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书名:普济方朝代:明·永乐四年作者:朱橚时间:公元1406年

[卷一百二十七 伤寒门] 辨太阳脉证并治法下第七

    问曰。病有结胸。有脏结。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 何谓 上白 (结胸者。邪结在胸。脏结者。邪结在脏。二者皆下后邪气乘虚入里所致。下后邪气入 里 与 心 而 结 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 (脏结。于法当下。无阳证。为表无热。不往来寒热。为半表半里无热。其人反静。为 里无 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所以成结胸者。 以下 (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而反下之。则表中阳邪入里。结于胸中。为结胸。无热恶寒 者。 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方。 (结胸病项强者。为邪结胸中。胸膈结满。心下紧实。但能仰而不能俯。是项强亦如柔 之
    大陷胸丸方
     大黄(半斤味苦寒)葶苈(半升熬味苦寒)芒硝(半斤味咸寒)杏仁(半升去皮 尖熬黑味苦 (大黄、芒硝之苦咸。所以下热。葶苈、杏仁之苦甘。所以泄满甘遂取其直达。白蜜 取其 如弹 不下 结胸证。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 (结胸。为邪结胸中。属上焦之分。得寸脉浮。关脉沉者。为在里。则可下。若脉浮大。 心 结胸证悉具。烦躁者亦死。 (结胸证悉具。邪结已深也。烦躁者。正气散乱也。邪气胜正。病者必死。) 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 出。 气躁 余 (动数。皆阳脉也。当责邪在表。睡而汗出者。谓之盗汗。为邪气在半表半里。则不恶 寒。 乘虚 浮脉独 于胸膈 懊。皆邪热为实。阳气内陷。气不得通于膈。壅于心下。为硬满而痛。成结胸也。与大陷 胸汤。 越。不
    大陷胸汤
     大黄(六两去皮苦寒)芒硝(一升味咸寒)甘遂(六钱匕苦寒) (大黄谓之将军。以苦荡涤。芒硝一名硝石。以其咸能硬。夫间有遂以通水也。甘遂 若夫 升。 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 (病在表而下之。热入因作结胸。此不云下后。而云伤寒六七日。则是传里之实热也。 沉为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 胸胁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是可下之证。复往来寒热。为正邪分争。未全敛结。与大柴 胡汤 水饮 以 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 少腹 (重发汗而复下之。则内外亡津液。而邪热内结。致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也。 日晡 之中 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心下硬痛。手不可近者。结胸也。正在心下。按之则痛。是热气犹浅。谓之小结胸。 结胸 小陷胸汤 黄连(一两苦寒)半夏(半升洗辛温)栝蒌实(大者一个苦寒) (苦以泄之。辛以散之。黄连、栝蒌实。苦寒以泄热。半夏之辛。以散结。)上三味。 以水 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 止。 (太阳病二三日。邪在表也。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者。以心下结满。卧则气壅而 愈甚 分。 至次 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必结胸也。脉紧者。必咽痛。 脉弦 滑者 (此太阳病。下之后。邪气传变。其脉促者。为阳盛。下后脉促。为阳胜阴也。故不作 结胸 后脉 嗌痛 少阳 脉细 传 于 胜 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 起。 小 (病在阳。为邪在表也。法当汗出而解。反以冷水之。灌洗。热被寒水。外不得出。 则反 不渴 苓散 本以 以
    文蛤散
     文蛤(五两味咸寒) (咸走肾。则可以胜水气。)上一味为散。以沸汤和一钱匕服。汤用五合
    白散
     桔梗(三分味辛苦微温)巴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辛温)贝母(三分味辛苦平。) (辛散而苦泄。桔梗、贝母之苦辛。用以下气。巴豆之辛。用以散实。)上件三味。 为 末。 利。 以 上法 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 肝 (太阳之脉。络头下项。头项强痛者。太阳表病也。少阳之脉。循胸络胁。如结胸心下 痞硬 全入 邪。 损 谵语当止。若复不止。为少阳邪热甚也。刺期门泻肝胆之气。)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 状。 (中风。发热恶寒。表病也。若经水不来。表邪传里。则入腑。而不入血室也。因经水 适来 凉者 之募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 使如 (中风七八日。邪气传里之时。本无寒热。而续得寒热。经水适断者。此为表邪乘血室 虚。 有时 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无犯 胃气 (伤寒发热者。寒已成热也。经水适来。则血室虚空。邪热乘虚入于血室。若昼日谵语。 为 争 小 无 而 门 。)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 之。 (伤寒六七日。邪当传里之时。支。散也。呕而心下结者。里证也。法当攻里。发热微 恶 寒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 来寒 (伤寒五六日。已经汗下之后。则邪当解。今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 头汗 心烦 令小 余处 也。
