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册 大小腑门] 大便不通
洁古云∶
脏腑之秘,不可一概治疗。有
虚秘,有
实秘。
胃实而秘者,能饮食,
小便赤,当以
麻仁
丸、
七宣丸之类主之。
胃虚而秘者,不能饮食,小便清利,浓朴汤主之。
胃气实者,秘物也。
胃气虚
者,秘气也。有
风秘、有
冷秘、有
气秘、有
热秘,有老人
津液干燥,及妇人分产
亡血,及
发汗利小便,
病
后血气未复,皆能作秘。不可一例用硝黄
利药。
巴豆、牵牛,尤在所禁。风秘者,由风搏肺脏,传
于
大肠,故
传化难。或其人素有风病者,亦多有秘。宜
小续命汤,去
附子,倍
芍药,入
竹沥一杯,吞
润肠丸,或
活血润肠丸。冷秘,由
冷气横于肠胃,凝阴固结,津液不通,
胃气闭塞,其人肠内气攻,喜热恶冷,宜
藿香正气散加官桂、
枳壳各半钱,吞
半硫丸。热药多秘,惟
硫黄暖而通。冷药多泄,惟
黄连肥肠而止泄。气秘,由气不升降,
谷气不行,其人多噫。宜
苏子降气
汤加枳壳,吞
养正丹,或半硫丸、
来复丹。未效佐以
木香槟榔丸。有气作痛,
大便秘塞,用
通剂而便
愈不通,又有气秘,强通之虽通复秘,或迫之使通因而
下血者。此当顺气,气顺则便自通,又当求温
暖之剂。热秘,
面赤身热,肠
胃胀闷,时欲得冷,或口舌生疮,此由
大肠热结。宜
四顺清凉饮,吞润
肠丸,或木香槟榔丸。实者
承气汤。仲景云∶脉有
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
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期十七日当剧。其脉沉而迟,
不能食,身
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
也,期十四日当剧。东垣云∶阳结者散之,阴结者热之。前所
云实秘、热秘,即阳结也。前所云秘、
冷秘,即阴结也。老人虚秘,及
出汗、利小便过多,一切病后血气未复而秘者,宜
苏子降气汤,倍加
当归,吞
威灵仙丸。或肉黄饮,苁蓉润肠丸尤宜。东垣云∶津液耗而燥者,以辛润之。肾主
五液,津
液盛则大便如常,若饥饱劳役
损伤胃气,及食辛热浓味之物而助
火邪,伏于血中,耗散
真阴,津液
亏少,故大便结燥。又有年老
气虚,津液不足而结者。
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是也。
血虚津液枯竭而
秘结者,脉必小涩,面
无精光,大便虽软,努责不出。
大剂
四物汤,加
陈皮、
甘草、酒
红花,
导滞通幽汤,
益血丹。血少兼有热者,脉洪数,
口干,小便赤
少,大便秘硬。
润燥汤、
活血润燥丸、四物汤加酒芩、
栀子、
桃仁、红花。大法云∶大便秘,服神芎
丸。
大便不通,小便反利,不知
燥湿之过,本大肠少津液,以寒燥之药治之,是以转燥,少服则不济,
多服则亡血,所以不通。若用四物、麻子、
杏仁之类则可。经云∶燥则为枯,
湿剂所以润之。金匮真
言论云∶北方黑色,入通于肾,
开窍于
二阴,故
肾阴虚则小
大便难,宜以
地黄、苁蓉、
车前、
茯苓之
属,补真阴利
水道,少佐辛药开
腠理致津液而润其燥,施之于老人尤宜。若
大小便
燥结之甚,求通不
得,登厕用力太过,便仍不通,而气被挣脱,下注
肛门,有时泄出
清水,而
里急后重不可忍者,胸膈
间梗梗作恶,
干呕有声,渴而索水,饮食不进,呻吟不绝,欲利之则气以
下脱,命在须臾,再下即绝。
欲固之则溺与
燥矢膨满腹肠间,恐反增剧。欲升之
使气自举,而秽物不为气所结,
自然通利,则呕恶
不堪,宜如何处。家姑年八十余,尝得此患,予惟用
调气利小便之药,虽小获效,不收全功,尝慰之
令勿急性,后因不能食,遽索
末药,利下数行,
不以告予,自谓稍快矣。而脉忽数动一止,气息奄奄,颓然床褥。予知
