不下也。曲之热亦能去之。若
反胃者,更加半夏、生姜,入于
风药内同煎。夺食少食,欲使胃气强盛也。若药剂大则胃不胜药,泄
亦不止,当渐渐与之。今病既久,已至衰弱,当以常法治之,不可多
服饵也。人之肉,如地之土,岂
可人而无肉,故肉消尽则死矣。
消瘦之人,有必死者八,《内经》有七,《
外经》有一。又病
肌肉去
尽,勿治之,天命也。如肌肉不至瘦尽,当急疗之,宜先夺食而
益胃气,便与升阳。先助真气,次用
风药胜湿,以助升腾之气,病可已矣。余皆勿论,此治之上法也。(治用
升阳除湿汤之类是也。)春
伤于风,夏生餐泄,木在时为春,在人为肝,在天为风。风者、无形之清气也,当春之时,发为温令,
反为寒折,是三春之
月行三冬之令也,以是知水为太过矣。水
既太过,金肃愈严,是
所胜者乘之而妄行也。所胜者乘之,则木虚明矣。故经曰∶从后来者为
虚邪。
木气既虚,火令不及,是所生者受病也,故
所不胜者侮之,是以土来木之分,变而为餐泄也。故经曰∶
清气在下,则生餐泄。以其湿令当权,故餐泄之候,发之于夏也。若当春之时,木不
发生,温令未显,
止行冬令,是谓伤卫,以其阳气不出地之外也,当以
麻黄汤发之。
麻黄味苦,味之薄者,乃
阴中之阳
也。故从水中补木而泻水,发出津液为汗也。若春木既生,温令已显,阳气出于地之上,寒再至而复
折之,当以轻发之,谓已得少阳之气,不必用麻黄也。春伤于风,夏生餐泄,所以病发于夏者,以木
绝于夏,而土旺于
长夏,湿本有下行之体,故餐泄于夏也。不病于春者,以其春时风虽有伤,木实当
权,故餐泄不病于木之时,而发于湿之分也。经曰∶
至而不至,是为不及,所胜妄行,所不胜者搏之,
所生者受病,此之谓也。仲景法,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
通脉四逆汤主之。河间法,餐
泄,风冷入中,泄利不止,脉虚而细,日夜数行,口干腹痛不已,白术汤主之。东垣云∶泄利餐泄,
身热,脉弦腹痛而渴,及
头痛微汗,宜
防风芍药汤。东垣所云∶内动之风也。经云∶春伤于风,夏生
餐泄。又云∶久风为餐泄。又云∶虚邪之
中人
也,始于
皮肤,留而不去,传舍于
络脉;留而不去,传舍于经;留而不去,传舍于输;留而不去,传
舍于
伏冲之脉;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在肠胃之时,贲响腹胀,多寒则肠鸣餐泄,食不化,则非内
动之风也。洁古云∶大渴引饮,多致水谷一时下者,宜灸
大椎三五壮,或用
车前子、
雷丸、白术、茯
苓及五苓散等药渗之。又如久风为餐泄者,则不饮水而谷完出,治法当以
宣风散导之,后服
苍术防风
汤。餐泄以风为根,风非汗不出。有病此者,腹中雷鸣,
泄注水谷不分,小便涩滞,皆以脾胃虚寒故
耳,服
豆蔻、
乌梅、粟壳、
干姜、附子,曾无一效,中脘脐下灸已数千,
燥热转甚,津液涸竭,瘦削
无力,饮食减少。延予视之,予以应象论曰,
热气在下,水谷不分,化生餐泄,寒气在上,则生胀,
而气不散何也,阴静而阳动故也。诊其脉两手皆浮大而长,身表微热,用
桂枝麻黄汤,以姜
枣煎。大
剂连进三服,汗出终日,至旦而愈。次以
胃风汤和其
脏腑,调
养阴阳,食进而愈。经云∶
脾虚则腹满
肠鸣,泄食不化。又云∶餐泄取
三阴。三阴者,太阴也。宜补中益气汤,以
白芍药代
当归主之。又云∶
肾脏志,志有余,腹胀餐泄,泻
然筋血。又云∶
肝足厥阴之脉,
所生病者,
胸满呕逆,餐泄,视盛、
虚、寒、热、
陷下施法。此皆
内因无风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