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册 七窍门上] 目
《
内经》
运气目疡有二∶一曰热。经云∶
少阴司天之政,
三之气,
大火行,
寒气时至,民病目
赤疡,治以
寒剂是也。二曰燥。经云∶岁金太过,民病
目赤肿疡。又云∶
阳明司天,燥淫
所胜,
民病目眯疡,治以温剂是也。
【
实热生疮证】
轻重不等,痛痒不同。重则有堆高浓,紫血脓烂而
腥臭者,乃
气血不和,火实之邪,
血分之热尤重。如瘀滞之证,膏溷水浊,每每流于睥成疮,血散
而疮自除。勤劳
湿热人,每患睥成疮,无别痛肿证者,亦轻而无妨。若火盛疮生,堆重带肿痛者,
又当急治,恐
浊气沿于目内而病及于珠。若先目病后生疮,必是热沿
他经。凡见疮生,当验部分,以
别内之何源而来,因其轻重治之。
【
椒疮证】
生于
睥内,累累如疮,红而坚者是也。有则沙擦,开张
不便,多泪而痛,今人皆呼为
粟疮误矣。粟疮亦生在睥,但色黄软而易散。此则坚而难散者。医者率
以龙须、
灯心等物,出
血取效,效虽速,不知目以血为荣,血损而光华有衰弱之患。轻则止须善治,甚重至于累累,连片
磕,高低不平,及
血瘀滞者。不得已而导之,中病即止,不可太过。过则血损,
恐伤真水,失
养神膏。
大概用平熨之法,退而复来者,乃内有瘀滞,方可量病渐导。若初治便用开导者,得效最速,切莫过
治。
【粟疮证】
生于两睥,细颗,黄而软者是。今人称椒疮为粟疮,非也。椒疮红而坚,有则碍睛,
沙涩不便,未至于急。粟疮见若
目痛头疼者,内必有
变证,大意是湿热郁于土分为重。椒疮以
风热为
重。二证虽皆属于血分,一易散,一不易散,故治亦不同。有素好湿热燥腻者,亦有粟疮,若睛虽赤
而痛不甚者,虽有必退,与重者不同。又不可误认为玉粒,玉粒乃淡黄色,坚而消迟,为变亦迟者。
【
睥生痰核证】
乃睥外皮肉有赘如豆,坚而不疼,火重于痰者,皮或色红,乃痰因火滞而结。此生于
上睥者多,屡有不治
自愈。有恣嗜辛辣
热毒、酒色斫丧之人,久而变为瘿漏重疾者,治亦不同。若初
起劫治,则顷刻平复矣。
【
木疳证】
(前见)
【
火疳证】
生于睥
气轮,在气轮为害尤急。盖火之实
邪在于金部,
火克金,鬼贼之邪,故害最急。初起如椒疮榴子一颗小而圆,或带横长而圆如小赤豆,
次后渐大痛者多,不痛者少。不可误认为
轮上一颗如赤豆之
证,因瘀积在外易消者。此则从内而生也。
【
土疳证】
谓睥上生毒,俗呼
偷针眼是也。有一目生又一
目者,有止生一目者,有邪微不出脓血而愈者,有犯触辛热燥腻、风沙烟火,为漏为吊败者,有窍未
实,因风乘虚而入,头脑俱肿,目亦赤痛者。其病不一,当随宜治之。巢氏曰∶凡眼内头忽结成,
三五日间便生脓汁,世呼为
偷针。此由
热气客在间,热搏于
津液所成。但其势轻者,小小结聚,汁
溃热歇乃瘥。谨按世传眼初生小,视其背上即有细红点如疮,以针刺破,眼时即瘥,故名偷针,
实解
太阳经结热也。人每试之有验。然巢氏但具所因,而不更分
经络,其诸名实所过者多矣。(治偷
针眼方,南星,生为末三钱,
生地黄不拘多少,一处研
成膏。贴太阳两边,肿自消。又方,
生姜捣细
之,泪出即愈。)
【
金疳证】
初起与玉粒
相似,至
大方变出祸患,生于睥内,必碍珠涩痛以生障翳。
生于气轮者,则有珠痛泪流之苦,子后午前阳
分气升之时尤重,午后入阴分则病略清宁。久而失治,
违戒反触者,有变漏之患。
【
水疳证】
忽然一珠生于睥气轮之间者多,若在
风轮,目必破损,有虚
实
大小二证。实者小而痛甚,虚者大而痛缓。状如
黑豆,亦有横长而圆者,与木疳相似,但部分稍异,
色亦不同。黑者属水,青绿蓝碧者属木。久而失治,必变为漏。
头风人每有此患。风属木,肝
部何以病反属水,盖风
行水动,理之
自然。头风病目,每伤
瞳神,瞳神之精膏被风攻郁,郁久则火胜,
其
清液为火击散走,随其所伤之络结滞为疳也。疳因火滞,火兼水化,化因邪胜,不
为之清润,而反
为之湿热,湿热相搏而为漏矣。故水疳属肾与胆也。倪仲贤论血气不分混而遂结之病曰∶轻清圆健者
为天,故首象天。重浊方浓者为地,故足象地。飘腾往来者为云,故
气象云。过流
循环者为水,故血
象水。天降地升,云腾水流,各宜其性,故万物生而无穷。阳平阴秘,气行血随,各得其调,故
百骸
理而有余。反此则天地不降升,云水不腾流,各不宜其性矣。反此则
阴阳不平秘,气血不行随,各不
得其调矣。故曰人身者,小天地也。《
难经》云∶血为荣,气为卫,荣行脉中,气行脉外,此血
气分
而不混,行而不阻也明矣。故如云腾水流之不相杂也。大抵血气如此不欲相混,混则为阻,阻则成结,
结则无所去还,故隐起于
皮肤之中,遂为
疣病。然各随经络而见,疣病自上眼睫而起者,乃
手少阴心
脉,
足厥阴肝脉,血气混结而成也。初起时但如豆许,血气衰者,遂止不复长。亦有久止而复长者。
盛者则渐长,长而不已,如杯如盏,如碗如斗,皆自豆许致也。凡治在初,须择
人神不犯之日,大要
令病者食饱不饥,先汲冷井水洗眼如冰,勿使
气血得行,
然后以左手持铜箸按眼睫上,右手翻眼皮令转,转则疣肉已突,换以左手
大指,按之勿令
得动移,复以右手持
小眉刀尖略破病处,更以两手大指甲捻之令出,则所出者如豆许小黄脂也。恐出
而根不能断,宜更以
眉刀尖断之,以井水再洗,洗后则无恙。要在手疾为巧,事毕须投以
防风散结汤,
数服即愈。此病非
手法则不能去,何则?为血气初混时,药自可及,病者则不知其为血气混也,比结
则药不能及矣,故必用手法去。去毕则又以升发之药散之。药手皆至,庶几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