真气已泄,若不收摄,恐遂无
救,急以生脉药投之,数剂后
结脉始退。因合
益血润肠丸与服,劝以勿求速效,勿服他药,久之自有
奇功。如言调理两月余,而二便通调,
四肢康胜矣。
便秘自是老人常事,俗以为
后门固,寿考之征,
而一时难堪,辄躁扰而致疾,予所
处方,不犯
大黄,可以久服,故表而出之。《元戎》五燥大便秘∶
东方其脉弦,
风燥也。宜泻风之药治之,
独活、
羌活、
防风、茱萸、地黄、
柴胡、
川芎。南方其脉洪,
热燥也。宜咸苦之药治之,
黄芩、黄连、大黄、
黄柏、
芒硝。西南方其脉缓,土燥也。宜润湿之药治
之,芍药、
半夏、
生姜、
乌梅、
木瓜。西方其脉涩,血燥也。宜滋血之药治之,杏仁、麻仁、桃仁、
当归。
气结用
木香、
槟榔、
枳实、陈皮、地黄、
郁李仁。北方其脉迟,寒燥也。宜
温热之药治之,当
归、
肉桂、附子、
乌头、硫黄、良姜、巴豆。润肠丸加减法∶如病患不小便,因大便不通而涩其邪,
盛者急加酒洗大黄以利之。如血燥者,加桃仁、酒洗大黄。如风结燥者,加麻仁、大黄。如风涩者,
加煨皂角仁、大黄、
秦艽以利之。如脉涩,觉
身痒气涩者,加郁李仁、大黄以除气燥。如寒阴之病,
为
寒结闭者,以《局方》中半硫丸,或加煎附子生姜
汤,冰冷与之。其病虽
阴寒之证,当服阳
药补之,若大便恒不甚通者,亦当十服中与一服利药,微通
其大便,不令秘结,乃治之大法也。若病患虽是
阴证,或者阴寒之证,其病显躁,脉坚实,亦宜阳药
中少加苦寒之剂,以去热躁,躁止勿加。如
阴躁欲坐井中者,其二
肾脉按之必虚,或沉细而迟,此为
易辨。如有
客邪之病,亦从权加之。有物有积而结者,当下之。食伤
太阴,肠满食不化,腹响响然,
不能大便者,以苦泄之,七宣丸、木香槟榔丸。桃杏仁俱治大便秘,当以血
气分之。年老虚人大便燥
秘者,脉浮在气,杏仁、陈皮主之。脉沉在血,桃仁、陈皮主之。所以俱用陈皮者,以
手阳明病与手
太阴为
表里也。又云∶盛则难便,行
阳气也。败则便难,行
阴血也。
注夏大便涩滞者,血少、血中伏
火也。黄
人参汤,加
生地黄、当归身、桃仁泥、麻仁泥润之。如润之大便久不快利者,少加煨大黄
微利之。如加大黄久不快利者,非血结、
血秘,是热则生风,病必湿
风证,止当服黄人参汤,只用
羌活、防风各半两,水四盏,煎至一盏,去渣空心服之,其大便必大走也。大便不通,五日一遍,小
便黄赤,浑
身肿,面上及腹尤甚,色黄,
麻木,
身重如山,
沉困无力,四肢痿软,不能举动,
喘促,唾清水,吐秽痰白沫如胶,时躁热,发欲去衣,须臾而过,
振寒顶额有时如冰,额寒尤甚,
头旋眼黑,目中溜火,
冷泪,鼻
不闻香臭,
小腹急痛,当脐有
动气,
按之坚硬而痛,宜
麻黄白术汤。此病宿有
风湿热伏于荣血之中,其
水火乘于阳道而
上盛,
元气短少上
喘,为
阴火伤其气,四肢痿,在
肾水之间,乃
所胜之病,今正遇冬寒
得时,乘其
肝木,又实其母,肺
金克木凌火,是大胜必有大复。其证
善怒,欠,多嚏,鼻中如有物,不闻香臭,目视KTKT,多悲
健忘,
少腹急痛,遍身黄,腹大胀,面目肿尤甚,食不下,痰唾涕有血,
目疡,大便不通,只二服
皆愈。凡诸秘服药不通,或虚人畏服利药者,用
蜜煎导。或用盐及皂角末,和入蜜煎中尤捷,盖盐能
软坚
润燥,皂角能
通气疏风故也。冷秘,用酱生姜导。或于蜜煎中,加
草乌头末,以化寒消结。热者,
猪胆汁导。
乌梅汤浸
去核,为丸如枣子大,亦可导。
酱瓜削如枣,亦可导。丹溪云∶予观
古方通大便,
皆用降气品剂,盖
肺气不降,则大便难传送,用枳壳、
沉香、
诃子、杏仁等是也。又老人、虚人、风
人、津液少而秘者,宜以药而滑之,用胡麻、麻仁、
阿胶等是也。如妄以峻利药逐之,则津液走,气
血耗,虽暂通而即秘矣,必更生他病。昔王少腑
患此疾,有人以驶药利之者屡矣,后为
肺痿咯脓血,卒至不通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