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书名: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朝代:作者:时间:

[卷之三 湿] 附诸方

    防己黄汤(《金匮》方)治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或痛少力。 防己(一两)甘草(炙,半两)白术(七钱半)黄(一两) 上咀。每服一两,入姜、枣煎。喘者加麻黄胃气不和芍药气上冲加桂枝;下有 寒加细辛。 按∶湿胜身重,阳微中风则汗出恶风,故用黄、甘草实表,防己、白术胜湿也,足三 阴例药。 五积散(《和剂方》)治外感风寒冒寒湿身体重痛。(见寒类。) 按∶海藏云∶麻黄、桂、芍、甘草,即麻黄桂枝各半汤也;苍术、甘草、陈皮、浓朴, 即平胃散也;枳壳桔梗、陈皮、茯苓半夏,即桔梗半夏等汤也。又川芎当归治血,兼 干姜、浓朴散气,此数药相合,为解表、温中、泄湿之剂,去痰、消痞调经之方。虽为 内寒外感,表里之分之所制,实非仲景表里麻黄、桂枝、姜附之的方也。至于积冷呕泄,时 疫项背拘急,如葱白豆豉。厥逆加吴茱萸寒热咳逆加枣;妇人之产加醋。始知用之非 一途也,惟知活法者其择之。 渗湿汤(《和剂方》)治寒湿所伤,身重腰冷如坐水中,小便或涩,大便溏泄。皆坐卧湿 地,或阴雨所袭之也。 苍术白术甘草(各一两)干姜茯苓(各二两)陈皮丁香(各二钱半) 上咀。每服四钱,入枣煎。 按∶此足阳明太阴药也,温中胜湿之剂。 茵陈五苓散湿热胜,发热黄胆。 茵陈蒿(十分)五苓散(五分) 上二物和匀,水煎服。 桂苓甘露饮(《宣明方》)治湿热内甚,烦渴,泻利,小便涩,大便急痛霍乱吐下,头 痛,口干。(方见暑门。) 清燥汤(东垣方)治表里有湿热,痿厥瘫痪,不能行走,或足踝、膝上、背肿痛,口干 泻痢。(方见痿门。) 三花神丸(《宣明方》)治一切水湿肿病,大腹实胀喘满轻粉(一钱)大黄(一两)牵牛(二两)芫花(醋炒)甘遂大戟(各半两) 上为末,滴水丸小豆大。初服五丸,每服加五丸,温水下,无时,日三服。 平胃散(《和剂方》)治脾胃不和,不进饮食。常服暖胃消痰。 苍术(米泔浸,五斤)浓朴(姜制,炒)陈皮(各三斤二两)甘草(炒,三十两) 上为末。每五钱,姜三片,枣一枚,煎服。入盐一捻,沸汤点服亦得。一方加草果,名 平胃草果散升阳除湿汤(东垣方) 升阳除湿防风汤(东垣方。俱见泄泻门。) 煮酒应效方治诸般湿气,筋骨疼痛。(方见风门。) 秘授仙方万应膏贴一切湿气袭于肌肉,入于筋骨,疼痛不常,贴之神效。(方见疽疸 门。) 神芎导水丸治湿热内郁,胸膈痞满鼽衄,口舌生疮,咽喉不利牙疳齿蚀,口臭, 或遍身生湿疮干疥,睡语切牙,惊惕怔忡大小便滞涩,风热酒毒蕴热等证。 大黄黄芩(各二两)牵牛(头末)滑石(各四两) 上为末,水丸如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温水下。虚实随证临时加减。 舟车丸 大黄(二两)甘遂大戟芫花青皮陈皮(各一两)牵牛(头末四两)木香 (五钱) 上为细末,水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白沸汤下。随时加减。 经验祛湿煮酒方风湿相搏,遍身手足疼痛者,服之神效。 川芎威灵仙荆芥麻黄防风天麻青木香金毛狗脊羌活独活枳壳(各 五钱)川乌草乌(各四钱)苍术陈皮川当归(各五钱) 上咀,用好头酒五壶,将药用绢袋悬于坛口,再用重纸裹坛口,再用面糊密糊,勿令 泄气,用文武火煮熟,每服五盏为度。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