    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半斤苦平)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干姜(二两辛热)栝蒌根(四两苦寒) 黄芩 (三 (内经曰。热淫于内。以苦发之。柴胡、黄芩之苦。以解传里之邪。辛甘发散为阳。桂 枝、 辛。 一斗 便愈。 为阳微结 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 在里 故 (伤寒五六日。邪当传里之时。头汗出。微恶寒者。表仍未解也。手足冷。心下满。口 不欲 则热 皆至 汤已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 此虽 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伤寒五六日。邪在半表半里之时。呕而发热。邪在半表半里之证。是为柴胡证具。以 他 里。 中。 痞。 因
    半夏泻心汤
     半夏(半升洗辛温)黄芩(苦寒)干姜(辛热)人参(以上各三两甘温)黄连 (一两苦 寒) (辛入肺而散气。半夏之辛。以散结气。苦入心而泄热。黄芩、黄连之苦以泄痞热。脾 欲缓 去滓 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人心烦。 (太阳、少阳并病。为邪气在半表半里也。而反下之。二经之邪。乘虚而入。太阳表邪 入里 饮食 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浮而紧。浮为伤阳。紧为伤阴。当发其汗。而反下之。若浮入里。为阳邪入里。则作 结胸 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 硬满 (下利呕逆。里受邪也。邪在里。可下。亦须待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汗出。发 作有 而有
    十枣汤
     芫花(熬味辛苦)甘遂(苦寒)大戟(苦寒)大枣(十枚擘甘温) (辛以散之。芫花之辛。以散饮。苦以泄之。甘遂、大戟之苦。以泄水。水者。肾所主 也。 升 平 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 独。 (太阳病。因发汗。遂发热恶寒者。外虚阳气。邪复不除也。因复下之。又虚其里。表 中虚 为阴 肤肉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心下硬。按之痛。脉关沉者。实热也。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虚热也。大 黄黄
    大黄黄连泻心汤
     大黄(二两味苦寒)黄连(一两味苦寒) (内经曰。火热受邪。心病生焉。苦入心。寒除热。大黄、黄连之苦寒。以导泻心下之 虚热 绞去 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心下痞者。虚热内伏也。恶寒汗出者。阳气外虚也。与泻心汤攻痞。加附子以固阳。)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本因下后成痞。当与泻心汤除之。若服之痞不解。其人渴而口躁烦。小便不利者。为 水 者。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 者。 (胃为津液之主。阳气之根。大汗出后。外亡津液。胃中空虚。客气上逆。心下痞硬。 金匮 腹中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 心 上 (伤寒中风。是伤寒。或中风也。邪气在表。医反下之。虚其肠胃。而气内陷也。下利 日数 中空虚 生姜。此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 之。 便。 (伤寒服汤药下后。利不止。而心下痞硬者。气虚而客气上逆也。与泻心汤攻之。则痞 已。 焦虚 所以 不分
    赤石脂禹余粮汤
     赤石脂(一斤碎味甘温)禹余粮(一斤碎味甘平) (本草云。涩可去脱。石脂之涩。以收敛之。重可去怯。余粮之重。以镇固。)以上 二 味。 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咽喉。眩冒。 经脉 (伤寒吐下后。发汗。则表里之气俱虚。虚烦。脉甚微。为正气内虚。邪气独在。至七 八日 邪气留结而不去。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石汤主之。 (大邪虽解。以曾发汗吐下。胃气弱而未和。虚气上逆。故心下痞硬。噫气不除。与旋 复代
    旋复代赭石汤方
     旋复花(三两味咸温)人参(二两味甘温)生姜(五两切味辛温)代赭石(一两 味苦寒) 大 (硬则气坚,咸味可以之。旋复之咸。以痞硬。怯则气浮。重剂所以镇之。代赭之 重。 之甘。 日三服 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前第三卷。廿六证云。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为与此证治 法同 下。若吐后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 人参 (外证未除。而数下之。为重虚其里。邪热乘虚而入。里虚协热。遂利不止。而心下痞。 若 攻
