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册 七窍门下] 面
《
难经》云∶肾,
外证面黑,
善恐欠。
罗谦甫治一妇人,年几三十,忧思不已,饮食失节,脾胃
有伤,
面色黧黑不泽,环唇尤甚,心悬如饥状,又不欲食,
气短而促。大抵心肺在上,行荣卫而光泽
于外,宜显而藏。肝肾在下,养筋骨而强于内,当隐而不见。脾胃在中,主
传化精微,以灌四旁,冲
和而不息。其气一伤,则四脏失所,忧思不已,
气结而不行,饮食失节,
气耗而不足,使
阴气上溢于
阳中,故黑色见于面。又经云∶
脾气通于口,其华在唇。今水反来侮土,故黑色见于唇,此
阴阳相反
病之逆也。上古天真论云∶
阳明脉衰于上,面始焦。故知
阳明之
气不足,非助阳明生发之剂,无以复
其色,故以
冲和顺气汤主之。《
内经》曰∶
上气不足,推而扬之。以
升麻苦平,
葛根甘温,自地升天,
通行阳明之气为君。人之气,以天地之风名之,气留而不行者,以
辛散之。
防风辛温,
白芷甘辛温,
以散
滞气为臣。
苍术苦辛,蠲除阳明经之寒,
白芍药之温酸,安
太阴经之怯弱。《
十剂》云∶补可去
弱,
人参羊肉之属。人参、黄、
甘草甘温,补益
正气为佐。至
真要大论云∶辛甘发散为阳。
生姜辛热,
大枣甘温,和荣卫,开
腠理,致
津液,以复其
阳气,故以为使。每服早饭后、午饭前,取
阳升之时,使人之阳气易达故也。数服而愈。
孙兆治一人,满面黑色,相者断其死。孙诊之曰∶非病
也,乃因登溷,感非常臭气而得。去至臭,无如至香,令用沉、檀碎劈,焚于炉中,安帐内以熏之,
明日
面色渐变,旬日如故。盖肾臭腐属水,脾臭香属土。今夫厕臭者,腐臭也,故闻之则入肾而面黑。
沉香者,香臭也,故熏之则
脾土胜
肾水而色还也。浙全夫人,忽日面上生
黑斑数点,日久满面俱黑,
遍求医治不效。忽遇一草泽医人云∶夫
人中食毒,治之一月平复。后校其方,止用
生姜汁服之。问其
故,云食
斑鸠,盖此物常食
半夏苗,
中毒,故以姜解之。
针灸面黑有二法∶其一取胃。经云∶胃足阳
明之脉,是动则病洒洒
振寒,颜黑。其二取肾。经云∶
足少阴之脉,是动则
病饥不欲食,
面如漆柴。
视盛、虚、热、寒、
陷下取之也。
少阴终者,面黑,齿长而垢,
腹胀闭。太阴终者,腹胀闭不得息,
善噫
呕逆则
面赤,不逆则面黑,
皮毛黑。
洗面药七白散,
白蔹、
白术、白牵牛、
白附子、白芷、
白芍
药、
白僵蚕。
面上细疮,常出
黄水,
桃花阴干,加
当归或
杏花作末洗面。面上
热毒恶疮,柏
连散涂。面上
五色疮,用
盐汤绵浸塌疮上,日五六度易瘥。面上
黄水疮,并目生疮,三月三日桃花阴
干为末,食后熟水下
方寸匕,日三良。
面上豆痕,或斑,
密陀僧细末,夜以
人乳汁调敷有效。
面上
粉刺,用不语唾涂之,或捣
菟丝子汁涂之,或以
白矾末少许,酒调涂之。
《斗门方》治黑,令人面色好,白僵蚕、
黑牵牛、
北细辛,粗末作
澡豆,去小儿胎秽。
面里
皮痛,
何首乌末,
姜汁调
成膏敷之,帛盖,以火炙鞋底
热熨之。
面赤酒,生
附子、
川椒、野葛少许,锉,醋浸一宿,取出,用猪脂同煎,以附子黄为度,去滓,
时时涂之。又,
硫黄半两,
蜗牛壳自死枯干小者为上,
木香各半两,虢丹半两,俱为末,
杏仁半两,
去皮研膏,入腊月猪脂调成膏。夜卧时用
浆水先洗面,令干,以药涂患处,平明洗去。
湿癣,以米泔
水洗,却上前药。指爪破面,用生姜
自然汁调
轻粉,敷破处,更无瘢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