    桂枝人参汤
     桂枝(四两去皮味辛热)甘草(四两炙味甘平)白术(三两味甘平)干姜(三两 味辛热) 人 (表未解者。辛以散之。里不足者。甘以缓之。此以里气大虚。表里不解。故加桂枝、 甘草 升。 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 攻痞 (大下后。复发汗。则表里之邪当悉已。此心下痞而恶寒者。表里之邪俱不解也。因表 不解 之内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伤寒发热。寒已成热也。汗出不解。表和而里病也。吐利。心腹濡为里虚。呕吐而 下利 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 有寒 (病如桂枝证。为发热。汗出恶风。言邪在表也。头痛项强。为桂枝汤证具。若头不痛。 项 里 硬。 满
    瓜蒂散
     瓜蒂(一分熬黄味苦寒)赤小豆(一分味酸温) (其高者越之。越以瓜蒂、香豉之苦。在上者涌之。以赤小豆之酸。内经曰。酸苦涌泄 为阴 作稀糜。 瓜蒂散。 (素有宿昔之积。结于胁下为痞。今因伤寒。邪气入里。与宿积相助使脏真之气。结而 不通 伤寒病。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 燥而 (若吐若下后。七八日则当解。复不解。而热结在里。表热者。身热也。里热者。内热 也。 热未 知表 未为 散热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无大热者。为身无大热也。口燥渴。心烦者。当作阳明病。然以背微恶寒为表未全罢。 所 寒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 汤主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渴者。宜麻黄汤。渴者。宜五苓散。非白虎汤所 宜。 太阳少阳并病。心下硬。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慎勿下之。 (心下痞硬而眩者。少阳也。颈项强者。太阳也。刺大椎肺俞。以泻太阳之邪。以太阳 脉下 半表 胃。 少阳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太阳、阳明合病。自下利为在表。当与葛根汤发汗。阳明、少阳合病。自下利为在里。 可 以
    黄芩汤方
     黄芩(三两味苦寒)甘草(二两炙味甘平)芍药(二两味酸平)大枣(二十枚擘 味甘温) (虚而不实者。苦以坚之。酸以收之。黄芩、芍药之苦酸。以坚敛肠胃之气。弱而不足 者。 滓。温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湿家下后。舌上如苔者。以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是邪气入里。而为下热上寒也。此 伤寒 寒。 黄连汤方 黄连(味苦寒)甘草(炙味甘平)干姜(味辛热)桂枝(去皮味辛热各三两)人 参(二 两味 (上热者。泄之以苦。黄连之苦。以降阳。下寒者。散之以辛。桂、姜、半夏之辛。以 升阴 煮取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 汤主 (伤寒与中风家。至七八日。再经之时。则邪气多在里。身必不苦疼痛。今日数多。复 身体 则浮 知 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术汤主之。 (桂发汗。走津液。此小便利。大便硬。为津液不足。去桂加术。)
    桂枝附子汤
     桂枝(四两去皮味辛热)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辛热)生姜(三两切辛温)甘 草(二 两炙 (风在表者。散以桂枝、甘草之辛甘。湿在经者。逐以附子之辛热。姜枣辛甘。行营卫。 通 风湿相搏。骨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 去衣 (风则伤卫。湿流关节。风湿相搏。两邪乱经。故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 剧也 或
    甘草附子汤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味辛热)白术(二两味甘温)桂枝(四 两去皮 味辛 (桂枝、甘草之辛甘。发散风邪而和卫。附子、白术之辛甘。解湿气温经。)上四 味。 以 五 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浮为在表。滑为在里。表有热。外有热也。里有寒。有邪气传里也。以邪未入腑。故 止言
    白虎汤方
     知母(六两味苦寒)石膏(一斤碎味辛寒)甘草(二两味甘平)粳米六合味甘 平) (内经曰。热淫所胜。佐以苦甘。知母、石膏之苦甘。以散热。热则伤气。甘以缓之。 甘草 服。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结代之脉。动而中止。能自还者。名曰结。不能自还者。名曰代。由血气虚衰。不能 相续
    炙甘草汤方
     甘草(四两炙味甘平)生姜(三两切味辛温)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人参(二 两味甘 温) (半升味 甘平) (补可以去弱。人参、甘草、大枣之甘。以补不足之气。桂枝、生姜之辛。以益正气。 圣济 之甘 滓。 脉按之来缓。而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 名 (结代之脉。一为邪气留结。一为真气虚衰。脉来动而中止。若能自还。更来小数。止 是邪 极。

知识点: